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两课"教师的道德情操及其培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良好的师德风范是塑造优秀的“两课”教师形象、提高“两课”教学实效的关键。作为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教学的“两课”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同时融入到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之中。为此,“两课”教师要多方面进行自我修养,磨炼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2.
高校“两课”教师主要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教师作为“两课”教学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成为影响“两课”教学效果的关键。为了完成“两课”教学的任务,必须从多方面加强教师的修养,提高教师的素质。  相似文献   

3.
“两课”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等院校开设 的大学生必修课,它由“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 品德课”组成。高校“两课”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校“两课”教育教学质量和 效果会直接影响到我  相似文献   

4.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包括政工干部和“两课”教师在内的专职思想政治教育者与专业课教师对大学生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应分别加以讨论。为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效益的积极推动作用,我们必须从政工干部队伍和师德建设两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两课”教学是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按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从实际出发,增强“两课”教学的实效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增强“两课”教学实效性关键在于加强应用性和针对性,注重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学以致用”;注重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只有不断解决“两课”教学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真正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关于提高"两课"教学效果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大学生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它是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从1998年实施“两课”新方案以来,高校的“两课”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的现象仍然存在。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拟从教师方面做一些分析探讨,以  相似文献   

7.
“两课”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两课”的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使大学生从思想上理解、坚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学生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因此,为提高“两课”教育教学的实效,增强大学生的接受意识,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 (简称“两课”)一直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然而 ,近年来高校“两课”教学却出现了“学生学得没耐心 ,教师教得没信心”,大学生思想道德滑坡的不容忽视情况。“两课”如何才能吸引大学生的眼球 ,使之真正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出具有社会主义远大理想 ,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两课”的现状 ,已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普遍关注。本文认为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是改进“两课”教学的重要途径。一、根据教学内容 ,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  相似文献   

9.
严萍昌 《高教论坛》2003,(6):156-158
“两课”是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深化“两课”教学改革,增强“两课”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提高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提高“两课”教师的素质。本文拟从思想觉悟、理论水平、科研水平、创新能力、师德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两课”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0.
洪松林 《大学时代》2006,(9):130-131
提高“两课”教师政治素质;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职业道德辨证关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道德素质;坚持联系实际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当前新形势的要求,在学校道德教育工作中必须重视和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相似文献   

12.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校教师的重要职责与使命。高校教师对自身身份认知的偏差成为其立德树人的困境根源。破解高校教师立德树人困境,高校教师既要正确认识自身身份公务性与专业性并存的特点,也要正确理解立德树人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推进高校教师立德树人可以从促进立德树人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相融合,构筑提高高校教师立德树人认知的法治基础,构建高校教师立德树人协调机制,推动教师培育体系进一步完善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官风引导民风,官德影响民德。领导干部是掌握公共权力的特殊群体,具有特殊的道德要求,即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由于处于社会转型期,领导干部出现一些失德的现象,带来了负面影响,这有其思想文化根源、社会根源、体制机制根源以及领导干部自身的根源等主要原因。为此,为了塑造良好的领导干部官德,我们需要从主观上加强领导干部德性修养和教育,从客观上加强民主政治生活建设以及完善体制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通过分析高等学校存在的主要师德问题及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师德建设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环境美德伦理是当今环境伦理研究的新转向。对大学生进行环境美德培养和教育,从学科发展需要而言,是解决当今环境美德主体宽泛培养、环境美德德目缺乏统一认识的一次探索;从大学生发展需要而言,则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在过去传统道德关系基础上纳入包含环境对象的,具有对自然的适当的谦逊、正义、简单、仁爱的新型人格。为此,高校要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环境美德人格的宣传、发挥高校课堂教育主阵地作用、加强大学生的环境美德实践等途径培养大学生的环境美德。  相似文献   

16.
环境美德伦理是当今环境伦理研究的新转向。对大学生进行环境美德培养和教育,从学科发展需要而言,是解决当今环境美德主体宽泛培养、环境美德德目缺乏统一认识的一次探索;从大学生发展需要而言,则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在过去传统道德关系基础上纳入包含环境对象的,具有对自然的适当的谦逊、正义、简单、仁爱的新型人格。为此,高校要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环境美德人格的宣传、发挥高校课堂教育主阵地作用、加强大学生的环境美德实践等途径培养大学生的环境美德。  相似文献   

17.
以德治校是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的重大课题,也是完善治校方略的一次创新。当前,在推进依法治校的进程中,重扬以德治校的理念,努力转变高校教育、管理的观念和做法,不断探索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的新途径、新内容和新方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的环境美德对实现我国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德育的主渠道,理应将大学生的环境美德培养纳入教学中。要有效培养大学生环境美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在教学内容中渗透环境美德教育,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积极开展社会实践,通过实践强化环境美德行为。  相似文献   

19.
民族传统美德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稳固、持久而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品质。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在高职院校开展武术文化教育,既能加强对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更能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20.
"以德治教"是"以德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和保证,是价值导向一元化的客观要求.实施"以德治教",要以德正本,以德立范,以德行政;实施"以德治教",必须推进德育创新,必须把师德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