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小杰 《时代教育》2007,(10Z):25-25,34
长期以来,很多家长认为教孩子学会学习只是老师的责任和任务,然而笔者认为: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固然要教孩子学会学习,但教孩子学会学习也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其中教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教孩子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正>起床上学靠催,作业完成靠盯,为什么孩子学习总是缺乏动力?对此,我们首先应该明确,如果没有唤醒孩子的内驱力,就算做得再多都是越俎代庖。那如何唤醒孩子的内驱力?如何给予孩子发展内驱力的沃土?学习的本质是不断形成和激发个体学习内驱力的过程。如何有效激发和培养孩子学习的内驱力,让孩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使孩子从内心深处爱上学习和主动学习,一直是家庭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每个家长都很关心孩子的学习,这是无可非议的,可是有些家长因为工作、生活的压力,却把关注的点盯在孩子的考试分数上,而忽略了孩子的学习过程,更无法找到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无法给孩子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我个人认为,做父母的,更应关心孩子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过程和分数,其实是一种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4.
美国优秀教师给家长的十条建议1.尽量多表扬孩子。孩子具有一定的自信心,才会肯于学习。2.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内容和实际进步程8。3.经常给孩子制定几个易于达到的小目标、这样可使孩子觉得能够做到,孩子就有自精心,从而有利于孩子发挥出潜能。4.刺激孩子的学习...  相似文献   

5.
家教博览     
平据某媒体对考入清华、北大等高校的60多名文理科考生第一名的家教调查显示,这些考生的父母多为工人、农民、小职员,考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的家教都有以下的几个特点:1.父母虽然文化少,但都有人格的力量,能给子女以良好的家庭影响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从各方面帮助孩子提高素质,树立信心,积极上进;2.放手让孩子自主学习,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学习和生活,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创新,在学习和考试上不给孩子施加压力,让孩子以良好的心态去学习和考试;3.家庭生活民主,父母与孩子平等相处,在学习上尊重孩子的志趣和选择。成…  相似文献   

6.
有科学研究表明,家长对孩子学习第二语言的观点与期望,直接影响孩子语言学习的质量。如果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不了解,对幼儿的语言教育方法不了解,就会形成错误的英语教学观念,最终将导致孩子产生抵制情绪,从而影响孩子将来对英语的学习和掌握。家长可采取以下方法,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7.
家长都希望孩子学习好,但是学习好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就是孩子的学习是主动的。要形成孩子主动学习的良好状态,家长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过分督促,二是要创造适宜孩子学习的家庭气氛。一、过分督促孩子是不妥当的有的家长生怕孩子落后,孩子动作慢了一点,忍不住要催促;孩子做作业,忍不住要去指指点点;成绩差了几分,少不了要警告几句。认为督促孩子愈多,孩子进步就会愈快。其实这样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为什么呢?1.老是被人督促着学习,孩子就非常被动,时间长了,就失去了学习主动性。适当的提醒、督促是必要的,但督促最终是为…  相似文献   

8.
向孩子学习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人”,其实也包括孩子。向孩子学习些什么呢?学习孩子的至真、至善、至美,学习孩子的纯洁与质朴,学习孩子的活力与热情、积极与乐观。[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每个家长都很关心孩子的学习,这是无可非议的,可是有些家长因为工作忙,加之生活的压力都把关注孩子考试分数的多少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而忽略了孩子的学习过程,更忽略了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我们做家长的更应关心孩子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过程和分数,其实是一种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
美国优秀教师给家长的十条建议1.尽量多表扬孩子,孩子具有一定的自信心,才会肯于学习。要使孩子每天都感觉到他在学习上取得了一定进步。2.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内容和实际进步程度。3.经常给孩子制订几个易于达到的小目标。这样可使孩子觉得能够做到,孩子就有自信心...  相似文献   

11.
制订学习计划可以减少学习时间的浪费,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家庭中,家长帮助孩子制订学习计划应注意哪些内容呢?  相似文献   

12.
对待孩子的学习,不少家长抱怨:无论自己如何用心和努力,孩子就是没有长进,干着急却无计可施。其实,这些家长可能只顾自己焦急和忙乎,却忘记了一个最根本的道理: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如果他自己不当一回事,你再焦急忙乎,也不会有理想的效果。所以家长必须意识到:自己所能起的只能是引导性、辅助性的作用,关键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3.
家长角色:隐形的助学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家长都在尽力充当教师的“家庭助教”,同时又在感受难堪:一方面,督促孩子学习往往会导致加重他们的学习负担,更有甚者,来自家庭的学习压力诱发了一些孩子的情感和行为问题,而这样的结果是家长们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到的。而且,充当“家庭助教”的家长往往面临这样的困惑:孩子上低年级时,在他们的辅导下做作业已成为一种习惯。当孩子进入高年级后,家长意识到孩子需要自己独立来完成作业,却又担心孩子自己能不能做好作业,并反思自己以前是不是过多地干预了孩子的学习,怀疑过去的做法是不是有误,会不会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怎…  相似文献   

14.
孩子学习困难,成绩差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家长,他(她)们为了改变自己孩子的学习困难问题,可谓费尽心机,花大把钱找名校、请家教、报补习加强班、吃保健药等,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学习差,是不专心、贪玩引起的,所以采取批评,责骂,甚至棍棒教育。以上家长行为,不但大部分孩子学习不能有所好转,而且更加重孩子对学习的紧张、害怕,久而久之,很容易造成孩子以逃学来逃避学习及家长的重压。专家提醒各位家长,解决孩子学习困难的急切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常言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且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作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读好书,将来考上名牌大学。然而许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学习困难没有认真、科学地分析其真正的原因。而采取盲目的手段来教育孩子,造成南辕北辙的后果。为了让广大家长正确认识什么是儿童多动症、抽动症及它对学习的危害,我们特邀请我国知名儿科专家玉庆荣主任为大家介绍此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现如今。人们在享受“捆绑武服务”的同时,对孩子也采取了“捆绑武教育”。不少家长不吝惜时间的宝贵,带着孩子学音乐学舞蹈学书法或者不惧路程远近,参加学科补习班,强迫孩子学习高、深、难的课程或者自作主张为其择校、挑班、选师,如此不顾孩子身心发展状况和学习规律的盲目“捆绑”,只会事与愿违,不仅无端地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致使他们失去学习兴趣,还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6.
我的孩子在逸夫小学“三线结合,综合发展”语文实验班学习已经三年了。在这三年里,我惊喜地发现孩子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提高了语文水平,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了学习兴趣   刚开始实验时,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家长还都持担心怀疑态度。课本以外的学习安排得这么多,势必挤占孩子的课外时间。我担心孩子学习吃不消,担心孩子对这种实验性教学不适应。开始,看起来孩子确实比较吃力,放学后又背古诗,又办手抄报,忙得不亦乐乎,有时还发点小牢骚。经过一段时间后,办报速度快了,学习兴趣也有了,并经常和我谈…  相似文献   

17.
张丽清 《山东教育》2005,(5):122-123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要求教师把学习的权利、学习方法交给孩子,使孩子在教师的启发、诱发下主动地获取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孩子能主动探究和发现,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获得有利于终身发展的音乐,会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关于低年级学生“学习惰性”成因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年级的一些孩子学习参与度不高,老师和家长认为是孩子的“学习惰性”。这一类现象发生在很多家庭,甚至是家教“到位”的家庭。通过调查分析及个案的研究,我们从中得到了一些启发:(1)自由充分的实践体验活动是促进孩子积极思考,让孩子有东西好说的基础。(2)自由宽容的氛围促进孩子的交流与表达。孩子的不愿意表达是由成人造成的:其一,家长缺少倾听孩子表达的耐心,变相剥夺了孩子表达的机会和权利,是孩子失去表达的欲望。其二,对于孩子表达的事件和观点,家长们往往把自己的价值取向强加于孩子。一是造成孩子对自己今后的表达心存顾虑,我的想法说出去别人怎么看?二是你不听我的,我干嘛要听你的,埋下不会倾听的祸根。(3)自由支配的时间与空间有利于孩子的思考。不给孩子独立思考的机会和时间,通过告之等方式把成人的认知结论强加给孩子,自然而然地剥夺了孩子自由思考的空间,导致孩子今后碰到需要思考时,就等待,等待一个告诉他结果的声音。因此,信赖孩子,减少对孩子学习过程的干预,是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19.
张媛 《今日教育》2006,(3):32-33
当你俯下身去面对孩子的时候,你会感到与孩子的距离近了。“倾听”,是孩子们一个重要的学习习惯,是取得外界讯息的关键,是学习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极有可能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早期教育家的实验证明,胎儿从成形起就有了听觉。这说明在孩子学说话之前对他进行听觉训练足十分有效的。那么,在这一时期,孩子学习就象吸水海绵,只要配合敏感期预备完善的环境,引导孩子去探索,启动孩子的感觉,学习也就一步步向前迈进了。  相似文献   

20.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要求教师把学习的权力、学习方法交给孩子,使孩子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主动地获取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孩子能主动探究和发现,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经验,获得有利于终身发展的乐学、会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