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某综艺节目比赛现场。"孩子,你快乐吗?"九岁的男孩唱完一首歌后,一个小有名气的评委问道。"我很快乐!"孩子的回答几乎是斩钉截铁。"你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吗?"评委跟着问了一句。"没有,我没有不高兴的事。"孩子的回答依然很干脆。"那你被爸爸妈妈和老师批评过吗?"评委的发问变得具体起来。"没有。"孩子有点疑惑地看着评委,他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叔叔会问这些话。"你凭什么说自己一点不高兴的事也没有呢?"评委的问话里隐隐有了一点责备的味道。  相似文献   

2.
张淑萍 《教育》2011,(36):57-57
<正>今年和自己的孩子一同经历了高考的"磨练",我想每一位曾经有过高考生的家长更能深深体会其中苦苦煎熬的滋味。在高考的竞争中,少许孩子是快乐的,而大部分孩子都是很痛苦的。这种痛苦不是因为高考这种制度,而是来自我们家长、社会和学校给孩子的压力。作为一名教师和家长,我常常会想,我们教育孩子的最终目标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不是每个孩子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就算是成功了?  相似文献   

3.
男孩与乌龟     
男孩病了,躺在床上闷闷不乐,他想自己也许快要死了。男孩每天要打很多针,那些药让他很痛苦,而更让他痛苦的是他每天都能看见对面马路上有回家的学生将自行车骑得飞快。他忘记了自己最后一次将自行车骑得飞快是什么时候了。他懒得去  相似文献   

4.
一位鞋匠生了一个男孩,鞋匠一生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出人头地,进入上流社会,摆脱那种无望而卑微的生活。但男孩懂事之后,却迷上了听故事,然后用稚嫩的语句编写自己的故事。很偶然的一次机会,有一位王子来到孩子所在的学校,王子问他:“你需要我什么帮助?”  相似文献   

5.
一天,学生和一位教授一起散步。他们在小道上看到了一舣旧鞋子,估计这双鞋是属于在附近田间劳作的一个穷人。学生转向教授说:"让我们给那人来个恶作剧吧——把他的鞋藏起来,然后躲到树丛后面,这样就可以等着看他找不到鞋子时的困惑表情。""我年轻的朋友,"教授回答道,"我们绝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那个穷人的痛苦之上。但是因为你有钱,你或许可以通过那个穷人给自己带来更多的乐趣,在每个鞋子里放上一枚硬币,然后我们躲起来观察他发现这件事后的反应。"  相似文献   

6.
一个男孩来到路旁的修鞋摊前,他把双手插在口袋里默默地看着修鞋老人给他修鞋。过了一会儿,老人对他说:“我想你该做点什么。”男孩说:“我帮不上你什么忙!”老人问:“为什么?”男孩从口袋里拿出双手:“你看,叫我怎么帮你?”他的两只手残疾了,全部扭曲着。老人看了一眼他的手,摇摇头:“不,我说的不是让你用手帮我做什么,我只是想让你和我说说话,其实这才是我最需要的。孩子,只要有一颗心就可以了,能给我讲讲你的经历吗?”望着慈祥的老人,男孩讲述了童年时高压电怎样夺去了他的双手,这些年来所遭受的岐视以及自己逐渐养成的冷漠……听完男孩…  相似文献   

7.
家长应该如何对待孩子受到的“委屈”,怎样进行处理呢? 一、镇静自己的情绪,不急于下结论。 二、引导孩子如实地将事情的经过讲清楚。 三、和孩子共同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四、问问孩子“你准备怎么办”、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自己解决身边发生的事。 五、与孩子一起商讨处理问题的方法。 六、和对方父母交交心。 七、不要忌讳孩子受欺负这一痛楚的经历,而去约束孩子的交往。 八、家长不要向孩子灌输一些错误的思想,什么“现今世界是谁怕谁,他欺负你,你就还手打他”,什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相似文献   

8.
王艺扬 《大学生》2013,(15):69-69
2012年8月13号,背起行囊,开往凤凰都里。这是人生中第一次支教,曾在“感动中国”节目r看到不少有志青年把自己的一生奉献在那里。他们说,使人成熟的,并不是岁月,而是经历。他们说,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从那以后,我就有了一个梦,去看看大山里的孩子,去过一下和他们一样的生活。我憧憬去经历那种艰辛,体会那种快乐,拥有那种纯粹。  相似文献   

9.
正小孩子有小孩子的世界,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孩子的幸福快乐是他自己的一种心理感觉,这种感觉或许不被大人支持和理解,但作为大人应该尽量尊重孩子的世界,尊重孩子的看法,尊重孩子的选择。我认为小孩子的幸福和快乐,就是做自己想做的,说自己想说的,玩自己想玩的,没有成人的干预,没有成人的模式。曾记记得问过一个小孩:幸福是什么?他说:"幸福就是当小狗舔你脸时,即使你一天也没有理  相似文献   

10.
<正>"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的教育似乎变成了一场分秒必争的比赛。学英语、学钢琴、学舞蹈,很多孩子成天被家长拖着赶各种班。到底什么是"起跑线"?这场假想中的比赛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很多人并不清楚。"抢跑"是有代价的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校长丁利民特别想说:"家长,你慢慢来。"她讲了一个"放空的男孩"的故事,这个孩子的家长很早就给他报了一个和高年级学生一起上的英语班,让他学英语。可孩子听不懂,于是,他坐在教室里,用眼睛看着老师,把自己的思绪放空。结果,他把这样一个倾听的习惯带到了小学,变成了学习困难的学  相似文献   

11.
春雨是个瘦小的男孩,从他进入我班起,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不仅因为他是新转入我们大班的,更重要的是他与同龄孩子不同的那些行为。按理大班孩子在生活自理方面应该没有问题,而且简单地与同伴交流、表达自己的意思以及规则意识的建立都应能够做到了,可春雨的表现却不同于其他孩子。  相似文献   

12.
正在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到能够控制大肠、膀胱和肛门组织之前,你很难教会他学习使用便盆。家长们是否也在为此感到焦虑不安?面对这一问题,其他一些国家的母亲们各有自己的观点和策略。美国:妈妈让孩子在2岁或更大些开始快乐地如厕训练,90%的孩子在4~4.5岁完成。美国儿科专家坚决反对强制训练孩子大小便,反对对尿床的孩子进行体  相似文献   

13.
答复     
麦地别人看见你觉得你温暖,美丽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被你灼伤我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麦地神秘的质问者啊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麦地/别人看见你/觉得你温暖,美丽/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被你灼伤/我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海子的诗冰凉却又灼热,那种温暖是羽绒和爱情都不能给予的。那些从麦子的金黄采撷得来的光芒,直晃着我们的眼睛,让人眩晕而温暖。那些排列在海子生命经历中关于麦子的痛苦,在它进入诗歌之后便成为折射我们所有生命情感的黄金之光。海子曾说过,农村可以让自己写15年。他骨子里…  相似文献   

14.
“每个孩子都引起我的兴趣,总想知道,他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上面,他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乐和痛苦等。我的朋友圈子一天天扩大,并且像我以后才意识到的那样,连我不曾教过课的那些孩子也成了我的朋友和受我教育的了。”当第一次读到苏霍姆林斯基这段真诚的话时,刚刚踏上讲坛的我感动极了。  相似文献   

15.
我家男孩今年9岁了,可他好像还沉浸在五六岁时的游戏玩法,所以和同龄孩子经常玩不到一起,玩的过程中就要跟大家闹些矛盾。应该让他怎么做呢?蔡建新: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角色扮演、沟通合作、规则制约、胜负结果等等都是社会的缩影,是他们健康成长、完成社会化的重要途径。9岁男孩沉浸在五六岁时的游戏玩法,可能有几方面的原因:孩子喜欢玩熟练的游戏,他可以在游戏中品味成功的快乐;弱小,抗衡不过同龄孩子,只能与较小的  相似文献   

16.
近日,读到这样一篇文章:有一个男孩爱发火,为此得罪了不少好朋友。于是,他的父亲就给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发脾气时就在后院围篱上钉一颗钉子。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37根钉子。慢慢地,每天钉下的数量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容易。终于有一天,这个男孩再也不乱发脾气了。告诉父亲后,父亲又要求他从现在开始,每当能控制自己脾气时,就拔出一根钉子。一天又一天过去,终于把所有的钉子拔了出来。父亲知道后,拉着他的手来到后院,望着孩子幸福的面容,语重心长地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孩子。但是你看看那些钉子眼,却使…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非常自卑的男孩。他的家里很穷,没有值得在同学面前炫耀的显赫的父母,没有一件能够让同学们羡慕的漂亮衣服,他甚至连多讲一句话都不敢。尽管如此,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还是经常取笑他,那些流里流气的孩子总是欺负他。这个男孩的眼里经常贮满委屈的泪水,他的心情坏到了极点,也自卑到了极点。但是,在他的心中,又总有一个声音在不屈地发问:“我什么时候才能体会成功的滋味,让别的同学不再小看我呢?”  相似文献   

18.
很久以前,有一位父亲问他的12岁的儿子:"孩子,长大了你要做什么?"那个男孩毫不犹豫地回答:"我要做一个百万富翁,要打篮球。我要有一支自己的NBA球队,我要在31岁的时候退休。"20年过去了,马克·库班实现了他所有的梦想,拥有了自己的球队——达拉斯小牛。  相似文献   

19.
<正>入学不久,我就发现了一个男孩和其他同学的不同:"不说话、不理人、不沟通"。上操的时候,他总是自己一个人漠然地待在一边,从不会主动参与活动,我无数次手把手教他间操的动作,但我能感受到他从内往外地抗拒这种和我肢体上的接触,而且只要我一离开,他又马上会定格在那里,什么也不做。一次,我把他叫到前面,想和他说话谈心:"你叫什么名字?"一遍,不回答。"你叫什么名字?"两遍,孩子仍旧低着头不回答,"宝贝,告诉老师,你叫什么名  相似文献   

20.
穷人的玩具     
@柳间清风:在哈佛,王蒙讲述了自己凄惨的童年,以及他在青年时期参与中国革命的经历。他讲起了自己的孙子十四岁时,他们爷俩之间的一次谈话——他本人当年就是在这个年龄加入共产党的。他批评孙子花了太多时间玩电脑游戏,孩子回答说:"可怜的爷爷,我敢肯定你还是个孩子时,肯定没有什么玩具。如果你的童年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