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学前教育》2006,(7):56-57
“老师,小玉又抓人了!”随着孩子们的叫声,我发现历历捂着脸哭,坐在一旁的小玉一脸的无辜。我赶紧走过去,小玉着急地解释着:“我喜欢她!”我对她说:“喜欢别人也不能抓人啊,别人喜欢你,可是没有抓你,抓人是不对的!”她不再吭声了,显得很无奈。这是她第五次抓伤小朋友了,被抓伤的幼儿家长都有意见了,建议这样的孩子应该单坐。小玉的爸爸对我说:“老师,真不好意思,总是给你们添麻烦,要不让她单坐几天吧!”既然她的家长这样说了,我就把小玉调到老师旁边的小桌子单坐。游戏时,让她自己在桌上玩玩具,每当这个时候,她总会向一起玩的小朋友投去羡慕的目光,看到这些我心里酸酸的,同时思考自己的做法到底对不对:小玉毕竟是个孩子,这样会不会伤她的自尊心,但是就这样让她回去再抓伤别人怎么办?  相似文献   

2.
幼儿是那样的可爱、聪明、活泼,他们那细心的观察,天真的话语,是那么让人快乐,令人回味。我和孩子们一起玩摆积木,大家玩得很开心。玩着,玩着,贺昕洁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对我说:“老师你知道我在哪里吗?”“你不是在玩玩具吗?”贺昕洁说:“不对,老师你想想。”“我不知道。”“告诉你吧,陈老师,我在你的眼睛里。”看着孩子那惊喜的目光,听着她那稚嫩的声音,我也高兴地对她说:“对呀,贺昕洁的眼睛里有个老师,那就是我,对吗?”“对!”于是,我们又高兴地玩了起来。老师和孩子通过目光的交流,就会建立起丰富的感情,也会让孩子更加喜欢你。我在老…  相似文献   

3.
新学期开学,我带着孩子到户外去玩大型玩具,孩子们都很高兴,有的滑滑梯,有的坐转椅。但是我发现有个女孩子呆呆地站着,一动也不动地看着其他的孩子玩。于是我走到她身边,问她:“燕秋,你怎么不去玩呢?你看小朋友玩得多开心啊!”孩子说:“怎么玩啊,老师我不想玩。”我说:“那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不想去玩吗?”燕秋说:“老师,我不会玩。”怎么不会玩呢?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玩啊。我觉得很纳闷,一定是孩子不喜欢和陌生的伙伴交往,怕羞吧。  相似文献   

4.
《父母必读》2014,(1):120-121
我家孩子快2岁了,特别小气。平常有小朋友到家里玩,让她把玩具给小朋友玩一下,她都不肯,拼命说:“是我的,我的!”别人动一下她的东西,马上就会大哭,还打人家。就连大人逗她玩,说把她的玩具拿走,也要大哭,怎么会这样呢?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她改改呢?  相似文献   

5.
我婆婆老跟我女儿说“妈妈不好,不要妈妈了,让妈妈回你姥姥家吧”之类的话。有一次我老公在单位值班,女儿问:“爸爸怎么没回来?”婆婆说:“爸爸不要妈妈了。”我很生气,叫她不要这样对孩子说话,她就说:“我说着玩呢,逗孩子呢。”每次都这样,我生气也没用,过后她照常说。  相似文献   

6.
记者(以下简称“记”):每当您看到一个孩子的时候或是每当我跟您谈起一个孩子的时候,不管他(她)是在玩、在笑,还是在哭闹。耍脾气,您都会发出来自内心的笑声,好像在说:“这就是孩子的天  相似文献   

7.
那天,孩子愁眉苦脸地说:“下午不想去上学了。”问及原因,孩子说:“有个叫小玮的同学非说我弄坏了她画的琴键图,让我赔。”我说那就画一张给她不就行了?孩子说不行,她就要她原来的那一张。我再提议,那就送她一张白纸,让她自己画一张好不好?孩子摇摇头,说那样更不行。  相似文献   

8.
去朋友家玩,她和我坐在客厅里聊天,说起正在上小学的女儿,她抱怨说孩子挺聪明的,就是学习不用心。在我们聊天的时候,朋友时不时停下来,一会让女儿去看看水开了没有,一会又让她去浇花。孩子刚坐下没几分钟,她突然又问:“昨天买的那本作文书你看了吗?”  相似文献   

9.
学会关心     
一位朋友7岁的孩子不爱吃蛋,为了让孩子吃蛋,她和孩子玩“石头、剪刀、布”,猜输了的吃。弦子就在这种好玩的气氛中吃下了蛋。对此,她很是得意。我问她,孩子后来是不是就喜欢吃蛋了呢?她告诉我,每次吃蛋都得玩这个游戏。我说:你想过没有。  相似文献   

10.
记者(以下简称“记”):每当您看到一个孩子的时候或是每当我跟您谈起一个孩子的时候,不管他(她)是在玩、在笑,还是在哭闹、耍脾气,您都会发出来自内心的笑声,好像在说: “这就是孩子的天性,多可爱的小家伙!”这是不是跟您对幼儿天性一贯的理解有关?  相似文献   

11.
去朋友家玩,她和我坐在客厅里聊天,说起正上小学的女儿,她抱怨说孩子挺聪明的.就是学习不用心。在我们聊天的时候,朋友时不时停下来,一会儿让女儿去看看水开了没有,一会儿又让她去浇花。孩子刚坐下没几分钟,她突然又问:“我昨天买的那本作文书,你看了吗?”  相似文献   

12.
我从不给女儿买玩具,但我乐于跟孩子一起玩沙,玩小石子,玩泥巴。有次她过生日,见我从外面回来,她就问:“爸爸,你给我的生日礼物呢?”我牵起她的小手说:“走吧,我陪你到沙堆上玩去———这就是爸爸给你的最好的生日礼物。”孩子被别的小朋友打得哭着回来,要我为她去“报仇”,我只是为她做了一个沙袋,要她每天练练小拳头。我并不是要她把小拳头练硬了去打人,我只是希望她成为一个别人不敢轻易打的人。孩子随手画的一个一点也不圆的太阳,一个头大身子小,嘴巴是四方形的洋娃娃,还有她在幼儿园获得的一朵朵小红花……我都给她当宝贝似地装进了特…  相似文献   

13.
有位幼儿教师告诉我,工作中最令她头疼的就是那些表现不好的孩子。她抱怨说,几乎每个班都会有个别表现不好的孩子,仿佛正应了那句话,“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我问一个班的孩子:“你们班有没有小朋友表现不好?”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答:“有!小伟最调皮!”“我们都不跟他玩。杨老师、许老师也不喜欢小伟。”那个叫小伟的孩子在批评声中沉默不语。  相似文献   

14.
吴军 《成才之路》2012,(15):98-I0018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也就是要求孩子勇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论孩子有什么样的过失,只要他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就要勇敢面对,不能让他逃避和推卸,更不能由大人越俎代庖。 有一次和家长聊天,一位家长说:“孩子不喜欢收拾东西,给他买的那套玩具他很喜欢,可是玩后又丢得到处都是。”我就问这位家长:“那你接下来是怎么处理的呢?”她说:“我只能帮孩子收拾好呀!”很多家长都是这样,在遇到孩子不负责任的行为时,基本上都是先讲道理,不听就批评,再行不通就责骂,接着就自己无奈地收拾。  相似文献   

15.
我的老师     
在我的记忆中有许多老师,但最使我难忘的是小学时的班主任——廖永萍老师。贪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每当下课铃一响,她总会说:“我知道再讲下去,你们会听不进的,对不对?”我们笑了,她也笑了,随着一声“下课”,她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出了教室。在我幼小的心目中,她这样做,的确太伟大了!她集体荣誉感强,每当临近广播操比赛时,她总是亲自带领我们上操场练习,一遍、二遍。三遍,她争取让我们做好每一节操,每一个动作。我们从不辜负她的期望——每次都夺得了桂冠。她不仅让我们玩得好,并且让我们在玩中得益。记得在一次作文训练中,…  相似文献   

16.
问: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如何培养孩子的好胜心,怎样激励孩子争强好胜?答:要让孩子有好胜心,就要多给他一些鼓励,让他有自信心,敢于去竞争。比如,当孩子做一件事的时候,父母要发现他的长处,多鼓励他。同时,还要给他确立适合他的目标,如果目标过高,也会让孩子在挫折中渐渐丧失了自信。问:我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她总喜欢和一些比她年长三四岁的孩子们玩。有的朋友警告我说,和年长的孩子玩会提早知道一些年幼的孩子不该早知道的事情,比如年长的孩子之间会谈论一些关于“性”方面的事情;也会受到一些不良习惯的影响,比如年…  相似文献   

17.
我有个美国朋友,我们都叫她戴比,是个儿科医生,也是一个很懂得教养孩子的母亲。一次,我们一起野餐,戴比的二女儿歇若,不知为了什么原因,同另一个孩子闹了起来。她先是找到戴比告状:“妈咪。安娜不让我玩跳绳。”戴比对她说:“亲爱的,去同安娜协商一下。”戴比的话引起了我的注意。让孩子去与另一个孩子“协商一下”,这个说法我觉得挺新鲜。  相似文献   

18.
问:我女儿3岁了,白天一直由奶奶带着。最近几天,我发现她稍有不如意就说:“真讨厌。”比如有次家里来了客人,人家非常喜欢她就摸了一下她的头,她却一回头就说:“真讨厌!”令我们很尴尬。还有一次,她和我朋友的孩子一起玩,争抢玩具时她又对着小朋友说:“真讨厌!”还对着我的朋友说:“你真讨厌!”事后我们都批评她,她就说我们真讨厌。我觉得这样的口头禅不好,而且宝宝也快上幼儿园了,如果经常这样对待小朋友和老师,多不礼貌啊!可是怎样让她改掉呢?四川成都范黎答:这位母亲不必太焦虑,宝宝说“真讨厌”时所表达的意思并非就是成人所理解的字面…  相似文献   

19.
正当我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看电视”时,馨馨和梦梦走来说:“陈老师,我们想当你的孩子。”我欣然答应,并带她们“串门”、“逛公园”、“上图书馆”,玩得很开心。小雨听说了这件事,也跑来对我说:“陈老师,我也想当你的孩子。”我推辞说:“我的孩子已经太多了,本来一个家只有一个孩子,现在我已经有两个了。”小雨没有走,她接着说:“现在有三胞胎,我就是第三胞胎。”我不禁笑了,  相似文献   

20.
我没有朋友     
<正>中班上学期,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们体会与同伴交往的乐趣,每周一上午我们都安排了孩子们交换玩具的“开心玩具日”时间。可每次蒸蒸都只玩自己带的玩具,对于别人的玩具只是静静地看、不交换;别的小朋友想与她交换,她会直接拒绝。问她为什么,她说:“我不想玩他们的,我也不想让他们玩我的!”蒸蒸有这样的表现并非偶然。据老师观察,日常中的蒸蒸也是各种“挑刺”:“老师!我先过来的,我不想让航航挨着我!我想让他坐到别的地方去!”“老师,铭泽老在我跟前走来走去都影响我画画啦!”“老师,辰辰老想摸我的玩具,我都和他说了别摸,他还摸,都给我的玩具弄脏了,烦死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