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在品行或学习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在一个班里为数不多,却因经常犯错误或是学习落后,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不少的麻烦。尤其是品德、学习都很差的学生,他们人数虽然很少,但能量却不小,是班级的消极因素。教育转化后进生是每位教师的一项重要的任务。下面笔者就后进生的形成原因、转化的途径及对策谈几点看法。一、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一)家庭原因对后进生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人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童  相似文献   

2.
常言道,十个指头有长短,后进生在每个班级中更是普遍存在的,而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又是多种多样的,大多数后进生的形成都是由后天的环境或教育失误等因素造成的.因而是完全可以转化的.作为老师我们都知道后进生更应该得到我们的关注,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改进他们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那么如何培养后进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呢?笔者在这几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通过学习摸索,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总结出了如下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3.
在英语学习当中,我们一般把后进生称为"差生"。这些学生的成因有很多种,比如,有的学生是在英语学习上有障碍,诸如学习基础差,学习态度不端正;有的学生是因为不喜欢某英语老师而连带不喜欢英语课,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学习而成为后进生;有的是因为教师教法欠妥或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当等等造成学生的学习成绩提不上去。而这些学生和其他学生一样,他们有思想、有自尊,他们更渴望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理解、关心、爱护、尊重和帮助。因此,为了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发展和进步,如何转化后进生成为我们每一位英语教育者在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4.
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成绩差但表现尚好或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我们要管理和转化好他们,让他们带着积极的心态走向社会,对他们自己对社会都有利。那么如何转化后进生?这是每个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都关心的事。本文列举了笔者在平时的工作中通过尊重,使后进生端正思想,健康成长,最后得以成功转化的教学实例,以期和同仁们共享。  相似文献   

5.
王荣霞 《考试周刊》2013,(35):162-163
初中生物教师要摆正心态,不能因为班级中有学困生而抱怨。后进生并不是所谓的差生、笨学生,他们只是在思想和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学生,自卑感强,反应慢点。只有对后进生抱有诚挚的爱,给予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后进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到教师、同学对自己的关心和期待,逐渐转变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产生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朱丽新 《考试周刊》2011,(11):213+76-213,76
中等职业学校中存在着大量的在学习、思想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他们大多属于非智力型后进生,如何做好这些学生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尤其是在他们犯了错误以后的思想转化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探讨了如何做好非智力型后进生转化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部分学生因缺乏特有的语言环境、学习动力及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学生自学能力差等而成为后进生,教师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必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开展多种形式的英语学习活动和改善师生关系等。  相似文献   

8.
折妮妮 《考试周刊》2011,(55):231-232
素质教育要求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而在教学工作中,基于个体差异,每个班级都存在一部分后进生。能否有效地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工作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后进生问题。班主任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要用爱心、信心、耐心、细心、恒心,从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关心、感化和引导他们,使每个学生都能快乐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9.
王文敏 《甘肃教育》2014,(18):37-37
正所谓后进生,就是班上学习落后,纪律较差或二者兼有的学生。这些学生学习不上进,作业马虎,上课不专心听讲,还经常逃课,有赌博、偷盗行为,常常给学校、老师带来很大的麻烦,在学校的教育中最头痛的就是这类学生。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学生素质的前提和保证。因此,这项工作应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重任。现就这方面的问题,谈几点个人的体会。一、加强后进生的思想教育,改变他们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生成绩有高有低,接受事物的速度总有快有慢,与“尖子生”、“中等生”等不同,“后进生”一般因具有自卑感强、逆反心理严重等特点而让不少老师备感头疼。很多“后进生”长期以来受到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讽刺挖苦,加上某些教师的“另眼相看”,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进而自暴自弃。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要利用“谈话、家访”等形式,对他们的教育要倾注更多的精力,用更多的关爱去唤醒他们的自信和自尊,而不是责骂或听之任之,甚至放弃。一、动之以情,消除戒备心理“后进生”中不乏一些创造力强的学生,通常情况下,他们都…  相似文献   

11.
耿君 《湖北教育》2005,(10):60-61
所谓后进生,既包括缺乏学习愿望与动力、不能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而难以完成正常学习任务的学生,也包括不守纪律或有不良道德行为的学生。一个学生成为后进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使后进生进步,建立新的坐标系(这个坐标系中的各个点分别是人生、理想、自尊、守纪、勤奋等),是一件艰巨、细致而又复杂的事情,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应考虑他们的特殊心理状态,采取有力措施,因势利导地做好其心理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12.
后进生在班级占极少数,虽然人数较少,但对班级的负面影响极大,甚至可能影响整个班集体的共同进步。后进生一般有三种:一是学习差;二是思想品德差;三是学习和思想品德双差。班主任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不能因为他们学习成绩不好,或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和转化。相反,每一位班主任都会遇到后进生,班主任必须正确认识、研究他们,将温暖的阳光洒向他们,让这些变形的小树苗沐浴阳光雨露,长成参天的大树。  相似文献   

13.
后进生大多是在班级中由于基础薄弱或自控力较弱而不能正常遵规守纪的学生,通常表现为纪律意识的淡薄和学习的落后。造成后进生的原因不一,可能源于家庭,可能源于学校,可能因同学引起,也可能因老师引起等。面对后进生,我们不能简单地抱怨,而应多与其交流,深入了解,细致分析,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4.
“后进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思想或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他们往往受到老师的冷淡、同学的嘲笑、家长的粗暴对待,殊不知,这些有失误的学生更需要同情、理解和关爱。后进生多因心理上的障碍而行为越轨,心态乖戾,并非思想品德上的败坏。我们教师不应将他们简单地视为坏孩子,用“朽木不可雕”、“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样的话去刺伤他们的自尊,让他们失去改过的信心。许多教育事实证明,任何学生的本质都是可以教育、培养、转化的,学生某方面的差是表面的、  相似文献   

15.
1.首先要端正教育思想转化后进生既是个理论问题,也是个实践问题。要做好转化后进生的工作,首要的问题是提高认识,端正思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工作自信心。(1)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思想。在我国现有的条件下,绝大多数学生都不可能升入大学,他们在初中或高中毕业后就要走向  相似文献   

16.
一、掌握后进生心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英语后进生大都在过去的英语学习中连遭失败,他们对英语学习失去了信心。这些学生在班里常常受到歧视,在家也受到家长的训斥,甚至有些教师也认定他们是班级中的“包袱”而冷落他们。这些负面的因素给后进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他们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帮助,他们只有破罐子破摔,产生绝望的学习英语的心理,直至放弃。针对这种思想,我利用课余时间,主动与他们谈心,关心他们的生活及学习,让他们谈一下过去的情况、现状和对未来的设想,做他们忠实的听众,让其吐出心中的不快,  相似文献   

17.
初中阶段后进生问题是非常突出的,重视后进生思想转化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从师生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后进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优化课堂教学等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每个班级中都会有后进生,只是由于形成原因各异,其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转化他们是每位班主任都感到棘手的问题。要转化后进生,班主任必须先了解其后进的原因,才能实施转化对策。后进生并非天生后进,是其自身或对学习缺乏兴趣,或对学习目的不明确,或由于家庭、社会环境造成的等等。由于后进生经常处于被动状态,所以极易产生厌倦,抵触等心理情绪。  相似文献   

19.
物理后进生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物理学科特点、学生特点和教师的因素都是后进生产生的原因.所以,进入初三,物理教师可以从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重塑后进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习习惯、加强学法指导三个方面入手,做好物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20.
倪云利 《考试周刊》2012,(53):178-178
后进生是指在学习或其他方面落后于一般学生的少数群体,后进生的转化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班风班纪的方方面面,要转化后进生,班主任须具有做好转化工作的自觉意识,同时在工作方面要大做文章。 一、爱心是转化后进生的基础 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爱心是教育的思想基础。后进生因为各方面表现较差,常常在班级中遭人白眼。他们在同伴们中,找不到自尊,找不到自信,在老师面前,更是觉得自愧。每天在课堂上,看着别人高举的双手,他们也渴望能像优生一样,胸有成竹地回答问题,得到老师同学们或多或少的赞美的眼光。可是,他们不行,常常出错让他们表现的机会越来越少。他们也是孩子,也渴望掌声和鲜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