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碱基数的计算【例1】经测定,某RNA片断中含30个碱基,其中A+G=12,那么转录该RNA片断的DNA片断C+T的数量应为多少? 解析:由于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而成,所以mRNA中碱基数等于DNA分子中碱基数的一半,即mRNA=1/2DNA.又因为双链DNA中由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A—T,G—C,所以非互补的碱基数之和C+T—G+A=1/2DNA,所以C+T的碱基数就等于mRNA的碱基数,等于30.  相似文献   

2.
有关核酸中碱基种类与数目的计算题常出现在生物试题中,同学们感到比较困难。现举几例,希望对大家解决此类问题有所帮助。例1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占全部碱基数的48%,它的一条模板链中C与T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6%和24%。求由它转录的RNA链中尿嘧啶与胞嘧啶各占碱基总数的多少?解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有关规律是解答此类问题的依据。在双链DNA分子中,A=T,C=G,同时,两种不互补的碱基数目之和恒等于另两种不互补碱基数目之和且占整个DNA分子碱基总数的一半,即A+G=T+C或A+C=T+G。由此可知,在DNA分子中,A+T=52%。设在双链DNA中,以…  相似文献   

3.
王健 《湖南教育》2002,(17):35-35
知识的理解是运用的准备,知识的运用能加深理解。如讲述DNA的分子结构,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自然展开:在整个DNA分子中A+C/T+G=1(A、T、G、C表示整个DNA中相应的碱基数,A1、T1、G1、C1表示DNA分子中,一条链中相应的碱基数,其互补链中的碱基数可用A2、G2、T2、C2表示)。它的运用可以设计下面一个例题。某生物组织中提取一DNA分子进行分析可知:G+C占整个DNA碱基数的46%,又知其中一条链中腺嘌呤为28%,胞嘧啶占22%,求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和胞嘧啶所占百分比。解法一:已知G+C/2a=46…  相似文献   

4.
1 有关碱基互补配对规律的计算 (1)在双链DNA分子中A+G=C+T,含义是嘌呤数等于嘧啶数,且占碱基总数的50%。  相似文献   

5.
1.DNA结构类 原理: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规律:(1)一个双链DNA分子中,配对的碱基数量相等,且嘌呤总数等于嘧啶总数,即A=T,C=G,A+G=C+T=A+C=G+T;  相似文献   

6.
余松 《生物学教学》2007,32(1):63-63
知识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DNA分子结构与复制”一节中是一个重点,相关计算是一个难点,不少学生由于方法不当经常出现错误。众多教辅材料中有下列“公式”:①Aα=Tβ,Aβ=Tα;②Gα=Gβ,Gβ=Ga;③若α链中:(A+G)/(T+C)=m,则β链中(T+C)/(A+G)=m,(A+G)/(T+C)=1/m;④若α链中:A+T=n%,则整个DNA分子中,A+T=n%,C+C=1-n%。  相似文献   

7.
一、DNA分子中碱基的数量关系 核酸所含的碱基有A、T、C、G、U五种。DNA分子与 RNA分子的区别在于 DNA分子中含有碱基T.而不含碱基U,以此可以判别一个未知核酸片段是属于DNA还是RNA。双链DNA分子与单链DNA分子的区别在于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是互补配对的,存在A=T、G=C的数量关系。如果一个DNA分子中A≠T,G≠C,则说明该DNA分子单链。单链DNA分子较少,仅存在于某些噬菌体(M14)中。对双链DNA分子来说,存在以下关系。  相似文献   

8.
核酸所含的碱基有A、T、U、C、G五种,DNA分子与RNA分子的区别在于DNA分子含有碱基T而不含碱基U,以此判断一个未知核酸是DNA还是RNA。双链DNA分子与单链DNA分子的区别在于双链DNA分子碱基是互补配对的,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存在A和T,C和G的数量相等的关系。如果一个DNA分子中,A和T、C和G的数量不等,则该DNA分子是单链,单链DNA分子较少,仅存在于某些噬菌体中。对双链DNA分子来说,有以下几个规律:  相似文献   

9.
一、与DNA的结构、复制有关的问题例1从某生物组织中提取DNA进行分析,其四种碱基数的比例是: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该DNA的一条链m所含的碱基中有28%是腺嘌呤,则与m链相对应的另一链n中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数的()A.42%B.27%C.26%D.14%解析在整个DNA中G、C的含量为46%,∴G(C)的含量为23%,A(T)的含量为27%。在m链中,Am的含量为28%,又A=Am+An2,∴An的含量为26%。选C。对应练习:双链DNA分子中,G占碱基总数的38%,其中一条链中T占该单链碱基总数的5%,那么另一条链中T占该单链碱基总数的______。(答案:19%。)例…  相似文献   

10.
遗传学中的计算题,是高中(生物)课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教材中没有介绍这类试题的解题方法。笔者总结了以下几个公式.解答此类试题。1但等公式11在DNA双链中:①A=T或A/T。1;②G=C或G/C—1;③A+G=T+C或(A+G)/(T+C)=l;④A+C=T+G或(A+C)/(T+G)=1。1.2若双链DNA的一条链上(A+T)/(G+C)=P则互补链上(A+T)/(G+C)=P整个DNA(A+T)/(G+C)=P(注P因生物的种类不同而不同)O2倒数公式2.l若双链DNA的一条链上(A+G)/(T+C)=n/m,则互补链(A+G)/…  相似文献   

11.
<正>在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部分中有一些计算题比较难解,笔者经过反复研究发现,若能掌握计算技巧会帮助我们快速、准确的解题。1有关碱基的计算在DNA有关碱基的计算中最基本的公式:A=T、C=G,有下列规律:规律一:DNA双链中两条互补链的碱基数目相等,任意两不互补的碱基之和相等,占DNA碱基总数的50%。规律二:DNA双链中的一条单链上(A+G)/(T+C)的值与另一条互补链上(A+G)/(T+C)的值互为倒数关系,在DNA双链中此比值为1。  相似文献   

12.
遗传问题是高中生物学的一大难点,其理论性强,概念复杂.遗传问题的题型很多,题目灵活,富于变化,且逻辑性较强.但学生平常学习往往缺乏必要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碱基对,这是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教材中仅仅只是说明:腺嘌呤 (A)一定与胸腺嘧啶 (T)配对,鸟嘌呤 (G)一定与胞嘧啶 (C)配对,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由此可以引出很多的问题,变化也较为复杂.然而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以表示为下图: 双链 DNA分子碱基配对图形 其中: A1=T2 T1=A2 G1=C2…  相似文献   

13.
使学生把握遗传学中的重点,充分理解知识中的精髓,灵活地应用多种解题方法,那末一切难点便可迎刃而解了。本文通过阐述两个例题的具体解法过程,从而达到说明理解掌握概念和定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举一反三、一题多解的能力。1证明在DNA分子中,每条使中A+T/G+C这个比例与整个分子该比例是相同的。[解法说明]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DNA有两条键。学生会自然联想到“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G=C,实际上上述等式在分子中成立,而在分子内每一条链上却A一T.GfC,只有在一种特殊情况下,即某一DNA分子中,A=T=G=…  相似文献   

14.
<正> 在双链DNA分子中,两条链上的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这一原则对于学生来说,似乎并不难理解,然而,运用其计算DNA分子中某碱基的含量,却让学生感到非常棘手。笔者根据DNA分子中碱基互补配对的规律,总结出一套较为完善的计算方法。 1 在双链DNA分子中,嘌呤碱基之和等于嘧啶碱基之和,任意两个不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恒等,并且为碱基总数的50%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物教学》2017,(10):71-72
<正>遗传学是高中生物学中较难的一部分,尤其是与遗传学有关的计算题目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笔者集合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5个公式解遗传题的公式。1公式一:6N:3N:N公式内涵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DNA(基因)上的碱基数目、mRNA上的碱基数目和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目(密码子数目)三者的比值为6N:3N:N,其中N表示氨基酸分子的数目。例1一条蛋白质多肽链中有1000个氨基酸,则作为合成该多肽链的模板mRNA和用来转录mRNA的DNA分子中至少有多少个碱基?解析根据公式则有:DNA碱基:RNA碱基:氨基  相似文献   

16.
一、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提出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DNA分子结构的重要内容,也是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理论基础之一.20世纪30年代初就已确立了DNA的化学成分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到了40年代维尔金斯(Wilkins)及其同事罗莎林·弗兰克林(Rosaline Frankin)根据X射线衍射研究,已清楚DNA分子是由许多亚单位堆积而成,这些亚单位有规则的螺旋几何形状,每3.4(?)单位重复一次,也弄清了DNA分子是某种长链的多聚体,其直径自始至终不变.正是在此基础上,Watson和Crick开始其DNA结构研究.糖—磷酸骨架的某些部分吸引着另一个糖—磷酸骨架的某些部分,或是同一分子上的碱基相互作用,这样,单一的糖—磷酸骨架本身就会形成弯曲和折迭.因此他们请剑桥年轻的数学家John Griffith为其计算一个DNA分子相同碱基之间的吸引力.但Griffith根据计算认为不是相同碱基的相互吸引,而似乎是不同碱基之间的相互吸引,这立刻使Grick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即碱基的互补配对.1952年在剑桥,奥地利生物化学家Erwin Chargaff被介绍给Crick和Watson,他们从而得知了Char-gaff研究了不同生物的DNA,得到的几个实验法则:①T C总是等于A G;②A=T,C=G,但A T不一定等于C G.以此为线索,他们运用先通过理论上建立模型,然后用X射线衍射结果来检验模型的方法,提出  相似文献   

17.
病毒主要是由蛋白质外壳及其包被的核酸所组成,病毒依其核酸类型可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其中RNA病毒多数是单链;DNA病毒多数为双链.病毒核酸还有正、负链的区别:凡碱基排列顺序与mRNA相同的单链DNA或RNA,称(+)DNA或(+)RNA链,凡碱基排列顺序与mRNA链互补的单链DNA或RNA,称(-)DNA或(-...  相似文献   

18.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指DNA分子形成碱基对时,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的一一对应关系。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出如下规律.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生物课的教学中,经常可以遇到一些有关双链DNA分子中碱基含量的计算题.要求根据某些碱基的含量,求出其它碱基的含量.如果总结出双链DNA分子中碱基含量的变化规律,就能快速而准确地计算出结果.双链DNA分子结构的最大特点就是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由此而产生四种碱基的基本关系:A=T,G≡C.由此基本关系可推理出以下几种变化:  相似文献   

20.
核酸中的碱基分两类:嘧啶碱基和嘌呤碱基。嘌呤碱基是母体化合物嘌呤衍生而来的,DNA和RNA所含的两种嘌呤碱基完全相同,即腺嘌呤(A)和鸟嘌呤(G)。嘧啶碱基是母体化合物嘧啶的衍生物,核酸中常见的嘧啶有三类:胞嘧啶(C)、尿嘧啶(U)和胸腺嘧啶(T)。其中胞嘧啶(C)为DNA和RNA共有;尿嘧啶(U)只存在于RNA中;胸腺嘧啶(T)一般存在于DNA中,但是tRNA中也有少量存在[1]。tRNA(转运RNA)约占细胞RNA总量的15%,由核内形成并迅速加工后进入细胞质,主要作用是将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