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拿大传教士威廉·史密斯受教会派遣,带领家人及其他传教士在山东阳谷县布教施道。他喜欢山东的生活,经常到邻近的县城,如莘县、东阿、寿张、东昌(今聊城)等地活动。  相似文献   

2.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文明的发祥地,又称母亲河。聊城黄河,处于下游。自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兰阳铜瓦厢决口改道夺大清河入海后,形成近代河道。聊城黄河流经现为聊城境内的阳谷、寿张、东阿等县区,河长59.51公里。下游的主要支流金堤河由莘县高堤口入境,流经莘县、阳谷两县,河长80.8公里。北金堤以南至临黄堤之间系北金堤滞洪区。  相似文献   

3.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文明的发祥地,又称母亲河.聊城黄河,处于下游.自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兰阳铜瓦厢决口改道夺大清河人海后,形成近代河道.聊城黄河流经现为聊城境内的阳谷、寿张、东阿等县区,河长59.51公里.下游的主要支流金堤河由莘县高堤口入境,流经莘县、阳谷两县,河长80.8公里.北金堤以南至临黄堤之间系北金堤滞洪区.  相似文献   

4.
再加议论。就本诗而言,这段议论是必不可少的。诵读全诗,我们不难感受到,在层层的铺陈描述中,诗人心中的激情步步上升,到最后已是汹涌澎湃,“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不得不一吐为快。这是诗人心声的自然流露。也正因如此,我们读来不只没有空泛之感,反觉句句真切,震撼心灵。曹植在《与杨德祖书》中说过:“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这说明他是很看重民歌的。《白马篇》就不离“街谈巷说”、“击辕之歌”的质朴,而又文彩斐然,从而形成了刚健质朴的艺术风格。清人方东树评论曹植的这篇诗说:“此诗奇警”,又说此篇…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视野中发现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地处京九沿线的山东聊城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2001年3月19日,聊城日报·北方晨刊在一版头条位置刊登了一则新闻:《欧洲肉牛“疯”了鲁西黄牛“牛”了》。同日,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也将此稿突出刊发。随后,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将此稿分别转发或摘播;不久,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又分别刊发了有关这一问题的专稿和专版,从各方面探讨这一现象的意义及影响。“牛”起来的“鲁西黄牛”使聊城名声大振。何以如此?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聊城日报记者是在中国即将加入WTO的大背景下来看欧…  相似文献   

6.
何和礼既是后金发展史上的一位显赫人物,也是一位为清朝的开墓立业立下“佐命鸿勋”的功臣。何和礼的祖先本是东海女真瓦尔喀部人,到何和礼的祖父时期,迁至属于建州女真范围的东阿地区(今辽宁省桓仁、宽甸县一带)。何和礼一族人迁到了东阿。“因以地为姓”。从此成了东阿氏。他是东阿部的部长,即碑文所称:“何和礼原系东窝地方大臣”语……  相似文献   

7.
飞花拾零     
郭沫若趣评“七步诗”很多人知道,曹操的三儿曹植,聪敏过人,才华出众。曹操死后,长子曹丕称帝,猜忌和排斥曹植,令曹植在七步之内作一诗,不成则处死。曹植果然在七步之内吟成:“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后面有惭色。郭沫若在《论曹植》一文中认为:曹植的才学,曹丕不是不知道,果真要杀的话,诗作成了也依然可以杀,何至于仅受了点讽刺而便“深惭”?所以这诗的真实性实在比较少……借煮豆为喻,使人人能够了解,是这首诗所以普遍化了的原因。但站在豆的一方  相似文献   

8.
当下,一个异军突起的新媒体用强攻之势夺取了传统互联网站的地位,这就是“微信公众平台”.2014年初,聊城新闻网开通了官方微信公众号“掌中聊城”,如今订阅用户已达到八万余人.由于“掌中聊城”在创新信息推送模式与风格、增强用户体验、弥补地方新闻网站与受众互动不足等方面的极大优势,在两年的时间里,“掌中聊城”由默默无闻发展到目前在本市新媒体影响力排行榜稳居前三.  相似文献   

9.
<正>曹操,字孟德,是我国东汉末年非常著名的政治家,曾经担任汉朝丞相,获得魏王的爵位。曹操的儿子中比较有名的是曹丕和曹植。曹丕在继承魏王爵位后不久便接受汉献帝的禅让成为魏朝的开国皇帝。曹植是曹操比较看重的儿子,曾经想传位于他,后曹植被封为陈王,死后谥号"思",因此经常被称为陈思王。曹操、曹丕和曹植是建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诗人,被后人尊为"三曹"。曹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市报人》2006,(4):27-27
在聊城,有这样一家知名度很高的三星级酒店:每个房间均有来自地下1500米的温泉水,出水温度52度,富含46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情满温泉”服务品牌成为同行业学习的榜样,每一位进入酒店大门的人都能感受到家的温馨……这就是聊城日报社控股经营的温泉大酒店。  相似文献   

11.
3月19日,《聊城日报》在一版头条位置刊登了一则新闻《欧洲肉牛“疯”了鲁西黄牛“牛”了》。同日,《大众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刊发,随后,《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将此稿分别转发或采用。发生在欠发达的山东聊城的这一新闻事件何以受到众多媒体的关注?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聊城日报记者是在中国即将加入 WTO 的大背景下来看待欧洲发生的“疯牛病”这一现象,从经济全球化的大视野中“发现”了  相似文献   

12.
“古神话开篇呈异彩,诗三百集萃流芳泽”,“曹操观海遗名篇,曹植逃生展捷才”,“白居易垂泪湿青衫,刘禹锡拟诗刺权贵”……看到这样的章节标题,谁会想到这是一部写“文学史”的书。长期以来,文学史像“作家会员登记表”,纷繁复杂的社会背景,冷僻的籍贯地名,简化的生平经历,加  相似文献   

13.
阿红 《出版参考》2009,(10):39-40
自己能成为作家吗? 1964年正月十五,风雪黄昏,迟子建出生于黑龙江畔人烟稀少的漠河——一个被称为北极村的中国最北端的村落。那时,父亲迟泽凤是镇上小学校长,好诗文,尤其喜欢曹植名篇《洛神赋》,而曹植又名子建,因此,给女儿取名“迟子建”,希冀她将来能有曹植那样的旷世文采。  相似文献   

14.
江苏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与浙江归安陆心源的“皕宋楼”、杭州丁丙的“八千卷楼”及山东聊城的“海源阁”,为晚清时全国有名的四大藏书楼。  相似文献   

15.
唐人万楚诗日: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曹植《美女篇》中亦不乏“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的句章。  相似文献   

16.
白晓忠 《兰台世界》2007,(2S):68-69
一、“天一阁”得以巍然独存的原因 在我国历史上,特别是明清以来,私家藏书楼曾经兴盛一时,其中著名的就有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和江苏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等。但明清动荡不安,兵燹不断,私人的力量很难保护住珍贵的文化财富。有的毁于兵火,有的遭劫流散。如聊城杨氏“海源阁”。晚清曾经盛极一时,但大量珍秘文物毕竟不是个人力量所能永久保存的,藏书屡遭劫难,终究逃不悦毁散的命运,而至民国后期却已片纸不存。著名私家藏书楼之一的“天一阁”,为防止这种后果的出现,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其创始人明代兵部侍郎范钦,除不遗余力尽心搜寻珍籍外,非常珍惜自己的收藏,并制订了严格的禁例。规定子孙不得无故开门入阁,更不得私领亲友入阁,不管家族繁衍到何种程度,开阁必须各房一致同意,阁门和书柜钥匙由各房分别掌管,有一房不到也不能开锁,并规定“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祖制。  相似文献   

17.
天桥市中有“三王”,都是名的老字号,逛天桥的人提起“三王”,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三王”,即百年老号“海顺轩”茶馆,也叫“王八茶馆”,经理姓王,为人和善;“烤肉王”,在天桥驰名数十年之久;“豆汁王”,也是数十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党报新闻改革的立足之本。近年来,聊城日报社坚持用创新的思维来审视和把握新世纪党报新闻业务改革的发展趋势,主动应对新闻媒体的激烈竞争,紧跟时代发展的主流,抢抓机遇,不断在创新编采机制、创新办报思路、创新报纸“面孔”、创新报道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为新闻业务改革拓开了一个广阔的上升空间。1998年以来,《聊城日报》连续4次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报纸”。[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曹植的生平、政治主张及文学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植“生乎乱,长乎军”。他出生时,正值乱世,直到建安九年,曹操消灭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才使北中国大体统一。幼年的曹植一直生活在富有浓厚政治、文学氛围的家庭中,父亲曹操是个集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于一身的杰出人士,他的周围,又有一批富有才华的文臣武将、文人骚客,这些对曹植来说,无疑创造了成长的客观有利条件。曹植本人早熟,十岁就能背诵诗文与辞赋,写一手漂亮文章,这颇博得曹操的欢心;邺城铜雀台落成之际,曹操特命儿子们到台上,各自为赋,结果曹植第一个交卷,且极富文采,令曹操十分惊讶。曹植还多才多艺,不仅长于书法、善于绘画,还熟悉乐曲,爱好舞蹈、击剑,这对他的文学创作有很大裨益。  相似文献   

20.
自“数字出版”一词诞生以来,有关其概念和本质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关于数字出版中心的讨论,也有多种说法.先后有“终端为王”“内容为王”“平台为王”的说法.笔者在分别对这几种说法进行一番思索后,也想就数字出版的“中心”谈一些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