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考试惊魂     
徐奕然 《阅读》2013,(5):28-29
今天是寒假奥数班的最后一课。王老师一进教室门便说道:“今天是本阶段期末考试,请大家认真对待!”听到这句话后,教室里顿时“轰”的一声炸开了锅。有的同学伸长了脖子,瞪大了眼睛要看讲台上的试卷;有的同学一脸惊恐,  相似文献   

2.
一、创设情景,引发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主要表现为愿学、好学、乐学。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数学学习有无兴趣是能否学好数学知识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智慧的力量,体会到创新的乐趣。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首先,教师让学生做一个游戏,先叫5名同学到讲台前按顺序站好,其它学生从左到右依次反复默默地数这几个同学,只要他们报出一个数,老师就能很快说出这是数到第几位同学了。如学生报9,老师就能很快说出这是数到第4位同学。这  相似文献   

3.
24点游戏     
陆安安 《阅读》2010,(9):27-28
“噼噼啪啪”,随着一阵清脆的洗牌声,充满魅力的24点游戏开始啦! 老师发出了第一组牌:“3、2、4、8”,看到8,我马上想到要凑出3个8来,  相似文献   

4.
缝沙包     
滕中炬 《阅读》2014,(4):26-27
今天,老师让我们自己缝沙包,说是在大课间活动时玩丢沙包游戏。我一到家就问奶奶:“做沙包需要用什么材料?”奶奶说:“需要针、线、布料、米或沙,还有剪刀。”我先拿出剪刀,然后跟着奶奶来到衣柜旁.从旧衣服上剪下了一块长方形布块。  相似文献   

5.
陈可歆 《阅读》2012,(9):26-26
我的语文老师姓徐,因为班主任也姓徐,为了区分开来.我们叫她大徐老师。 大徐老师中等个儿,不胖不瘦。她有个习惯,喜欢扎马尾辫,这样看起来显得有活力、有精神。大徐老师会用眼神和我们交流,当有同学开小差时,她会瞪着他,好像在说:“上课要认真!”当她夸奖学生时,眼睛会眯成一条缝。  相似文献   

6.
高凯 《阅读》2008,(11):4-5
我开始阅读的时间比较晚。我是九岁才上的小学。上学前我不但一个字也不认识,而且连“报名”是干什么都不知道,以为报名就是平时和小伙伴们用双手捂着嘴巴玩的“公鸡叫鸣”的游戏,以至于姐姐已经给我办完报名手续,我还嚷嚷着要“报鸣”呢!这是真事,每每想起识字前的这个笑话,就觉得脸红。  相似文献   

7.
今天下午.老师笑眯眯地走进了教室,右手提着一个笼子,笼子上罩着一块布。老师笑眯眯地对我们说:“我带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你们猜猜是谁?”  相似文献   

8.
我要长大     
张玮  徐曙 《阅读》2006,(1):25-26
“哼!又不来接我!”我在校门口踮酸了脚尖.伸长了脖子,就是搜寻不到妈妈她老大人的身影。“干嘛不来接我?又要走着回去。多累!回到家,我一定要找她好好‘理论理论’!”我一边想着,一边无奈地背着书包往家的方向走去。以前一直都是妈妈按时接送,自从上了四年级,她只说了一声“要学会独立”,  相似文献   

9.
幼儿往往争强好胜,喜欢得到别人的夸奖,特别是老师的夸奖。在游戏当中,他爱争当权威人物,在比赛中,他爱争“第一名”。为了博得老师的一声亲切表扬,他们竭尽全力,乐此不疲。有的家长竟发出这样的感叹:老师的话比“圣旨”还厉害。的确,在孩子的心目中,老师充当的不仅仅是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更应该是个示范者,老师应该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因为孩子常常视老师为他们心目中的“偶像”。为了激发每个孩子的上进心,我每天轮流让小朋友当“小老师”,让他们每个人都有在其他小朋友面前表现的机会。这样  相似文献   

10.
高汉武 《阅读》2015,(Z3):22
就像平静的湖面落下一枚银币,突然的响声,惹得满教室的花朵晃动起来。靠窗那排坐在最后的同学,弄碎了一块小镜子。教室里低低地有了议论:“臭美!扮啥酷呀!”“上课怎么能照镜子?”“活该受批评。”“看老师怎么办?”老师没有言语,他有意无意地听着同学的每一句议论。这些女孩子呀,全十五六岁年龄,  相似文献   

11.
杨树亚 《阅读》2008,(4):15-16
学习完《赶海》一文,杨老师让同学们写下自己的阅读感言。有的同学写道:“赶海真是太有趣了!真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去赶一次海!”有的同学写道:“等我去赶海的时候,我一定也去捉一只‘武将’。”还有—位同学兴奋地说:“我准备跟妈妈学唱《大海啊,故乡》这支歌!”  相似文献   

12.
厚康 《阅读》2006,(11):16-16
老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个学期刚刚学过的《“你必须反这条鱼放掉”》《狼和鹿》《放飞蜻蜓》等课吗?它们都是告诉我们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明天,我们要继续学习一篇与动物有关的章《珍珠鸟》,请大家回家预习。  相似文献   

13.
杨树亚 《阅读》2006,(5):17-19
许多同学喜欢冰心奶奶,更喜欢阅读冰心奶奶的章。因为她的章字里行间常常流淌着对少年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南化四小五(1)班的同学在学习冰心奶奶的《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时。对课中“对,就是开得旺!”这句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家围绕句中“旺”这个字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讨论后语课代表把大家对“旺”的理解以及困惑进行了整理,老师还对同学们的讨论作了点评。让我们看看吧。  相似文献   

14.
特殊的礼物     
吴其萱 《阅读》2011,(11):28-29
一天上语文课.杨老师提着一个黑黑的袋子走了进来.笑眯眯地说:“同学们.今天我要送给你们一个特殊的礼物。”“礼物?”我们都瞪大了眼睛,伸长了脖子。“什么礼物?”  相似文献   

15.
妈妈减肥记     
我把信放在桌子上。静静地等着妈妈回来。妈妈回来了,她看了道歉信“扑哧”一笑.笑得那样甜。她故意咳嗽了几声捏着嗓子说:“小皇帝.过来向我请安……”  相似文献   

16.
《阅读》2014,(5):4-5
小时候的我特别喜欢读书,因为喜欢读书.我成了我们家有名的书呆子。 我读家里那个旧式书柜里花花绿绿的旧报纸,读从同学家借到的古色古香的线装《西游记》《红楼梦》,读一摞又一摞的连环画,读从简陋的教室里拿到的,老师放到书架上的每一张报纸,每一本书刊。书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以至于有一次姐姐说出了一句:“你看到书比看到窝窝头还要亲!”  相似文献   

17.
感恩     
祁伊宁 《阅读》2008,(7):42-43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清风阵阵,耳边又传来这首催人泪下的歌。有人曾向蓝天呼唤:“谢谢你,给了我新鲜的空气”,有人曾向老师诉说:“谢谢你,多年来不厌其烦地教我知识”;有人曾向奥运健儿呼喊:“谢谢你,为我们中国迎来了荣誉”。而此时此刻的我,最想向养育我多年的母亲道一声:“谢谢!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创造性素质,我以为它是各项素质教育的核心。因为创造力的培养能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增强,个性特长的发展,故而达到人格的完善。语文教学把培养创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是十分重要的。一、民正“主导”与“主体”的位宜残梦龙先生80年代初在“语文导读法”中就明确指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可是时至今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还常能见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在台上口干舌燥,谆谆讲解;学生在下面心不在焉、联怄欲睡,根本不领老师的情。问及教师,教师常常埋怨学生太笨老师都讲过学生就是学不会,问及学…  相似文献   

19.
Wreck-It Ralph     
伊洛 《阅读》2012,(11):46-46
剧情简介: 拉尔夫(Ralph)是80年代早期街机游戏Fix—It Felix Jr.中的反派人物。30年来,他一直在做着“破坏王”的工作。厌倦了反面角色的Ralph渴望改变自己,做个好人。于是.Ralph逃离了自己的游戏,潜入到现代电玩游戏中。  相似文献   

20.
今天,张老师一脸神秘的样子,我们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语文课上,他终于把“秘密”透露出来,在黑板上写下了4个大字——“角色体验”。咦,这是啥意思呢?我左思右想,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时,张老师不急不慢地说道:“今天我们来一个‘角色体验’,哪两位同学愿意来试试?”大家听了都很兴奋,迫不及待地想体验一番。老师请了两位男同学。他俩都为自己成为“幸运儿”而激动不已呢。不过,他们并没高兴多久,因为要体验的角色是“独臂人”。一下子,他们俩又成了两只泄气的皮球。“现在,请你们用一只手把外衣脱掉再穿上。”老师发话了。他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