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政治生活领域,民主、平等、自由是人们永恒的话题,三者是密不可分的.自由是民主的基础,平等是自由的条件,民主是建立在平等的自由基础之上的.本文通过对民主、自由、平等三者概念的界定,强调了自由、平等的实现在民主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即要实现民主,就必须坚持自由与平等;离开了自由与平等,就无法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民主.  相似文献   

2.
自古以来,中国教育中“师遭尊严”的传统长期统治着人们对教师、学生的地位定位.教师与学生长期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清末民初,倡导“教师中心”的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引进,使这样一种观念更加牢固了,并一直影响到现在.而在当前这样一种提倡民主、平等和呼唤个性的时代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已势在必行.在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主体性的提升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中国语境中民主的词义随着社会政治局势的变化发生了较大改变,其含义包括政治平等和经济平等。当下的中国,民主建设的目标是可控的有序的民主,是群众路线的法律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4.
反思教育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解教育民主首先应对民主作全面的认识.民主强调平等但并不主张平均,强调个人自主但并不允许自我中心,民主是一种公共生活的程序,而不是最终目标.教育民主的依据是人的自由特性和社会观念的多元化;自由的实现离不开教育.教育民主的根本属性是教育性,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师生平等是知识、真理面前的平等,学生的自主应是培养中和指导下的自主,课堂参与也必须考虑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理解和实践教育民主不能简单移植政治民主的概念和做法.  相似文献   

5.
民主平等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强调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并不是要完全破除教师的权威,也不是要降低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倡导师生间的对话和理解,而唯有通过师生间的对话和理解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的开创者。孙中山认为,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欧美社会崇尚个人自由的民主政治不符合中国国情。这种本质上是少数人掌权的民主政治,必然带来贫富分化与政府无能。国家自由优先于个人自由,起点平等与结果平等并重才是真平等,建立人民有权、政府有能的良善政治,是孙中山在哲学层面审视、反思中国问题与独特道路的理论成果。中国现代化的目标还没有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孙中山关于自由、平等与良善政治的看法,对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剖析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的科学内涵,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任务,并对实现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的现实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论教育民主的有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民主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教育民主源于对教育的平等和公平的追求.它包括教育平等和教育-公平两方面.教育民主的有限性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存在.教育民主的有限性指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教育平等和教育公平的实现局限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和程度,主要表现在教育差距、教育歧视、教育特权和教育约束等方面.教育民主的有限性根源于因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所造成的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和教育过程本身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9.
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之一。平等和自由是民主的本质,没有平等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平等意识作为现实平等的反映,对于民主社会建设具有前提性意义。文章试图从发生学角度分析历史和现实不平等意识的形成,并基于此提出了培育平等意识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平等原则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原则,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法律地位上享有的相等的待遇,泛指地位相等.平等是天赋不可剥夺的人权,遭受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和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奴役的中国人民对平等的追求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中国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中国人民为实现平等而不屈抗争的历史.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揭开了中国人民为追求平等而抗争的序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和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既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平等,也摆脱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奴役,实现了国家前所未有的独立,从此民主、平等思想渗透到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现行高三政治常识教材在多方面凸现了平等的原则,其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三十年来,中国发表的有关民主的著述不少,但其中绝大多数都属于"处方"式的工作.这些著述的作者大多对西方民主的具体运作机制及存在条件不甚了了,许多人也没有足够丰富的西方生活经历,但都把西方在20世纪的强盛和发展看作是民主的成果,并把中国社会在不同时期存在的各种问题看作缺乏民主的表现."只有民主才能实现中国的经济发展","只有民主才能消除官员腐败","只有民主才能解决社会收入不平等","只有民主才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只有民主才能解决公共卫生和食品危机",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在这种思维方式下,"民主是个好东西"似乎成了一个不容争辩的铁理.  相似文献   

12.
自治与权利平等是民主的基本属性。作为政治制度的民主,赋予公民平等的权利,信任公民的自治能力。民主的属性决定了民主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公民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促使人成为自由、平等的人。民主的属性与价值追求决定了民主教育需要遵循自由原则、平等原则和教育与生活相统一原则。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应是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关系,应当是一种民主、平等、互敬互爱、和谐亲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十年来我国师生关系观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晓枫 《教育学报》2007,3(5):13-19
近十年来我国对师生关系的研究,观点多样,主要有:师生应是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这是占主要地位的观点;教师主导下的民主、平等关系;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师生之间不应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师生之间是平等而又不对等的关系;师生关系是主导与主动的关系等。这些观点从不同视角对师生关系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论述,超越了师生主客体的二元对立范畴,顺应了时代潮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但有生搬硬套西方哲学理论的趋向,对中国传统师生关系思想重视不够,一些观点有片面性,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也还有待加强。我们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民主平等的和谐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5.
自古以来,中国教育中"师道尊严"的传统长期统治着人们对教师、学生的地位定位。教师与学生长期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清末民初,倡导"教师中心"的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引进,使这样一种观念更加牢固了,并一直影响到现在。而在当前这样一种提倡民主、平等和呼唤个性的时代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已势在必行。在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主体性的提升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1.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体现在和谐的语气,亲切的教态.……反映了教育者的教育思想。民主的前提是平等,平等体现于互相尊重。因此尊重学生是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的基本保障。尊重学生就是眼里有学生,心中有学生。学生  相似文献   

17.
"自由"、"平等"、"民主"是资本主义社会所奉行的基本价值理念,所谓"自由民主制度"便是由这些理念所规范的制度体系和组织机构.由于自由民主对资本逻辑的深层依附关系,自由民主制度在当代世界陷入了普遍的困境.自由民主悖论的实质在于:资本逻辑催生出形式意义上的自由、平等和民主,但同时又促使它们不断地走向自身的反面,走向实质意义上的不自由、不平等和不民主.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来看,自由民主的理念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实现自由、平等和民主,正是因为它本身就扎根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从而无法超越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和限制."自由民主"本身就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一个环节.资本逻辑催生出自由、平等和民主的基本理念与制度体系,同时又将它们推入深刻悖论之中.  相似文献   

18.
平等是政治合法性的首要价值,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平等思想辨析和对平等实践推进的价值凸显。就当下中国来讲,有关中国共产党平等思想的研究是澄清理论是非的客观需求,平等精神的弘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平等观念的确立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平等理应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概念。  相似文献   

19.
卢梭是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法国著名政治思想家。"公意"思想是卢梭政治学说的核心内容,这一思想中的民主、平等、自由理论对当代中国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当代中国最大的"公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是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平等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自由是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0.
教学民主是把民主精神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民主化的实施策略包括:建立人格平等的师生关系,把求知的权力交给学生,建立平等互动的机制,实施"开放性"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