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慧 《生活教育》2015,(4):69-70
一次集体备课活动中,我选上的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会看病》。经过一番细心的琢磨和认真的思考,我的设计初步成形了:课前,要求学生充分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把文章读通顺。课中,先理出文线:看病前——看病时——看病后。再从"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这句话切入,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锻炼他?我又经受了怎样的磨炼?让学生扣住文中描写母亲的语言和心理的句子认真、仔细、深入地感悟、  相似文献   

2.
新学期伊始,备课组长俞老师安排我上一节组内课。我选定的课文是人教版四年级(上)《爬山虎的脚》。初读这篇课文时,感觉作者文笔优美,观察角度独特、新颖。如何让学生也能够感觉到作者用词的讲究、观察的细致?  相似文献   

3.
"教材只是个例子",如何让学生通过学习一篇课文继而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同类问题,需要教师反复研读教材,深入发掘这篇课文独一无二的价值,即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问题。主问题可以是对课文内容的提炼,也可以是对作者写作方法的聚焦。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课文写了什么,还要知道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了推进"学讲"课堂,我校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虽是独立备课,我和同事对《夹竹桃》一课进行了大同小异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摸索出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谨此罗列,以求抛砖引玉,互相交流。一、朗读法在历史课中尝试着让学生朗读课文,是笔者在一次没有充分备课,为了赢得备课时间,不得已采取的补救办法。学生读完了课文,我也备完了课。然而,那节课的效果出奇的好,而且课堂气氛十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教学了《螳螂捕蝉》一课,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的聪明和智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抓住了课文中的一些文本细节,引领学生充分地读,深入地解读文本,从而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韩智景 《辅导员》2014,(14):60-61
语文教师韩智景执教展示课 展示课虽然结束了,但备课、磨课直至公开课上的点点滴滴依然回荡在我的脑海中,促我深思。思考1:如何“让儿童站在课堂中央” “让儿童站在课堂中央”,这是偶然间看到的一句话,我特别喜欢,因为它体现了新课程下学生才是主体的教育理念。为此在这次备课、磨课的过程中,我也在一直思索着如何在这节课上凸显“让儿童站在最中央”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7.
肖湘 《辽宁教育》2002,(5):38-38
这节课,我讲《宋定伯捉鬼》。在品读课文后,同学们开始讨论课文的内容。有的说:“宋定伯胆大,碰到鬼都不怕,而且机智勇敢地捉住了鬼,是一个令人佩服的少年英雄。”我颔首,以示肯定。有的说:“鬼在人们心目中,是邪恶的化身。这篇文章寄寓着人能战胜邪恶的思想。”我微笑,充满自信,学生的回答都在我备课的预料之中。“我不同意他们的看法”。一个男生憋红了脸,站起来说:“人群人中有好人、坏人之分,论理鬼中也应如此。文中写鬼与宋定伯同行,这个鬼既没有张开青面獠牙的面孔吓唬他,也没有欺负他的行为,更没有丝毫加害于他的举…  相似文献   

8.
爱你有理由     
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需上一节展示课给家长看,经过商讨,我选定了《临死前的严监生》这篇课文。经过精心的备课、磨课,最终的呈现"家长100%满意"(学校调查问卷的结果)。我欣喜若狂,第一时间把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9.
这学期,为了更好地集中研讨一些问题,教研组要求校教研课采用"同课异构"的方法,同一年级段的老师同上一篇课文,分别自主备课。教研组长安排我们五年级教研课的课文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定下这篇课文后,同办公室的老师颇有微词:这样的课文太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信息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网络备课,在短时间内可以解决文本资料、文本教学设计、文本教学理念等诸多问题。下面以《推敲》一课为例,为了上好《推敲》这一课,我把《推敲》这一课的教学设计稿放在了凤凰语文网上,期望得到各位教师的帮助与指导。在网络上各位网友、教师、专家对我的教学设计热切关注并建言献策,让我备感欣慰与激动。总的说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一、案例背景 今年,我校进行了有效教学的研讨活动,其中有三节语文研讨课,我执教其中的一节.打开教材进行多次筛选,最后确定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的《人物描写一组》.这篇课文包括《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三个片段.这组课文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者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经过精心备课和不断改进,我进行了如下教学.  相似文献   

12.
在自读课上.如何让学生真正“自读”并且能读进去.同时还要提高读、写、听、说能力.是我一直在思考、探索的问题。 在初三学段我尝试着让学生自己钻研课文.自己讲课的方法.达到了上述目的,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具体做法是:组织备课小组(注意好、中、差生搭配组合),集体备课,练讲。然后选出代表上台正式讲课。每组负责一课.最后评出最佳讲课组,再讲一节示范课。  相似文献   

13.
首先,从课前准备入手。每当上新课,我首先备教材。备教材不是简单地查阅教学参考书或是看他人的教案,而是自行先把课文浏览一遍,确定课文的重点、难点是什么,对课文有自己整体的把握。再对照教学参考书上的重点、难点修正自己的备课思路;参考他人的教案,把别人的教学设计思路和自己的备课思路作一个对比,然后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面,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14.
这学期,为了更好地集中研讨一些问题,教研组要求校教研课采用“同课异构”的方法,同一年级段的老师同上一篇课文,分别自主备课。教研组长安排我们五年级教研课的课文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1,完全放手让学生先学,有目的,巧妙地设计安排问题。学习一篇新的文章,课上我不做任何的解释和说明,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课前我认真备课。深入思考,将课文中的主要知识点,重点,难点,德育点等方面编排设计成问题,写到小黑板上,让学生通读全文,研究,讨论,查阅资料得出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6.
磨课历程 一、备课——千呼万唤始出来《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的课文。为了更好地把握课文的内容,我首先在网上浏览了很多相关资料,体会了第六届阅读教学研讨会上温儒敏教授、崔峦理事长的报告精神……然后围绕“文包诗体裁的文章什么是主要的?是文还是诗?这类文章,应该怎么教?教文还是教诗?它们的联系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正>教材保留了很多老课文,叶圣陶先生的《小小的船》就是其中之一。这首儿歌自创作之日起,一直为小学生所诵读,成为几代人收藏的经典。作为一年级的第一个课文单元,也是教材出现的第一首儿童诗,教师到底应该从哪里入手进行教学呢?为了让自己教得更明白,我问了自己三个问题。一、为什么教?为什么一首简简单单的小诗能经久不衰呢?在2022年版课标和统编教材的背景下读这篇老课文,它有什么魅力呢?备课前,  相似文献   

18.
《母亲的恩情》是我参加江苏省仪征市第二届"真州春耘"课堂教学竞赛的课文。这一课的教学历经"三教",使我在一次次的自我改变中成长。一教:目标偏离教不好《母亲的恩情》(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一篇"文包诗"课文。课文语言朴实,意境纯美,不管是"文"还是"诗",都洋溢着母爱的光辉和游子的感恩之情。备课伊始,我深深地  相似文献   

19.
上学期我参加了骨干教师的教学探讨活动,执教"Stone Age People"一课,后又在"现代与经典"观摩课上执教本课,算起来这节课前后备课、试上共六次,每次上完都能从中发现问题所在。俗话说,功在课前,效在课上。为了追求高效的课堂,我在一次次课后反思中前行。概括起来,本节课让我纠结的地方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本节课的开头导入,另一个是本故事的呈现方  相似文献   

20.
因工作的关系,我听了一部份中学语文教师所教的语文课,有几点粗浅的体会。一、教材要熟,熟能生巧作为一个教师,在教课之前,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内容,这是教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语文教学同样如此。我在听语文课的过程中发现,凡是语文课教学效果显著的,都具备了这个共同的条件。我市三中有一位语文教师,在长期教学工作中体验到,要让学生了然于心的东西,教者必先了然于心。因此,他备课严肃认真,往往是教一堂课,就得花几倍的时间去备课。他在备《义理、考据和辞章》这篇课文时,不仅对课文的教学目的、内容、方法、难点、重点以及如何联系学生作文实际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