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9 毫秒
1.
创新是培养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核心。开展创新教育是中学生物教学及改革的客观要求,是培养本学科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才的现实要求。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努力探索,想尽一切方法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时空,用教师“教”的创新火种去点燃学生“学”的创新火焰,使生物课成为孕育学生创新思维的乐园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2.
进行数学创新教育,当务之急是更新传统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等,要明确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创新,学会做人,成为创造性人才。教师的天职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把传授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意识结合起来,把教学过程作为创新活动来启迪学生创新意识。培植创新机会。  相似文献   

3.
田艳华 《陕西教育》2005,(7):20-21,24
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的任务,美术教育也责无旁贷。国画大师齐白石曾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告诫后学者要善学、善变,这种“学”、“变”的过程就是一种创新的过程。作为一位小学美术教师,在努力传播美术文化的同时,更应注意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新的形势,需要新的理念,教学中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以“培养创新综合能力人才为主”的教育目的,改进教法,改革现有教学管理体制,加强“产、教、学、研”相结合,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5.
陈德维 《小学生》2010,(7):49-4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下面结合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要想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只有不断地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做到与时俱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是培养...  相似文献   

7.
邱文武 《小学生》2011,(4):54-5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薪意识呢?下面结合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相对来说,知识是有限的,而人的想象力却是无限的,教师的作用是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充分发挥潜能的机会,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我会学”的飞跃,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干创新的品质和个性。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我们美术教学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程艳 《山东教育》2002,(16):43-44
一、放手教学,鼓励创新在教学中,我们重视“学”、“思”、“乐”、“创”的结合,重点突出“学”,实现“学”的三个转变,即让学生从“学会”转向“会学”,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把教师的“教案”转变为“学案”,突现一个“创”字,把教室变为学生创新的场地,让教室的墙壁成为学生创新成果的展示墙。如在教学《月亮湾》这篇课文之后,我让学生盖上书中的图,自己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画。学生根据“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这句话,在本上画了一个小村子,村子的前面画了一条小河。在学生画时,教师要求学生专心、认真…  相似文献   

10.
张永红 《教育导刊》2004,(7):42-43,52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之一。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缺陷,教师习惯于扮演传授者的角色,教学过程趋于程式化、模式化,学生创造的火花得不到呵护.甚至被无情地扑灭。其实,小学生的创造欲、创造力是惊人的,就好比琴弦需要拨动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培养创造型人才。应当给予学生创新机会,挖掘创新因素,激发创新情感,培养创新思维,引导创新行为,使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再到“会创造”的跨越。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育历经多年改革,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困难依然存在,步履依然艰难,对于广大语文教师来说,如何使语文摆脱高付出低收效的困境,培养造就一大批能适应现代知识经济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乃是永恒之追求。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提高语文教学效能之前提。语文的教学目标是要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现代化建设人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首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逐步扭转语文教学低效的窘迫局面。其主要做法是:1、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变被动为主动。现代教育学告诉我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效能,并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审视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依然是一只粉笔“扫天下”,“填鸭”、“灌装”风不减;中考、高考“紧箍咒”在师生的头上越“念”越紧;用所谓“标准化”的简单选择方法,取代了复杂的人脑思维方式,犹如“把有血有肉的语文教学当死尸来解剖”。此种教学思想及方法严重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的三大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在过去的教学中,政治课多是“照本宣科”“灌输式”教学,学生只是听一听,记一记,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充分发挥。由于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课堂效率不高是不言而喻的。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能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对此,我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是综合性和全面性的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渊博的学识,更要具备独立接受新信息、处理新信息的创新能力。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是实施创造性教学,而创造性教学的实现方法是把教学生“学会”转变为“会学”。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嚣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浅谈高职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师生的情感融洽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动力,以情感培养兴趣合理利用情感为教学服务,使教学目标在愉快的氛围中得以实现,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质疑情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立足教材,精心设计教案,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合作互动,拓展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5.
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人才需要创新的教育。创新教育,就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它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即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更加要导之以“创”。它是要在全面优良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进出智慧的火花。从这种意义上讲,创新教育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意义深远的教育思想。语文要加强创新素质教育,首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当今,从信息社会的角度看课堂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掌握、分析、运用、传递信息的综合能力。为了使学生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我认为语文教学中应进行下述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新世纪的召唤,创新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新的挑战。学生学习要创新。教师教学也要创新。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更是我们教师的神圣职责。中学英语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课本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思维体操”的目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学科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中学英语教学要体现“以学生和谐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激发学生思维、发挥潜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21世纪高素质的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17.
夏坤学 《广西教育》2007,(11B):22-22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首先更新教学观念,从传统应试教育的圈子里跳出来,具备明晰而深刻的创新教学理念。新课改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新精神,把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上来,引导学生想学、会学、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先进的民族之林。”培养创新人才,已是时代赋予教师的历史重任。历史教学怎样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在教学中作了如下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9.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当今社会需要具有创造性的新型人才,因为只有创造性的新型人才,才能适应科技和经济大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创新的能力要用创新的教育来培养。在政治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在教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所以我认为教师教学的着眼点要放在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下面谈谈笔者个人对政治教学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最好的教育’就是培养创新人才。”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下面,就谈一下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1.质疑问难中培养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促使他们把在学习中遇到的不懂问题和不同见解提出来,学会“问”,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如在教“梯形认识与面积计算”时,先出示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