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陆明华 《收藏》2011,(3):20-25
昔年渡海西去,今日航空东归,90余件中国瓷器在欧洲大陆流转二三百年后重新回到中国,这是荷兰收藏家(Henk B.Nieuwenhuys)尼汉克先生的一个壮举,他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一批明清景德镇瓷器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此举令人钦佩和赞叹。这批瓷器均是贸易瓷,绝大多数是青花器,其中有一部分是中国国内收藏中不多见的物品。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6,(21)
正20世纪70年代,故宫博物院向耀州窑博物馆调拨了一批明清景德镇官窑瓷器,这些瓷器原属清官旧藏,是研究明清景德镇瓷器的重要资料。现择其有代表性的做一简介。颜色釉瓷颜色釉瓷器有黄釉、矾红釉、回青釉、厂官釉等。明正德黄釉盘(图1)口径17.4厘米。撇口,浅弧腹,大圈足,造型规整大方。内外均施黄色釉,足底施白釉,釉面光洁温润,尊贵典雅。胎质细腻。外底青花双圈内双行"大  相似文献   

3.
林明杰 《收藏》2006,(2):63-63
现年80岁的英国著名收藏家麦克尔&;#183;巴特勒爵士,2005年12月1日与上海博馆合作举办“17世纪景德镇瓷器特展”。他以自己收藏的一件康熙五彩瓷器中的西厢记图案命名这个展览——“惊艳”。  相似文献   

4.
方竟成 《收藏》2012,(5):69-73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景德镇的发展要以陶瓷为主的战略一直是景德镇的立市之本。近年来,景德镇瓷业更是得到突破性发展,以市中心广场为轴,景德镇瓷器馆、龙珠阁、御窑博物馆、陶瓷研究所以及陶瓷大世界、国贸陶瓷市场、华阳商贸市场鳞次栉比,形成了景德镇的独特风景。新近建设的浙江路、大师汇,  相似文献   

5.
赵凡奇 《收藏界》2014,(10):39-48
《西厢记》以其曲折而美满的结局,优美而诙谐的唱词,成为明清景德镇瓷器常用的装饰题材。山西博物院馆藏的一件五彩《西厢记))故事碗(图l、2、3),形体硕大,情节全面,精描细画,五彩缤纷,堪称《西厢记》故事题材瓷器中的精品。该碗撇口,深腹,圈足,底书青花“制”字方款。口沿内锦地上有四个海棠形开光,开光内绘杂宝,外壁绘五彩(《西厢记》故事。  相似文献   

6.
周公太 《收藏》2008,(3):81-83
常熟博物馆藏明清官窑瓷器达百余件,今择其中6件绘画瓷作一赏析。  相似文献   

7.
尹青兰 《收藏》2008,(1):68-71
自唐代开始,中国瓷器以新兴商品的形式进入国际市场,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对中外文化的交流做出了贡献。宋元时期,景德镇瓷器外销至日本、朝鲜、印度、菲律宾、印尼等东南亚及西亚各国。甚至到达非洲东海岸。中国瓷器输入欧洲则较晚。15、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逐渐解体,西欧进入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  相似文献   

8.
清道光御用瓷与慎德堂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晴 《收藏》2011,(10):68-75
道光时期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清王朝已在衰落,国家日趋贫弱,危机四伏,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景德镇官窑瓷器的生产也日趋萎缩,因此道光时期的制品除延续传统造型外,创新产品已很难看到。而属道光皇帝御用的瓷器中,最能代表当时制瓷水平的当属署有慎德堂款的瓷器精品。  相似文献   

9.
御窑厂是明清两代为供应宫廷所需瓷器而设的机构,明洪武年间始设于江西景德镇。明代一般由宦官充任督陶官,清初由工部、内务府派员,或由江西巡抚主管。乾隆以后,以榷九江关使管理,并以饶州同知、景德镇巡检司监造督运,遂成定制,所产瓷器称"官窑器"。在同治以前,御窑厂画师的作品几乎全部是程式化的作品,瓷器上除了皇帝的年号款外,作者资料微  相似文献   

10.
邵玉兰 《收藏》2011,(6):78-81
青花五彩是明清时期著名的彩绘瓷品种之一,由宋金红绿彩瓷发展而来。青花五彩为宣德时期创烧,嘉靖、万历时期盛行,到清康熙时期,五彩瓷器的烧造达到顶峰。青花五彩是在已高温烧成的青花瓷器上,用釉下青花与多种金属为着色剂的釉上彩料绘制图案花纹.  相似文献   

11.
杨俊艳 《收藏》2013,(1):60-65
酱色釉早在商代晚期就已出现,但真正成熟则是在东汉晚期。宋代是酱釉瓷器发展的黄金时期,南北各地瓷窑普遍烧造,并以北方的耀州窑、定窑和当阳峪窑为杰出代表。清代是酱釉瓷器发展的巅峰时期,并因皇帝的青睐而成为景德镇御窑厂专门生产的仿卉釉色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2.
张少华 《收藏》2015,(5):91-95
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的古代御窑厂是14~19世纪生产宫廷御用瓷器的最重要的中心区域,其明清官窑产品代表了当时中国瓷器生产的最高水平,确立了景德镇在当时作为中国乃至世界制瓷手工业中心的无可取代的地位。御窑厂的考古研究向来是古陶瓷研究的重要课题,备受学界和民众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11,(7):152-152
珐琅彩瓷是清代宫廷御用的一种彩绘瓷器,根据清宫档案记载:在康熙皇帝授意下,宫廷造办处将铜胎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而创新的瓷器新品。珐琅彩瓷所需的白胎由景德镇御窑厂特制,在宫廷造办处由如意馆设计图样.  相似文献   

14.
李辉柄 《收藏》2010,(5):22-28
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明清时期以江西景德镇为全国烧瓷中心的格局已经形成,景德镇出现了“官”窑“民”窑并存的大发展时期。“空白期”指明宣德以后的正统、景泰、天顺三朝(1436~1464年,以下简称三朝)的瓷器。由于没有发现其中任何一朝带官窑年款的瓷器存世,因而提出“空白期”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黄诚 《收藏》2020,(4):74-76
清代,尤其是康雍乾时期,随着满清政权统治稳定,封建社会经济不断繁荣,景德镇的制瓷业也取得了空前发展。这一时期的瓷业烧造,无论生产规模,还是工艺水平,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溧阳市博物馆系江苏省溧阳市内综合性博物馆,馆藏诸多文物中亦有相当数量的明清瓷器,其中所藏官窑瓷器主要以清宫日用瓷器为主,来源为南京博物院拨交。笔者撷取本馆部分清代官窑瓷器作以赏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杨俊艳 《收藏》2013,(9):82-91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新纪元,景德镇瓷器装饰艺术出现了崭新的内容。本文择选北京艺术博物馆与景德镇陶瓷馆合办的“卅年回眸——景德镇1949~1980年陶瓷艺术展”代表作品,对其展现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与赏析。  相似文献   

17.
刘昕 《收藏》2013,(3):70-73
在民国不足38年的时间里,瓷业生产仍然以景德镇为代表生产出了不少瓷器精品以及不同风格的优秀瓷器,工艺有传承,有融汇,更有创新。特别是日常生活瓷的彩绘创新,给古老的制瓷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以程大有为代表的一代艺人,在粉彩施画方法上创造了刷花瓷艺的辉煌。同属粉彩的民国"新彩瓷"耀人眼目,而新彩瓷里的刷花瓷更是民国瓷中争奇斗艳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8.
刘昕 《收藏》2013,(5):70-73
在民国不足38年的时间里,瓷业生产仍然以景德镇为代表生产出了不少瓷器精品以及不同风格的优秀瓷器,工艺有传承,有融汇,更有创新。特别是日常生活瓷的彩绘创新,给古老的制瓷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以程大有为代表的一代艺人,在粉彩施画方法上创造了刷花瓷艺的辉煌。同属粉彩的民国"新彩瓷"耀人眼目,而新彩瓷里的刷花瓷更是民国瓷中争奇斗艳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9.
御窑之宠     
江建新 《中国收藏》2018,(10):58-65
虽说明清两代总体上看是世俗的时代,于瓷器制作上从装饰手法到图案都更贴近生活,但从景德镇御窑出土的单色釉瓷器规模、种类等来看,高冷的单色釉依然不乏追捧者。况且出土的大量碎片皆为当时的淘汰器物,从中也能看出当时对单色釉瓷器品质的极高要求。处在世俗的时代,它仍能成就一时风尚。  相似文献   

20.
杨静荣 《收藏》2007,(11):46-52
元代景德镇制瓷业异军突起,迅速发展,至明清两代该镇更成为全国制瓷中心,并役有御窑厂专烧宫廷御用瓷器。青花、彩瓷、颜色釉是元、明、清时期景德镇制瓷业的三大主流产品,其中尤以颜色釉瓷器深受宫廷厚爱,许多品种甚至为皇家所垄断,渗透着浓郁的封建社会等级观念,愈显其华丽富贵。与青花、彩瓷相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