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学科技园通过搭建实践平台,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基地,辅助高校为国家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管理人才,促进国家经济发展。通过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案例分析表明,大学科技园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其途径主要包括教育、激励与政策保障等,大学科技园应积极促进园内企业创新创业人才与大学科研专家的深入交流与合作,在管理中建立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创业人才的创造性,发挥政府在人才培养、吸引、使用上的引导作用,优化环境,形成有利于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和脱颖而出的政策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大学科技园是以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大学为依托,将大学的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与其他社会优势资源相结合,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提供支撑的平台和服务的机构。目前,大学科技园服务模式还存在服务体系不完善、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大学科技园应从提升服务层级、健全服务体系、优化服务结构等方面,优化大学科技园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3.
大学科技园承载着高校实践育人的使命和责任,在高校创业教育和创新实践中的角色、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学科技园结合自身发展特色,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积极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不断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有利于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双创"工作的开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大学科技园发展过程中,美英日等国的大学科技园在创新创业理念氛围、政策激励机制、课程体系开发、中介服务机构培育、投融资创业环境等方面形成了完整体系,促进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和提高了创新创业人才综合素质。认真总结借鉴美英日等国家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对推动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对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推动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重要策源地、承载地,上海国家大学科技园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及时破解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空间布局不合理、发展特色不突出、服务能级和管理水平不够、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采取有效应对策略,将大学科技园打造成为各类创新要素汇聚、融合、聚变的大平台,更好服务区域发展和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6.
大学科技园作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和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平台,对高校综合实力的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传统体制机制和思维理念等因素的制约,高校部门及工作人员对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和运作管理还存在很多偏差和误区,不能很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要求。因此,对新常态下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要进行公司化、企业化经营管理,充分发挥高校现有资源优势,突出其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校科技》2019,(Z1):92-94
佐治亚理工学院是美国著名公立研究型理工学院,排名位居世界前列。其大学科技园——科技广场,承担创业孵化、科技创新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功能。佐治亚理工学院和大学科技园存在互利共生关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结论启示我们:一流大学和一流大学科技园互利共生;建设一流大学科技园是迈向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为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一流大学科技园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大学科技园是高等院校技术成果的转化平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地、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园及产学研结合的示范区。对高校来说,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和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对东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证分析,指出要大力开展大学生创业创新活动,发挥科技园与大学生创业的联动机制,从而建构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自1999 年开始进行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试点工作以来,大学科技园已成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完备的基础设施、专业化的服务机制、丰富的高素质人才、完善的资本运作机制、政府政策法规的支持与引导、大学的办学理念与激励措施、人力资本的制度安排、高效的大学科技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是国内外大学科技园建设成功的主要因素.研究总结这些经验,对于新形势下促进大学科技园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关于大学理念的争论———是“象牙塔”,还是为社会服务,一直未有定论。滑铁卢大学的创新实践给出了很好的回答。在处理大学与社会关系上,其体验式教学、创新孵化平台、合作教育、科技园、对外服务的成功,给了我国大学以启示:以创新为灵魂,坚持全面持久的创新;坚持自身主体地位,积极开展跨界合作;以创业为追求,培育创业文化。  相似文献   

11.
近日,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出台了《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认定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就进一步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等园区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以大学或大学群的学科和科研实力为依托,充分利用大学的技术、设备、人才、环境等优势资源建立起来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国家大学科技园有别于其他类型科技园的特点在于,它不仅与大学的人力、物力、财力等优势资源进行了深度融合,进行技术创新和企业孵化,同时还肩负着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任,为培养对象提供真实场景的实践平台、基于问题研究的学习平台以及创业实践的体验平台。然而,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较晚,与国外科技园比较而言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我国特有的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也使得我国大学科技园与外国大学科技园存在必然不同的属性。与此同时,我国各类人才因其成长和教育环境的不同表现出与西方不同的特点。因此,深入研究作为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支撑主体的人才的培养方式,探讨如何培养出大批拔尖的创新创业人才,对于推动我国大学科技园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产学研结合的有效形式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科技园担负着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任。它不仅是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梦工厂,创业实践的试验田,更是大学生自主创业和成功创业的关键性平台。完善的创业平台是大学生创业强有力的支撑,对提高大学生创业存活率和成功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摘要:  相似文献   

14.
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利用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结合优势专业领域,与社会资源协同创新建设众创空间,为大学生创客和创新创业者提供新型集约化配套平台支持。通过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孵化链条,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工作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从商业模式、服务平台、孵化机制等方面对南京工业大学众创空间——南工劝业公社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创业实践的实施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双创”教育视域下,应用型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呈现区域服务定位、培养目标导向、复合型的教学实践设置、多维度的人才评价等特征,但在创新人才培育方面仍存在着创新创业理念模糊、师资结构单一、人才培养观念滞后、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推动应用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就必须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人才培养保障机制、产教融合创新服务等方面探索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程芳  高婵娟 《文教资料》2011,(33):222-223
大学科技园是大学科技人才创业和创业人才培养的孵化器。作者结合工作经验,对大学科技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这一问题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7.
襄阳市大学科技园举办单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将创新创业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设立校、院(部)、科技园三级创业指导服务机构,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进课堂、创新创业大赛进班级、创新创业活动进校园、创新创业实践进园区"的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立了通识课普及、专业课渗透、选修课聚焦、网络课拓展、创新小组实战、创业小组实训等完善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大学科技园运行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科技园的兴起 ,既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尤其是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园区经济催化下的产物 ,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大学构建创新创业体系的要求。大学科技园的创建 ,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功能的拓展与创新。它既是传统的教育和科研两大功能的拓展 ,赋予新的内涵 ;又是社会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发展 ,直接参与经济和创造财富 ;同时也是多种功能的整合和最具时代特征的表现。大学科技园的构建 ,关键在于营造一个能够激发创新思维、鼓励创业精神和有效地扶植创业成功的机制及其园区文化氛围。不论是政府还是大学自身…  相似文献   

19.
谈新形势下大学科技园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教育的实施和创业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时代赋予高校的又一重任,而大学科技园是大学科技人才创业和创业人才培养的孵化器。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的载体作用,构建多层次平台,增强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医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紧紧贴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求,紧紧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充分发挥医学高校人才优势在医疗体制改革和医药经济改革升级中的支撑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大学科技园作为政府扶持、高校主办的科技创业孵化机构,必然依托高校自身优势资源进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引进相关企业反哺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依托高校大学科技园,结合医学院校自身的优势专业,开展以创业项目为导向、实践教学基地等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课堂内外结合的医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