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少年来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一听到写作文就喊头痛。有的说没东西可写。有的说不懂怎样写,总之,提不起写作的兴趣,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平时积累的素材少,作文的方法没掌握好,训练不得法等。我认为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因此,本人就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浅谈个人的几点看法。这就是“生活作文观”,这一观念应体现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在作文教学中,我和许多同行一样感到有许多问题难以解决:学生生活面狭窄,孤陋寡闻;作文题材单调,老生常谈;批改效率低下,想让学生参与却难于操作;作文讲评泛泛而谈,学生印象淡漠。总之,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  相似文献   

3.
怎样才能改变小学生怕写作文、厌写作文的现状,使他们养成善于观察、乐于写作呢?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把作文命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注意培养学生作文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改变小学作文现状中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如今的学生大多不喜欢作文,怕写作文,究其原因,除了与学生的生活阅历、思想修养、知识储备有关,还与教师在作文指导中存在的一些弊病有关.有的老师作文指导过分强调仿写,难以触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想象;有的不按合乎规律的训练程序指导写作;还有些教师指导作文,不是启发引导,而是把自己的立意和构思和盘托出交给学生……这些往往会导致学生不喜欢作文,怕写作文.  相似文献   

5.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怕写作文,一听到写作文就喊头痛,有的说没东西可写,有的说不懂怎样写。究其原因,主要是平常积累的素材少、没掌握作文的方法以及训练不得法等。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更是一个重点。然而,很多学生都是谈作文而色变。写作文时,有的学生冥思苦想了半天,头脑中还是一片空白,本子上还是只字未写;有的学生虽然思潮涌动,有千言万语想要表达,但是不知如何下笔,即使写出了作文也是语句不通,条理混乱。之所以会这样,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学生不善于积累。只要有丰富的积累,作文难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只有厚积薄发,写作文时才会滔滔不绝,游刃有余。让学生学会积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7.
李娟 《陕西教育》2006,(1):94-94
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引用学生的话就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其实这两点正是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使学生下笔有神,乐写、善写作文呢?笔者认为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作文指导实践常常面临两种困境:一是学生有东西写不出,二是没有东西硬要写,以致学生害怕作文。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是当前的大多数作文教学关注的仅仅是写作活动结果,学生写作文是为了应付老师和考试,语文教师也多只是按考试的标准对学生作文进行评判、批改。作文之前对审题、立意作些指导,而后便让学生写作,似乎成了教师固定不变的作文教学程式。整个  相似文献   

9.
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作文存在心理障碍。有的一听到作文心里就发慌,甚至厌倦:有的冥思苦想,有无心下笔之感;也有的急于求成,草草了事。最后文章虽写成,但多半是奉命为之,为了应付交差,编写、硬写的不乏其人。凡此种种都说明学生是把作文作为一种苦事。学生形成这些心理障碍的根本原因不是不会写,而是觉得没什么可写。因此,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怎样为学生创设一个激发写作灵感的平台,让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就成值得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这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奉命而教”,学生“奉命而作”。结果呢?学生作文内容有的不真实,说假话;有的不具体,说空话;有的缺乏真情实感,说套话。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开展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作文课堂教学”的课题研究,将绚丽多彩的大自然景色、丰富多彩的火热生活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再现出来,引导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下来,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情感动机,培养学生说老实话、做诚实人、写真人真事的良好品质,让习作成为学生生命活动的需要,成为学生传情达意的工具,成为发展学生素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一提作文,学生便望而生畏,谈之色变。一听到写作文就喊头痛,有的说没东西可写,有的说不懂怎样写,有的说达不到要求的字数,总之提不起写作的兴趣。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平常积累的素材少,作文的方法没掌握好,训练不得法等。我认为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近几年来本人在教学中作了一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尝试,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一提到作文,许多学生胸中无点墨,又缺乏写作素材,因此便产生畏难情绪和厌倦心理。迫于无奈只得敷衍了事。这样,在他们的习作里反映出诸多的问题:记事作文选材老套,没有新意;写人的习作,对人物的刻画不细腻,不能很好地反映人物的特征;想像作文,想像力匮乏,甚至有些内容也不切合实际。久而久之,造成了孩子消极的作文心理,一看到”作文”二字就望而生畏。这个现状促使作为教者的我陷入沉思:怎样使学生从不会写作文、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变成愿意写作文、爱写作文、会写作文呢?在实践中,笔者采用了以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李晓东 《学语文》2005,(5):38-38
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文最大的障碍莫过于无内容可写。解决学生写作材料贫乏,成了作文教学的重要问题。活动型作文教学正是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4.
写作文可以从片段作文入手。学生写片段作文的能力提高了,写好作文就不难了。怎样训练片段作文呢?  相似文献   

15.
经过两年多的作文教改实验,我们认真研究了学生写作兴趣的来源以及作文指导、修改的方法。认为:学生写作兴趣源于对生活的热爱,作文指导课应以学生活动为主,作文评改应调动学生积极险,师评、学生白评、小组互评相结合,及时反馈信息,这样才能全面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具体来说,应从“三自”做起,培养学生做作文教学的主人:在活动中,自主地积累素材;在情境中,自然地投入写作;在评改中,自由地反馈信息。  相似文献   

16.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具有多种交际功能:概括事物意义,与人交流感情,影响教育他人,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创造新经验等。具备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方面。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其实这两点正是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使学生下笔有神,乐写、善写作文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7.
柴长保 《现代语文》2011,(5):133-13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每次作文总有部分学生"怕"字当头,叫苦连天,有的东拼西凑,有的甚至干脆照抄原作上交应付。症结何在?在于学生"底气"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于学生缺乏写作兴趣。要想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怕写作文、消极作文的困境中解脱出来,愿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文是自我思想、自我体验的交际工具,然而在教学中有部分学生害怕写作文,采取逃避、不交作文的做法,他们潜意识认为没什么东西可写。为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善于写作文。我在教学中的做法是:激发兴趣,带动写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学生写作文难,老师改作文难,到头来,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传统作文教学无论是老师命题、学生写,还是学生写、老师改,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欲改变现状,实施作文教改,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本文将就这个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陈芙亚 《考试周刊》2009,(40):74-75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一听到写作文就叫苦不迭,有的说没东西可写,有的说不懂怎样写,有的说达不到要求的字数。翻阅他们的作文,发现作文词汇贫乏,作文描述太粗疏,只会用一些笼统的概念进行大包抄,如“水果摊上品种繁多,五颜六色”,“厂房里一片忙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