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吴丽丽 《培训与研究》2007,24(12):16-18
《简.爱》的同名主人公简.爱与《蝴蝶梦》中的主人公吕蓓卡这两个形象,反映了崛起的女权主义从"女权"到"女性"的发展。简.爱在爱情婚姻和事业上都为争取平等权力而付出努力;而近百年后的吕蓓卡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意识非常强的女性,她充分认识到自己作为女性的特质,将男性排斥在女性世界之外,将男性作为女性的对立面来嘲弄。简爱与吕蓓卡的出现打击了几千年来男尊女卑的观念,反映了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简*爱与苔丝分别是<简*爱>与<德伯家的苔丝>的主人公.虽然二者都是文学史上的叛逆女性形象,但却有不同她们各自的社会地位、气质、个性不同;她们的反抗方式、力度不同;她们的结局不同;她们的生存、个性发展的背景不同;作者思想对她们的渗透不同.论文试图从这些方面探讨这两个艺术典型的不同魅力.  相似文献   

3.
<简·爱>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夏洛蒂·勃朗特采用了哥特传统,把现实内容与超现实的想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个父权制社会里为自立和平等而抗争的新女性简·爱.这部小说如此成功,更在于它超越了早期哥特传统,尤其是运用哥特手法描写心理活动.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来讨论<简·爱>的"哥特式"特征,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经典作品即主题和情节,恶棍英雄,意象.  相似文献   

4.
人生真谛     
*不同的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但事实真相只有一个。*谁都无法强求别人爱自己,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付出自己全部的爱。*建立信任可能需要几年时间,而毁掉它只需要一秒钟。*随着时间的流逝,诚实的人收获的成果会更多。*每个人都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很爱你的人也许从不会表达他对你的爱意。*使人成熟的是经历,而不是岁月。*不要一直沉湎于回顾过去和展望未来,唯一有用的就是把握现在。*不要总是和别人去比,应该挑战自我,不断进取。*一时的冲动也许会让你在懊悔中度过余生。*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你就会反被它控制。*在生活中,使用暴力会带来…  相似文献   

5.
19世纪英国女性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塑造了两个性格、命运决然不同的女主人公:简.爱与伯莎.梅森。简.爱追求独立与自我实现,最终被男权中心话语所控制,成为了"家里的天使"。伯莎.梅森勇于挑战男权中心话语,追求与男性平等的女性自我,却没逃脱被男权所迫害的命运,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简.爱与伯莎.梅森的抗争与无奈是女性同胞所共同承受的命运,她们都脱离不了不平等与男性的"他者"境况。  相似文献   

6.
孙一帆 《文教资料》2009,(32):96-98
极简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从美国开始兴起的一个艺术派系。极简主义设计不是简单或简陋的设计.而是去除一切不必要的装饰和技巧。以呈现出对象最接近本质的纯粹和精华。简约而不简单,背后包含着深层复杂的思考及精准的计算,以实现形式与功能、设计与素材、物质与精神的精确平衡。极简主义在某种程度上与东方哲学思想有共通之处。日本品牌“无印良品(MUJI)”就是一个融合东方哲学思想的当代极简主义的代表。本文从“无印良品”的设计案例出发.探讨当代极简主义的设计理念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引言 夏·勃朗特的《简·爱》中,有一个行为古怪、恐怖可怕的疯女人──伯莎·梅森。 长期以来,这个人物只被看作作者推动情节的一个工具,或者是所谓夏·勃朗特小说中哥特式小说因素的一个例证,因而受到或褒或贬的评价。疯女人本身的文化内涵,也只是在有些学者讨论简·爱形象时,被附带地指为一种疯狂与危险的载体,或是某种宗教力量或主人公内在行为准则的外现。直到女权主义运动兴起,疯女人的地位才有所上升,受到的关注也才日益增加。但是,正如有的评论者所说的,女权主义只是打开了通往疯女人住的阁楼的一扇窗户,而不是所有窗户…  相似文献   

8.
运用福科权利话语理论并结合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分析比较《简·爱》与《黄色墙纸》,解读作品中"疯女人"疯癫的现实意义.《简·爱》中"疯女人"伯莎·梅森是帮助简·爱实施其内心隐秘愿望的替身,《黄色墙纸》中疯癫的"我"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以女主人公的身份直接反抗男权统治."疯女人"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女作家们对处于男权中心话语中女性悲惨处境的初步认识,探索了在这个"他者"社会中女性的自我主体意识,遗憾的是她们始终没有突破男性自我的"他者"界定,她们的女性意识也是被迫建构在主体的机构之中,已经变成了文化经验的一个内在部分.但是"疯女人"小说毕竟为寻找女性自己的精神家园做了努力,也为后来者们指出了一条逃逸权威话语模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外对《简.爱》的女性主义研究如火如荼。然而,相关研究都没有将《简.爱》书名与女性主义联系起来,而该书名本身就是一个女子的全名,其内涵极其丰富,并对小说的主题意义重大,此外,小说作者的笔名也是独具匠心,值得研究。本文从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简.爱》书名及作者的笔名,结果表明《简.爱》的作者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和性别地位有清醒的意识,并旨在通过"简.爱"这个名字对父权社会的称谓表示出隐秘的反抗,本文笔者认为这也可以理解为性别歧视的典型例证和女性意识的萌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外对《简.爱》的女性主义研究如火如荼。然而,相关研究都没有将《简.爱》书名与女性主义联系起来,而该书名本身就是一个女子的全名,其内涵极其丰富,并对小说的主题意义重大,此外,小说作者的笔名也是独具匠心,值得研究。本文从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简.爱》书名及作者的笔名,结果表明《简.爱》的作者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和性别地位有清醒的意识,并旨在通过"简.爱"这个名字对父权社会的称谓表示出隐秘的反抗,本文笔者认为这也可以理解为性别歧视的典型例证和女性意识的萌芽。  相似文献   

11.
李若楠 《海外英语》2012,(9):217-218,226
Jane Eyre is the masterpiece of Charlotte Bronte,who was a famous British woman novelist.In Jane Eyre,the author describes a heroine Jane Eyre who shows her rebelliousness to the indifferent and unequal society in her time and revealed the tragic life of common people,especially of women and children,under Capitalism.Meanwhile,this novel also provides such an important theme that women should enjoy an equal position with men both in family and social life.The heroine Jane is neither beautiful,nor rich,but her rebellion,independence and her pursuit of love strike us deeply.Jane Eyre sets a good example for women.Therefore,Jane Eyre becomes the typical figure with female consciousness.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typical character in Jane Eyre from the different periods of her life and conclude that Jane comes to self consciousness in this process.From the analysis of Jane’s splendid character,we can see the awakening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in that period of time.  相似文献   

12.
《简·爱》浸透着夏洛蒂对《圣经》基督精神的深层理解,处处蕴含着宗教情结,通过分析《简·爱》中《圣经》对其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包括对《圣经》词句的直接引用和不同角色对宗教及其精神的间接阐述,来揭示《简.爱》这部跨世巨作如何对基督精神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13.
《简·爱》通过主人公简.爱在逆境中的成长经历及其与罗彻斯特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出身低微、受人歧视、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自由爱情和经济独立的坚强女性。  相似文献   

14.
“火”在小说《简·爱》中被反复提到,作者对“火”寄寓了不同的寓意。它是这部小说的一条暗线,在刻画男女主人公罗切斯特和简·爱的情感发展过程以及简·爱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即光明温暖之火、生命之火、可怕之火、比喻之火来谈谈“火”在这部小说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孙杨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5):31+33-31,33
《简·爱》是一部关于女主人公克服男性统治及社会对女性的种种压制,最后取得自主独立的成长小说,浪漫爱情故事的背后包含着严肃的思想内容。小说成功地塑造了简.爱这一形象。本文主要从简.爱人生的几个阶段及相应的经历和感受,分析简.爱诚挚善良、独立自主、坚强不屈的鲜明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6.
从简·爱看夏洛蒂·勃朗特的悲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爱》中的主人公简.爱一直被誉为一株迎风而立的劲草。但是,简同时也透露出其作者悲观的另一面。在这部传记式作品中,作者勃朗特在书中大量地运用了自己的亲身经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由于自己的不幸遭遇,因此勃朗特对简.爱这一形象的刻画也必然具有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7.
以女权主义批评来解读<简·爱>女主人公简·爱这个女性反抗的代表人物性格中顺从的一面.目的是想把<简·爱>文评中长期被忽视的简·爱性格另一面提出来, 抛砖引玉, 希望对简·爱这一深受读者喜爱的女主人公能有更多、更客观、更辩证的评论.  相似文献   

18.
Jane Eyre is recognized as the representative work of early British female literature.The author,Charlotte Bronte,through her true female experience,described one new female figure with rebellious and revolutionary spirit——Jane Eyre.Her dignity is like the beautiful lily,holy and noble;her pure love is like the fragrant rose,intoxicating and sweet.This paper expands on the source of Jane Eyre’s dignity and her idea of equality in love and marriage through analyzing Jane Eyre’s living environment and her life experiences.Finally,it points out the importance of women’s striving for independence and freedom and maintaining personal dignity by self-struggle.  相似文献   

19.
《简·爱》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女主人公简·爱敢于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她用她的善良、朴实和自强不息的人格魅力感染并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