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再谈《屈原列传》中的“日”新疆/程志兵《屈原列传》中有这么一句话:“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这句话历来较为难解,教参上认为是衍文,说:“如果是上官转述屈原的话,‘曰’字则为衍文,应去掉;如果直接引屈原的话,则‘以为’为衍文,应...  相似文献   

2.
《屈原列传》中的“夺”与“与”江苏省泰县张甸中学谢兴圣高中语文第六册《屈原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话:“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原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课本注释...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第六册《屈原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话:“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这句话从行文上看,似乎难以解释通,参考书也持这种观点,把它解释成“衍文”,认为“如果是上官转述屈原的话,‘曰’字则为衍文,应去掉;如果直接引屈原的话,则‘以为’为衍文,应去掉。”这种解释比较可取。首先衍文是古汉语中的一种常见语言现象,事实也许确实如此;同时也使学生了解了“衍文”这种现象,增加了学生的知  相似文献   

4.
请看病句: 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屈原列传》) “谗”的主语是“上官大夫”,双引号内的两句话是上官大夫在楚怀王面前“谗”屈平的内容。如果是上官大夫直接引屈平的话来抵毁屈平,那么,“以为”  相似文献   

5.
近来在备《屈原列传》(高中四册新课文)时,我比较了目前通行的各种选注本,参阅了散见于各种期刊的有关该文的资料,发现有些句子的标点与常见解释似有可商之处。现在将备课中随手记下的一些材料整理出来,以就教于专家。 (一)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相似文献   

6.
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这段文字中的后一个“曰”和“以为”连在一起重复累赘,使上下文脱节,令人费  相似文献   

7.
怎样处理《屈原列传》中的一句话颜振遥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这是上官大夫谗屈原的话。怎么标点?怎么解释“曰”与“以为”连用?不断有老师问我,也常见到报刊上有讨论的文章。有人认为“曰”是衍文;有人认为“以为”是衍文;有人认...  相似文献   

8.
《屈原列传》备课札记二则甘肃漳县一中王祥儒一、“上官”不是姓而是邑名高中语文第六册(必修)《屈原列传》中,课本对“上官大夫”注曰:“上官是姓,大夫是官名”。“大夫是官名”当然不错,但释“上官”为姓,笔者认为是大错而特错的。把“上官大夫”说成姓“上官”...  相似文献   

9.
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屈原列传》中有这样一句:“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对句中的“夺”和“与”,教材注释为:“[夺]强取。下文的‘不与’是不给的意思。”依教材对  相似文献   

10.
《屈原列传》中说:“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对这段文意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高中语文课本对其中的“夺”“与”二字未加注释,《语文教学参考资料》则把这段文字翻译为:“怀王派屈原拟制国家的重要法令,屈原草稿最后完成,上官大夫看到了想争夺草稿,屈原不给他”。译文将“夺”译为“争夺”,将“与”译为“给”。我认为不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必修)《屈原列传》一文,有‘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之句。其中‘商于’系‘商於’之误。  相似文献   

12.
《屈原列传》标点、注释商兑五则杨宝生《屈原列传》是《史记》列传中的名篇,也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课本编注者吸收了历代注家的研究成果,并注意突出中学语文教材的特点,对文中词语的诠释,精当之处颇多,笔者从中获益非浅。但某些注释和标点,似乎还值得商兑。...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屈原列传》一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课文中有几个问题需讨论一下。一、“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投”,当是“沈”字之误。中华书局一九五九年出版的《史记》是这样标点的:于是怀石,遂目(投)[沈]汩罗以死。由此看来,中华书局认为“投”字是“沈”字之误。中华书局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因在《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好几处提到屈原之死,都  相似文献   

14.
汪隽 《学语文》2007,(3):32-32
人教社2005年第1版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句中“御史”一词,课本注为:“战国时对史官的称呼”。这个注释的意思自然让人有两种理解:一是战国时称史官为“御史”,二是战国时的“御史”就是史官。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并非全然如此。课本注释不当。  相似文献   

15.
在一些研究屈原和楚辞学者的著作中,把上官大夫和靳尚说成是同一个人,他们以上官大夫为官名,以靳尚为人名,把两者连在一起,便成了上官大夫靳尚。一些人名辞典也不加考察,照搬照抄。这是一种误解。这种误解并非始于今日,至少在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中这种误解就已经产生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己莫能也。’王怒而疏屈平。”在“见而欲夺之”下面…  相似文献   

16.
《屈原列传》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平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高中语文(必修)第六册(人教社1995年10月版)对“夺”字注目:“夺,强取,下文的‘不与’是不给的意思。”笔者对此注有不同的看法。首先,于情理上不通。一方属草稿未定,一方要取来看;一方“不给”,一方以为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偏要看,便“强取”。平起平坐,同列为官,人家想看看草稿都不给,这令人费  相似文献   

17.
《史记·屈原列传》有这样一段话:“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6月第二版的《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是这样注解的:夺,强取。与,是不给的意思。  相似文献   

18.
《史记·屈原列传》被选人中学课文,其中有一句为:“其志浩,故其称物芳;其行座,故死而不容自疏。还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法移,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昭然泥而不滓者也。”中学课本和其他的书上都把“自疏”属下旬,成为“故死而不容,自流浪洋污泥之中”。而由我校教师雷庆翼撰写的《楚辞正解》(学林出版社199q年7月版)《(屈原列传)及总》中说:“‘其志洁,故其称物等;其行廉,故死而容自疏’都是根据《离骚肠内容来赞杨屈原的,上有‘其文约,其辞微’等语。屈原在《离任》中以苦物自喻;他本来说过‘何离心之可同兮,…  相似文献   

19.
方尚强 《现代语文》2007,(5):128-128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册《屈原列传》(节选)之第二自然段中有这么一句:“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课下注解为:夺,强取。下文的“不与”是不给的意思。  相似文献   

20.
我对高中语文第六册《屈原列传》上的一条注解有所疑问,认为不妥,并谈谈一些看法。《屈原列传》上说:‘……怀王使屈原选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书本对‘夺’字的注释是:‘强取。下文的“不与”是不给的意思。’依照注释,原文译作现代文则是:‘楚怀王叫屈原制订法令,上官大夫见了文稿就想强夺过去看,屈原不给他。’这样理解,于情于理,都难以接受。屈原和上官大夫是当时楚国的上层人物,是国家高级官员,都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尽管他们的政治见解不一样,但不致于为了要看法令草稿,而强取强夺。果真强取强夺的话,必得将推推揉揉,一副山野村夫的形象,不有失体统吗?屈原不会这么做,上官大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