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魏源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地主阶级爱国政治思想家,是中国近代倡导改革、开放的先驱。他生活的时代,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蒸蒸日上,中国清朝政权统治腐败,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落后,开始遭到西方列强侵略的时代。魏源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先是亲身参加了抵  相似文献   

2.
魏源是近代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改革家、政治家、文学家,他主张经世致用,坚持兴利除弊,改革更法,是近代经世致用派最杰出的代表之一。魏源经世致用思想的形成,既与魏源饱受湖湘学派经世致用思想和常州学派经学经世学风的熏陶和影响有关,也有其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学术背景,并与魏源坎坷的仕途和丰富的人生阅历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
魏源是中国近代首倡变革的人物之一,他在河工、漕运、盐法、兵制等封建诸大政上,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方案,都有精到的见解。但魏源使用的理论是陈旧的,改革的具体内容也只是枝端末节,不是以改变当时中国内外交困的局面。而使魏源确立自己在中国近代思想发展上的地位的,是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个具有近代意义的思想命题,使国门紧闭的近代中国终于打开了一条“睁眼看世界”的缝隙。  相似文献   

4.
魏源的史学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源在中国近代思想界、学术界有着深巨的影响。他不仅是与龚自珍齐名的今文经学家、著名的爱国者、维新思想的前驱,还是开19世纪中国史学一代新风的大师。因此,研究魏源的史学是中国近代史学史上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其史学著述、史学思想及对近代史学发生的影响等方面加以分析,论述魏源的史学。  相似文献   

5.
魏源是中国近代一名著名的今文经学家,章太炎是中国近代一位著名的古文经学家(清代称为"汉学"、"朴学").这两个研究儒家经典的不同学派,最早产生于汉代,当时它们的关系就是势同水火,进行过激烈的斗争.章太炎(1869-1936)与魏源虽然生不同时(魏源在1857年逝世12年之后他才诞生),但是出于学派的和政治的原因,章太炎对魏源却多有批评.这种批评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是由于学派的和政治的立场限制,故不能不带有很大的片面性.本文拟对此作一些简单的评论.  相似文献   

6.
魏源开晚清经世学风与经济改革先声,是同时期经世改革派中著述最丰富、思想最先进的思想家,并成为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国家寻找救国真理的先驱。同时,他还是卓有成就的史学家。他的史学著述,多为积感而发,紧密联系现实,治学严谨,并在体例上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7.
山水诗和政治诗是魏源诗歌的两个主要部分,这些诗歌大多创作于他游历之时,为官之后。可是他早期在乡居时创作的一些诗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从这些乡居诗中可以看到作者在人生之初的经历和思考,对了解魏源的思想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魏源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他在《古微堂内集·治篇十四》中对“俭”、“奢”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刻的论述,提出了一些独具特色的见解,成为其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这些观点,在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上占着重要的地位。值此纪念魏源诞辰2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之际,本人试图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对魏源俭奢观问题的一点浅见,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9.
魏源(1794——1857)是晚清的启蒙思想家、进步学者和爱国诗人.他一生写了不少诗歌和散文,大部分都收集在一九七六年中华书局出版的《魏源集》.然而,由于《魏源集》出版时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对魏源散文的收集很不齐全.下面所述四则文字,就不见于《魏源集》.这四则文字,都是魏源与友人谈论诗歌问题的,比较集中地反映了魏源的诗歌主张.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是一个需要巨人而又产生巨人的时代。在中国封建社会开始向近代社会转变过程中,出现了一批“先知先觉”的进步的志士仁人,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人则是其中的代表,而魏源又是他们中间很有特色之一员。作为一位具有敏锐洞察力的思想者,他率先为近代中国指出了一条几乎可以避免近代中国遭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命运的发展方向——“师夷长技以制夷。”。  相似文献   

11.
邵阳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上有不少的风流才俊,志士仁人从这片古老的土地走出,对中国的前途命运作出理性的思考、改写和推进了历史的进程.魏源就是其中的杰出人物,作为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魏源提出了经世致用、与时俱变、"师夷长技以制夷"等一系列惊世骇俗的主张.他的<海国图志>,"创榛辟莽、前驱先路",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魏源思想形成了湖湘文化的内核,至今仍是我们变革图强所必须遵循的思想文化成果.传承魏源文化,就要思考魏源文化的历史影响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社会和谐思想是魏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一元。魏源是在近代中国社会极不和谐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远超前人和时人的变革主张,引领了中国近代史上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的全新风尚。无论是其除弊安民的变革主张,还是其"师夷长技"的近代意识,其最终目的都在于重建康乾盛世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社会和谐思想是魏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一元。魏源是在近代中国社会极不和谐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远超前人和时人的变革主张,引领了中国近代史上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的全新风尚。无论是其除弊安民的变革主张,还是其“师夷长技”的近代意识,其最终目的都在于重建康乾盛世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汤鹏是中国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的重要成员,杰出的思想家、改革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能面对现实、尖锐地批判和揭露封建专制王朝的各种弊端;勇于变革,提出以发展农业生产、推行富民政策为中心的改革设想;倡言平等,强调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地位。他和魏源,龚自珍等人一样,是对中国古代走向近代发挥了重要作用,又有典型意义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15.
近代法家魏源的阶级基础问题,由于他所处的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和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前期的历史背景,出现了比较复杂的情况。对于魏源思想的阶级基础问题的研究,直接关系到对他的历史地位、进步作用和阶级局限性的评价。本文就这个问题提出一点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魏源(1794-1857)是中国近代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是中国近代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是反侵略的爱国主义者,被誉为中国近代"改革开放之父"。他著作等身,2004年岳麓书社出版的《魏源全集》,计20册,共1100余万字,其学术理论,涉及到政治、经济、经学、哲学、文献学、文学、史学、语  相似文献   

17.
论魏源的人才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源(1794-1857)是我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思想家,他的思想不仅影响了当时的中国社会,而且对世界、对未来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对人才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提出了一系列精辟入微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在近代湖南人才群体中,贺长龄,无论其身份、地位、资历乃至见识,都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作为一位从传统走向近代的承先启后的改革派先驱人物,他与陶澍、贺熙龄、魏源、汤鹏等人一起提倡经世致用,开启了近代中国改革求变的先河。本文仅就其教育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予以剖析。  相似文献   

19.
魏源(1794—1857)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启蒙主义思想家、慷慨热情的爱国志士和经世致用的渊博学者,同时又是一位多才而勤奋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具有远见卓识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爱国主义思想,至今仍有借鉴作用。作为我国近代的睁眼看世界、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驱人物,他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深远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魏源的文学活动往往被其政治和学术的声誉所掩,致使对其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贡献的研究,或尚付阙如(如文学思想);或语焉不详(如文学成就)。有鉴于此,本文试就魏源的文学思想和文学成就作一些探索和补充,希望引起同道者的注意和批评。  相似文献   

20.
十九世纪中叶,魏源在发生乾坤之变的鸦片战争中觉醒过来,在从事社会改革的同时,创作出了大量的政治诗,魏源的政治诗一方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作了真实的展现。一方面对理杨的新世界作了热情的描绘,另一方面对自责自省的精神作了勇敢的倡导,从不同的方面揭示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爱国反帝和启蒙新民这一新的主题。使其因此而具有了强烈的近代意识,推动了中国诗歌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