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诗应该讲究诗美,散文应该讲究散文美,这是基本的美学原则之一。艾青《诗的散文美》一文的理论缺失主要在于其抹杀了诗与散文语言形式的界限。提倡“诗的散文美”,其消极的影响是导致诗的语言形式美的放逐、诗的散文化的泛滥。  相似文献   

2.
1939年4月20日艾青在<广西日报>上发表诗论<诗的散文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诗的散文美"这一美学主张,并将其贯穿于他的整个诗歌理论与创作实践.本文主要从语言的自然朴素、句式的灵活多变、艺术表现手法等几方面来探讨艾青诗歌的散文美.  相似文献   

3.
以“五四”白话新诗为肇始发展而来的现代诗歌创作一直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诗歌的“散文美”,至艾青达到理论和创作的一个高峰。本文拟对现代诗歌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略加杭理,揭示出:诗歌的“散文美”的追求在诗歌发展成熟的进程中往往扮演看“拯救者”的角色;诗歌的“散文美”是一种无关诗人派系,无关诗歌“主义”的具有独特地力的风格,是一种超越时空具有永久生命力的诗歌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4.
艾青的诗歌散文美理论包括语言的口语化,体式的自由化和创作的形象化三层含义。其诗学意义体现在四个方面;对新诗大众化进程的推动,对30年代新诗弊端的矫正,对新诗现代化命题的承担和对主体表现需要的满足。  相似文献   

5.
艾青借用从欧罗巴带回的“芦笛”,吹奏三十年代中华民族风雨与愁云交错的心曲,在艺术上体现出一种将深沉与奔放、雄伟与细腻、抒情与哲理、朴实与绮丽交融的“综合性品格”,最善于创造画意美、象征美与形式上的散文美。  相似文献   

6.
朱自清是“五四”以来自成一派的散文大家,其散文文体之美历来为人所称道.叙事抒情的真挚美、情景交融的意境美、结构的严谨美和语言的口语化,是构成朱自清散文文体美的要件.这些文体个性的生成,与朱先生在儒家诗教传统的深刻影响下所形成的独特性情有着极其重要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诗的散文美”和“诗是生活的牧歌”是艾青诗歌的两大美学支柱。于其说《大堰河——我的保姆》(以下简称《大》)是“诗的散文美”的一次成功实践,不如说正是《大》的成功创作,促成了“诗的散文美”这一命题的提出。《大》是艾青“诗的散文美”的最集中最鲜明的体现。从艾青对“诗的散文美”的阐释中,可将之概括为三个方面:叙述姿态、结构安排和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8.
张小玲 《甘肃教育》2011,(22):67-67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清新自然,语言优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本文试图从朴素美、韵律美、修饰美三个方面论析,为学习研究朱自清散文的语言、提升中学生的文学素养提供借鉴。一、口语化的朴素美朱自清强调文章最重自然,他明确提出要用"活的口语"写文章。  相似文献   

9.
<正> 艾青说过:“一首诗的胜利,不仅是那诗所表现的思想的胜利,同时也是那诗的美学的胜利,一一而后者,竟常被理论家们所忽略。”所谓“诗的美学”,自然不是专指诗的艺术技巧、语言形态,而是指诗的思想与艺术,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是这个统一体所展示的艺术美。五十多年来,艾青在探索、寻觅光明,追求真理,也探求“诗美”,他在诗的理论和创作实践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研究艾青关于“诗的美学”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发扬新诗的现实主义传统。繁荣新诗创作,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王明端 《文教资料》2007,(12):69-71
艾青最具价值和最具影响力的诗歌理论著作,都是在抗战初期完成的。这时期的诗论围绕着“诗的完整体、诗的散文美和诗的创造性”这三部分核心内容,反复追问探求,深入分析总结,展现出丰富的艺术经验和理论探索精神,堪称是中国现代最成熟、最优美、最简赅的诗论之一。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大诗人艾青的诗歌创作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追求,主要通过绘画艺术在诗歌中的运用,使诗歌呈现出色彩、造型与构图等“绘画美”,以及艾青所提倡的“诗的散美”理论所带来的创作发展上多向创造的辩析,表现出其在诗歌创作上的艺术审美直觉与理论思考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2.
余光中重诗轻文,把散文视作诗的附庸。他心目中的现代散文是“讲究弹性、密度和质料的一种新散文”。这对于抑制过于随便、松散乃至轻浮的散文有所裨益,但也有明显的偏颇,即未能把握散文美的特质-自然。诗笔可用于散文,但失去了节制,便适得其反。他的散文创作意在实践在诗为文的理念,其成就,说明以诗为文作为一种艺术追求无可非议;其局限,说明散文中的诗质应有所节制。余光中后来对散文美有所认识,提出了“本位散文”的概念,但因为重轻诗文的理念未能根本改变,故而所作“本位散文”成就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3.
不同的文体,自有不同的教学重点。对于散文来说,关键是要紧扣语言、结构、意境进行突破。具体策略有:抓住语言美,夯实语用训练;凸显结构美,提升表达水平;突破意境美,培养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4.
语文与美有着不解之缘,特别是散文确系“文质兼美,形神俱佳”,为我们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诗人艾青说过:“一首诗是一个心灵的雕塑。”同样一堂成功的散文课也会像春天蒙蒙细雨,点点滴滴,浇洒学生心田,润物无声。  相似文献   

15.
《槐乡五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不是一首诗,却有着诗一般的语言;它不是一则童话,却有着童话般的意境。作者以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为主线,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描绘了槐乡五月的迷人景色,表达了作  相似文献   

16.
诗和散文是文学家族的亲亲两姊妹。诗歌拿来散文的自由活脱,清淡自然,不拘成法,构成一道独特的诗学景观——散文美。倡导诗的散文美,意在使诗从矫揉造作、华而不实作派中走出来,走向诗句的口语化,形式的自由化,意境的整体化,走向一种流转如弹丸的圆润之美,走向诗的美学的胜利。  相似文献   

17.
诗和散文是文学家族的亲亲两姊妹。诗歌拿来散文的自由活脱,清淡自然,不拘成法,构成一道独特的诗学景观——散文美。倡导诗的散文美,意在使诗从矫揉造作、华而不实作派中走出来,走向诗句的口语化,形式的自由化,意境的整体化,走向一种流转如弹丸的圆润之美,走向诗的美学的胜利。  相似文献   

18.
散文《紫藤萝瀑布》是一篇充满诗意美的好文章。散文的诗意美 ,应该是散文中的自然景物理想化的最高境界 ;诗意美的散文 ,应该像许多诗歌那样 ,有着美丽丰富的意象 ,含蓄隽永的思想 ,充沛细致的情感 ,精练流畅的语言等要素。散文同其所具有的诗意美的关系 ,犹如苹果同其汁液、织物同其纬线的关系一样———苹果和织物的品类不同 ,其汁液和纬线的“诗意”也就有异了。因此 ,不同的散文 ,其诗意美也是独特的“这一个”。《紫藤萝瀑布》的“这一个”主要体现在意象的美好和思想的隽永这两个要素上。《紫藤萝瀑布》的意象 ,新颖独特 ,美丽动人。…  相似文献   

19.
在人们的思维定势中,语言的音乐美只与诗歌有缘。不少人认为,诗歌的语言有音韵美特点,而散文中只注重“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其实,一些优秀散文的语言很优美,富有音韵感,读起来声韵和谐,悦耳动听。下面就以部分优秀散文为例,谈点自己粗浅的认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诗歌观念重建是现代诗学的面临的重要的美学任务,“诗是什么”是现代诗学无法回避的艺术难题。与散文的比较是诗歌观念重建的重要途径;新诗观念的形成还需要更多地从诗歌文本出发,研究构成现代诗歌之为诗的可能性条件,总结其中有意义的经验和情感表达的方式,在文本细读中逐渐形成新诗的观念,建构起新诗观念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