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思政是由课程与思政组合而成的新概念,它的提出在新时代高校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须从实践本体论来理解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的前提基础在于实现课程思政学理化,形成课程思政理念与概念的普遍共识;保障举措在于实现课程思政制度化,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实施制度体系;目标追求在于全面并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全面培育并不断提升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以期最终实现课程思政常态化。课程思政活动、高校、教师全面助力课程思政学理化、制度化与常态化的实现,课程思政学理化、制度化与常态化“三位一体”、相互促进,共同推动课程思政实践、实施与建设,系统推进高校课程思政走深走实。  相似文献   

2.
西方课程理论经历了教学管理、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的发展历程,现今西方流行的课程领导需要高校教学服务体系的支撑,而我国以行政管理体系为课程运行基础的高校可能更适合承接国家治理、教育治理延伸而下的课程治理理念。课程治理的内涵可以从管理模式、管理重心、课程自由度和管理理念四个方面进行解读,在课程治理视域下构建的基于课程模块、学科系、行政系和课程群的课程分类原则可以有效提高我国高校课程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的课程观包括课程设计观、课程结构观、课程形态观、课程资源观、教材的编制、课程实施观和课程评价观。陶行知关于课程的思想及其见解与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碰撞带来的思考包括:课程目标应与时代同行,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建设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多元的课程评价体系。用活的教材,活的教法,教育活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综合分析法,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掌握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建设与资源开发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状况,结合北京几所211工程大学先进的体育课程改革经验,对影响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行探讨,为河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郑梦丹 《科教文汇》2012,(1):13-14,18
赋予教师课程权力,是新课改在课程管理层面上的理念之一。教师课程权力是指在现有的教育法规和国家课程政策所允许的范围内,教师对课程进行研究、开发和实施的过程中所拥有的可支配的能动力量。教师课程权力来源于课程理念的发展、教育法规和课程政策的规定以及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它包括课程决策权、课程开发权、课程实施权。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0,(24)
《学前卫生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定位,为了跟进时代步伐,符合社会对高职高专人才的要求,势必课程改革才是教学前行的推动力。本文以陕西青年职业学院为例,从课程教学现状入手,对课程进行了SWOT分析,从课程管理、课程资源、课程教学、课程考核、课程评价、课程内容等方面尝试进行课程改革,目的在于为高职院校《学前卫生学》的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课程改革需要教师正确认识课程理论、课程开发、课程培训、课程实践,形成自己的思想认识,以指导教学实践,并不断反思以促进教育改革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该文主要从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等代数课程教学的必要性、高等代数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课程特点适合课程思政、在高等代数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思路等方面,探讨在高等代数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可能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陆海  张雯艳 《大众科技》2015,(2):179-181,197
人文、社会、自然三大学科三足鼎立,是生成现代大学三大课程系统的基础,在大学教育中人文课程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大学课程应该是大课程观,显性教育课程与隐性教育课程相辅相成。在今日大学教育格局中,课程应课程设计应下沉到基层教学单位,突破专业的限制。文章探讨了大学人文课程应该成为享受课程,体验课程,人文课程更应该重视隐性课程所具有的育人作用。泛人文课程涵盖多个子课程分类,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给予基层教学单位更多的课程设置自主权。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了"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为学校、教师、学生提供适应课程、开发课程的广阔空间,课程的校本化是学校管理课程和教师立足本位的努力方向.课程校本化具有国家课程校本化和本校课程开发双层蕴含,校本课程开发有学校和教师两个层面.教师立足校本生本可以开发校本语文课程.  相似文献   

11.
高职《数控机床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教学设计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敏高 《科教文汇》2008,(28):95-96
文章根据高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学院课程教学改革契机,对本课程教学设计从能力目标、课程项目内容、第一堂课设计、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阐述,促进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遗传学课程教学为例,从遗传学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重构、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课程思政教育实施路径、课程思政教育的反思等方面进行地方院校遗传学课程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旨在为地方院校相关专业开展遗传学思政课程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唐燕妮  杨伟 《科教文汇》2010,(1):170-170,178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课程教学设计已经逐渐显露出其固有的弊端。本文从提高学生兴趣及动手能力出发,结合学院职业教育改革契机,将本课程教学设计从课程性质、能力目标、课程项目内容、第一堂课设计、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逐一阐述,全面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双一流"建设内涵要求,指出理工科研究生课程教学在课程的知识结构、知识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理工科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应在课程结构设计上遵循课程内质要求的原则,在课程教学内容上遵循以点带面的原则,在课程教学形式上遵循授之以渔的原则,在课程教学方法上遵循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课程评价是课程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民族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是课程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民族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与否关系到课改向纵深发展的成败。确立科学而又规范的、能够促进课程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民族基础教育课程评体系任重而道远。本文试图从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课程评价模式的建构、课程评价过程三个维度进行客观分析,探讨我国民族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5,(20)
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素质教育特色课程是彰显各高校素质教育特色的关键。从应用型大学生素质结构角度,确定素质教育特色课程建设的定位,将发展素质为课程开设的主要对象。应用课程理论,从课程的开发、教学、考核、管理等角度来阐述素质教育特色课程建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田雷  陈钢 《现代情报》2015,35(10):165-168
在信息学的视角中,课程实施过程是与课程有关信息的选择、传播、交流、贮存、加工、处理和反馈的过程,课程实施过程评价则是课程实施状态和方式表征。本文构建体育与健康国家课程地方化实施过程信息多元评价体系,该体系有利于课程实施过程调控,拉近课程目标与课程实施现状的距离。  相似文献   

18.
运用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我校药学、中药学两个药学类本科专业2001年和2004年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的课程结构、课程学时、课程门数、课程分量以及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明确其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后现代主义对拉尔夫·泰勒(R.Tyler)的课程理论的批判和质疑,进而研究了后现代主义的代表小威廉姆E.多尔(WilliamE.Doll,Jr.)的课程理论--4R课程,接着从课程的本质、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五个方面提出了当代课程理解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田其英 《科教文汇》2014,(24):122-123
本文分析了“糖果与巧克力生产技术”课程建设背景,结合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要求和该课程所在专业建设目标任务,分别介绍了课程建设要求、课程建设思路、课程定位设置、课程建设内容和课程建设目标,并从中述说了课程建设的做法和体会。这为进一步做好“糖果与巧克力生产技术”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