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各城市地铁快速发展,地铁安全管理将愈加重要,地铁司机是安全最后一道防线,文章以提高司机故障应急处置能力为目的,探讨构建地铁司机应急指挥平台,从司机应急指挥平台重要意义、组成框架、职责及主要作业内容进行了创建,为提高地铁行车安全保障水平提供了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7,(15)
在整个地铁运营过程中,安全往往是需要保证的第一要素,而各种设备的故障就是地铁线路安全保障的最大阻碍。计轴故障若发生在运营时间里,会给故障的处置、行车的调整带来极大地困难。下面就天津地铁1号线在正线运营时计轴故障的处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1,(14)
地铁车站每日承担近千百万的客流运输任务,安全运输的基础依赖于员工扎实的业务技能和良好的车辆与设备状态。设备故障的前期防控,中期处理与后期修复并反馈是制约设备使用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重点分析设备故障处理流程中,地铁车站的现状与不足,结合车站岗位流程与设备故障情况,制定站务系列岗位巡视记录表,并分析设备故障规律,提出车站方面可行的提高设备故障处置率的解决措施,达到迅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陈怡伶  付政  何虹 《科技风》2023,(14):159-161
本文通过总结现有的行车组织案例(以宁波地铁为例),对行车调度人员故障处置能力进行简要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关于提升行车调度员故障处置能力的方法和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9,(10)
目前天津轨道交通运营1、2、3、5、6号线和津滨轻轨9号线,通车里程达到220公里,已形成网络化运营结构,覆盖天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缩短的行车间隔和加大的车厢乘客密度对地铁车辆的安全性、舒适性及客运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司机正线排故技能和车辆检修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营运列车正线故障预判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列车各系统近5年故障率着手分析,积极推动营运列车质量的双线提升研究,对乘务部门对司机开展针对性培训和维修部门优化检修维保流程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10)
通过对广州地铁乘客的构成以及对运营产生不良影响的乘客行为分析,提出需加强乘客交流活动,拉近乘客与地铁的距离,让乘客了解地铁的基本运作与常识;进一步创新活动形式,通过多样化的活动交流,让"保地铁安全"的职责在乘客间无声传递。  相似文献   

7.
<正>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数据,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大陆累计有58个城市投运城轨交通线路10481.59km, 2022年城轨交通客运量占公共交通客运总量的分担比率为45.82%,在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南京、武汉、北京等10个城市中,城轨交通客运量占公共交通的分担比率均超过50%。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规模在持续扩大,在公共交通中发挥的骨干作用愈加明显,已日渐成为各大城市最重要的交通方式,其运营安全性和可靠性与城市居民日常出行息息相关。目前国内的地铁均采用电力牵引供能方式,供电系统的工作状态对地铁系统正常运转至关重要,若发生供电故障,如接触网/接触轨失电,可能导致较长时间运营延误甚至行车中断,导致乘客疏散、大客流积压的问题,带来乘客安全隐患及行车安全隐患。近几年来信息化技术在各行各业、各工作领域为创新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发挥了越来越多的作用,在供电设备发生故障后,如何通过信息化系统及时准确地推荐应急处置方案、跟踪实时处置状态、联动各方信息同步,从而帮助设备调度提高应急处置效率,尽快恢复正常供电,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地铁正常运营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0,(2)
无锡地铁1号线电客车安装了两台辅助逆变器(SIV)系统辅助逆变器,近年来随着运行年数的增加,辅助逆变器已发生过数起故障。本文重点分析了其中的一起较为典型的故障。从故障现象进行调查分析处理、希望对相关故障处理及研究领域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9.
林伟东 《科技风》2015,(6):55-56,58
上线列车多、行车密度高,从空间、时间上的冗余给予调度员的反应时间及选择越来越少,增加故障情况下的行车调整难度。所以,调度需要掌握行车调整方式使用的时机及效果,根据故障影响的大小及实际情况作出科学调整,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维持最大限度的运营组织、减少地铁故障对运营及乘客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日益壮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体系逐渐成为市民的出行首选,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主动脉",它具有运量大、快速、安全、准点、便捷的特点。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人口逐渐增长,人口素质的普遍提升,乘客对于地铁人员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车站工作人员作为现场一线的服务人员,直接接触乘客,员工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态度直接影响到乘客投诉。本文以广州地铁三、七号线、APM线2017年的投诉案例作为研究基础,从马斯洛需求层次对乘客投诉进行分析,对如何做好地铁车站的投诉应对及提升人员服务做相应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0,(23)
随着地铁运营里程增加,导致接触网发生供电故障的原因越来越多。通过对接触网供电故障的调查分析,发现不同的故障原因之间具有区别于其他原因的特征,利用大数据建立接触网供电故障分析方法,对当前故障进行相似度对比,得出可能故障的概率,为运营人员故障处理提供参考,从而加速故障的排查,减少对地铁运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CRH1型动车组主控端司机室IDU故障影响动车组正常运行秩序,提出途中故障应对措施,可有效指导动车组随车机械师对于此类故障的应急处置。  相似文献   

13.
地铁列车的空调系统主要用于处理车厢内空气,给乘客制造一个除湿、降温的乘车环境。空调机组为单元式结构,安装在客室两端车顶框架内。空调机组与电气控制柜用电气连接器连接,辅助逆变器集中供电。机组出风口与车内主风道之间由软风道连接,空调机组处理后的空气从车内主风道的送风口送入客室内,从而调节车内空气参数。本文对地铁车辆空调系统的结构及典型故障案例解析,以便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针对地铁检修电气调试常见故障展开深入研究,先阐述了电气调试中常见的故障,然后在具体处理过程中,主要论述了转向架、辅助电气、牵引供电、车端连接、空压机和制动、司机室、车内环境控制等内容,旨在迅速发现和解决故障问题,不断提高地铁检修效率。  相似文献   

15.
李靖  马嘉琦 《科技风》2022,(5):88-90
司机室占用电路是列车控制电路的关键,电路中的元器件一旦发生故障,将影响列车激活、牵引等列车主要功能.以石家庄地铁1号线列车为例,结合具体情况,对司机室占有电路提出了逻辑优化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优化分析,提高车辆运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褚祺晟 《中国科技纵横》2013,(20):187-188,190
随着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客流量逐年上升,市民乘坐地铁出行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而目前的车站结构和规模滞后于快速发展的要求,运能和运量矛盾愈发突出,经常采用限流来缓解车站压力,特别遇到列车故障或大客流集中出现时,对大型换乘枢纽站车站客运组织、乘客安全、服务质量造成相当大的影响。热敏计数系统实现了对换乘区域的客流数据进行采集、统计和分析的信息系统,通过实时的大客流预警,帮助运营人员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达到安全运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信息》2006,(6):36-36
即使对于最好的司机,夜间驾驶也是一个挑战。统计结果表明,对司机、乘客以及行人来说,夜间驾驶发生危险的几率是日间驾驶的两到三倍。但是随着司机能见度的增加,安全等级也随之增加。来自瑞典Autoliv有限公司的一项最新技术提示了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  相似文献   

18.
广播系统作为地铁通信众多子系统之一,能够将人工或自动广播信息推送给普通乘客,特别是在灾害或者意外风险发生时,有效提升了地铁现场的管理服务水平,也确保维保人员和调度管理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开展处置工作。本文主要通过对地铁3号线广播系统构成及相关技术原理进行了阐述,从而为归口单位和使用部门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学习和知道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城市化建设也不断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发展速度也在不断提升。作为轨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执行人之一,地铁司机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一员。本文通过第地铁司机工作的特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对地铁司机影响地铁行车安全的类型进行了分析。最终对如何更好的发挥地铁司机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7,(6)
由于限界和安全的因素,列车在进站停车时总与站台之间存在缝隙,这个缝隙宽度从10cm-20cm不等,首先经常会有乘客的随身物品掉入轨行区,其次,乘客的肢体也有可能滑入其中,严重威胁乘客生命安全和地铁运营安全。本文围绕广州地铁现行的对列车和站台缝隙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方法,提出改进意见。从现行处理方法分析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缝隙自动踏板的想法,不仅很好地解决了因为缝隙产生的安全问题和服务问题,同时也切实方便了乘客出行和提高了车站员工为轮椅乘客等上下车不方便乘客服务时的效率,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