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巴菲特《雪球》一书出版后(内地中信出版社版本书名译为《滚雪球》),引起了各方的热议。在比较了《雪球》一书台湾译本与内地译本的差异后,本刊特约作者钟林先生认为,台湾译本更能体现巴菲特的一些投资思想,因此,他将从本期开始带领大家一起去"读巴菲特",将自己十多年的投资经历结合读书心得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2.
孟晖 《运城学院学报》2010,28(4):97-100
邹韬奋先生在一生不同时期撰有《经历》等三部自传性质的作品,以其内容客观、语言生动而成为现代知识分子自传中的典范。这三部作品真实揭示了一位著名文化人的成长历程;与同类作品比较有其鲜明个性;并且具有"信史"的性质,为知识分子传记写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刘墉先生去年出版的《靠自己去成功》一书引起读者强烈的反响,本刊曾在今年第一期上做了隆重推介。在大家的督促下,刘墉先生又写成了《展现自己·神采飞扬》一书。在此书正式出版前,应本刊之邀,刘墉先生传真部分书稿过来给我们编发。好,让我们一起分享先睹为快的喜悦吧。  相似文献   

4.
《先生》     
《当代学生》2015,(Z1):120
类型:人物传记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内容简介:先生,一个称谓,一种修为,一份崇敬,一种精神。《先生》一书以十集大型纪录片《先生》为基础,结合《新周刊》的“先生”专题文章,以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陈寅恪等十位先生的个性经历为经,中国社会变革为纬,将其莫不传奇的性格性情、命运经历、学术作为,以及他们的善良、无奈、焦虑和欢喜,在点滴中渐次呈现,充分反  相似文献   

5.
王东 《考试周刊》2010,(16):109-110
“教是为了不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主旨。他的这一主张准确地说明了教学工作的根本目的,理清了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关系。这一思想不仅对汉语教学,而且对于我们明确大学英语教学真正的目标,正确处理好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作者通过对这一教育思想的理解,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分析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诸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邹韬奋(1985—1944)江西余江人。他不仅是伟大的民主战士,杰出的新闻出版家,而且是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散见在当时报刊杂志所发表的文章及《经历》等书中,约计一百余篇。比较重要的有《改良家庭教育丛谈》(1921年)《小学中的职业教育问题》(1924年),《职业教育范围之研究》(1927年),《现有教育制度的罪恶》(1930年),《复朱经农先生一封信》(1930年),《平等机会的教育》(1932年)等数十篇。他的教育思想很有特色,对古今中外的教育思想进行兼收并蓄,人民性、革命性、结构性、时代性、创造性齐备,不少地方闪现着现代化教育思想的光辉,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很有参考价值。本文整理为十个方面,五大特色予以介绍,期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邹韬奋在《生活》周期时期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的学习,宣传和介绍,构成邹韬奋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字对我们今天分别邹韬奋思想演进的轨迹,是不可或缺的前提,而揭示其中的复杂性,矛盾性和规律性,有助于我们扬弃以往邹韬奋研究中的程式化倾向,并形成研究邹韬奋思想的内在逻辑视角。  相似文献   

8.
"三",一个简单又熟悉的字眼,在儒家重要经典《论语》一书中多次闪现,从其特定的"三"字语句中,体会其对为己之道、为人之道和休闲之道的人生理论的智慧与哲思,感受其在现实生活中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可资利用的思想成果,对我们完善自己的人生哲学和价值理念具有重要的启迪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邹韬奋先生在不同时期撰有《经历》等三部自传性质的作品,以其内容客观、语言生动而成为现代知识分子自传中的典范。这三部作品真实揭示了一位著名文化人的成长历程,揭示了新式教育的影响,与同类作品比较有其鲜明的个性,并且具有"信史"的性质,为知识分子传记写作提供了借鉴,在传记学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自序》是鲁迅先生于1922年12月3日为自己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所作的序言,最初发表在1923年8月21日北京《晨报·文学旬刊》上。在《自序》中,鲁迅先生通过叙述自己的生活经历来反映思想发展的过程、并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目的和经过,表达自己的社会观、文艺观和创作态度。  相似文献   

11.
任绍曾先生的《概念隐喻与语篇——对体现概念隐喻的语篇的多维分析》一文对朱熹《观书有感》作了全面、细致的分析,不乏深刻和精辟,给我们以极大的启发。但其在语篇隐喻分析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对朱熹《观书有感》一诗中所体现的治学修身的理学思想的理解趋于片面,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读。借助雷迪的管道隐喻理论,结合朱熹理学主要思想,重新进行隐喻分析,可见朱诗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并非任文所主张的是要强调观书的心态——"心定有得",而是要突出观书的功效——"观书可正心"。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革命史上,进步知识分子为推动中国革命的巨轮滚滚向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邹韬奋就是其杰出的代表。他所经历的道路正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走向进步、走向革命的道路。而他为民主政治和文化事业奋斗不息的一生一直影响、激励着后人。50年代后期,穆欣的《邹韬奋》出版,标志着系统研究邹韬奋的开始。80年代初,复旦大学新闻系又编出《邹韬奋年  相似文献   

13.
1996年春节,在我们离开沈阳告别赵伟士先生之后仅四个多月,就收到了先生寄赠给我的《魏书生教学改革经验研究》一书,上面有他的亲笔签名。此后多年,先生陆续寄来由他主编的《普教研究》杂志(里面有《魏书生研究》专栏),先生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乃至先生尚未成书的又一部研究魏书生教育思想的著作提纲——《魏书生教育思想研究》。按说,未成书的著作的构思、提纲,是不便示人的。看到这些赠书或文章,我每每激动得不能自已。我想,  相似文献   

14.
倪峥 《中小学德育》2012,(11):19-21
李如密先生在《课堂教学艺术通论》一书中曾指出:"教学艺术乃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1]不久前,笔者有幸聆听了一节六年级的哲学课——《与"自由"的对话》,从而产生了对课堂教学美的一些感性认识和思考。整堂课上,教师用自己的教学行为践行新教育理念,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新闻史上曾出现一批有深远影响的海外通讯作品,邹韬奋的海外通讯在其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邹韬奋的《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作品涉及题材广泛,反映了作者纵观中西社会文化的开阔视野,折射出作者的思想转变轨迹;这些作品运用了多种文学手法,语言精当、幽默,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邹韬奋海外通讯为同类作品的写作提供了示范,具有独特的文化史价值。  相似文献   

16.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有一书,题为《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读了季羡林先生的散文《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我不胜慨叹:当我们看花时,我们在看些什么?在季老先生那些以留学德国为背景的散文篇什中,《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是比较别致的一篇。在季羡林先生的笔下,德国人  相似文献   

17.
关于老子的哲学思想,长时期争论不决。近年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以及马王堆帛书《老子》提供的新线索,研究又取得了进展。在这篇文章里,我结合学习帛书《老子》和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发表自己一管之见,对老子思想作一评议。对于老子其人其书,我同意其人早有、其书晚成的意见。认为老子是春秋时期的人,有《史记》为证;《老子》一书写成于战国时期,以其书涉及的内容作根据,都有道理。但又不必对问题说得太死。因此,我在这里是把老子作为春秋时期战国前期的思想代表来考察的。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最近大家都读了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一文,引发我们对教育本质的重新思考和认识.在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或l多或少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和做法,对此,大家能否说说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相似文献   

19.
《江西教育》2007,(12):7-8
主持人:最近大家都读了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一文,引发我们时教育本质的重新思考和认识。在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或多或少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和做法,对此,大家能否说说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相似文献   

20.
我国著名的新闻工作者邹韬奋先生在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新闻思想,这些宝贵的思想观点以其与现实的贴近性显示出一个成熟的新闻工作者对新闻工作的真知灼见,尤其是其报刊的读者观,对我国现在的报业仍不无启示,也重新得到越来越多的邹韬奋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