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封富 《华夏文化》2009,(1):34-35
钟云舫,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生于江津高牙乡青草碚,清宣统三年(1911年)殁,葬于江津油溪灯油坪。据民国版《江津县志》记载:钟云舫“性豪侠,博于文,生平著作甚多”。他工诗文、词曲,尤擅对联,遗世之作《振振堂联稿》共收对联1850余副,成就斐然,被后人誉为“联圣”。  相似文献   

2.
杨培建 《寻根》2016,(4):33-37
正杨氏自古为中原望族,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杨氏堂联是杨氏文化中的精华,在杨氏文化中占有特殊地位,历来为文人雅士所推重。信阳(含固始县)杨氏人口约40万,位居全市前六大姓,堂联文化口碑相传,经久不衰。笔者自幼喜爱对联,常常利用差旅闲暇之机,调查根亲对联。至2015年年底,积攒姓氏文化对联近3000副,其中,杨氏对联200余副。一从堂联的构成来看,离不开祠堂和谱牒。祠联是指各个姓氏祠堂(谱牒)  相似文献   

3.
酒与楹联     
酒与楹联徐少华中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对联王国。有人估计,对联至迟自五代诞生(另一说对联始于晋代)后,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至少产生过80-90万副,酒联作为中国酒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乎与对联同时产生,同步发展,同样繁盛。中国酒文化为对联创作提...  相似文献   

4.
长沙岳麓书院有一副旧对联,日“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自得之意,溢于言表。其实放开眼来打量,这副对联还是名实相符的,特别是晚清以来,湖湘人文异军突起,更令人刮目相看,这其中当然有曾国藩的开拓之功,以及陈宝箴的推助之绩,梁启超在  相似文献   

5.
酒与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学形式。对联与我国饮食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酒楼开业时,酒家为使酒店增光彩,常常聘请人名士书写匾额,题写对联。酒店前挂有酒联,既是一种门面的装璜,又是一幅生动的酒广告。一幅好的酒联,往往对人有很大的魅力,能招徕许多的顾客。酒楼的对联,一般都紧密联系本行业的特点,以动听、美好的词句争相夸耀其饮品之美。  相似文献   

6.
对联是中国的国宝、国粹,白语对联又是少数民族对联中的佼佼者.白族因无文字,白语联只有口头传诵,一般书写白语联是用汉字来代替,即汉字白读,取汉字之音,不取汉字之意.还有因各地区白语发音、语调、语气都有不同之处,所以,书写的白语对联也就各有差异.个别白语联有"失律之感",没有汉语对联那样正规,汉语意韵昧不足,但白语韵味非常浓,有很高的艺术水准,有独到超人之处,有信手拈来、易于背诵、通俗易懂的特点,在白族地区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7.
"滇人善联",李彪应算上一个.因为,大凡到过大理州弥渡县看过南诏铁柱的人,无不对一副楹联赞赏不已,"芦笙赛祖,毡帽踏歌,当年柱号天尊,金镂翔环遗旧垒;盟石掩埋,诏碑苔蚀,几字文留唐物,彩云深处有荒祠."对联书法清新潇洒,平仄工整,内容肃穆深沉.其撰写者便是清末滇西一代名师李彪.……  相似文献   

8.
读岳王庙的一副对联陆葩“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是镌刻在杭州西湖边岳王庙庄严的大门口的一副对联。当人们走进大门,一回身便能看到这笔力道劲的佳句。杭州西子湖畔的岳王庙是为纪念南宋抗金英雄岳飞而建的。这副对联以高度凝炼的语言赞扬了岳飞精忠报国...  相似文献   

9.
杨琳 《寻根》2010,(1):96-101
<正>重庆市江津区的四面山上有一座道观,叫朝源观。朝源观祖师殿的东山门上有这样一副对联:上联:善茅长长长长长长长长下联:习三乘乘乘乘乘乘乘乘横批:荡荡自清有关介绍中说,该联撰写于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但一直无人能够解读,成为中国  相似文献   

10.
正"海棠春睡"是古典文学史上一个有名的典故,其流行的程度,在为人艳说的《红楼梦》中即可见一斑。小说第五回写贾宝玉走进秦可卿的卧室,"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其联云:‘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第六十三回写姊妹们行酒令,湘云笑着掣了一根签,"大  相似文献   

11.
冯汉斌 《大理文化》2013,(11):86-87
一场精心安排的大理之行,不经意间,却与一副名联的主人撞个满怀:“能攻心则反侧白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成都武侯祠里这副极富意味的楹联可谓妇孺皆知,而追根溯源,作者即是大理剑川人、清代大儒赵藩。而不经意间告诉我这副对联作者的,是剑川沙溪古镇一个颇具白族特色的客栈的主人,他说话时的那神态,悠闲中透着奕奕神采,仿佛在说,我们大理,自然风景固然绝好,文采风流也未遑多让,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12.
立论高远的卧龙岗楹联孔祥光卧龙岗──隆中,即诸葛亮当年隐居躬耕之处。河南南阳人说,卧龙岗属于南阳;湖北襄阳人说,卧龙岗属于襄阳。两地人长期争执不下。襄阳人顾嘉衡作南阳太守时,特对此事作了一副对联,其联写道: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相似文献   

13.
一副对联     
一副对联《红楼梦》第五国写贾宝玉到秦可卿房内看到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今天仍然可用,但要作出新解。"世事洞明"指对于世事要有清醒和正确的估计,要有信念,有理想。"人情练达"指要懂得人心所向。人心即人民大众的利益和要求。人心自有...  相似文献   

14.
贡院春秋     
孙欣 《寻根》2012,(2):4-9
“矮屋静无哗,听食叶蚕声,敢忘当年辛苦;文星光有耀,看凌云骥足,相期它日勋名。”清朝湖南巡抚陈文恭为湖南贡院题的这副对联形象地描写了考生在寂静低矮的号舍,奋笔疾书的情景,更深深地道出了千年来知识分子“十年寒窗无人晓,一朝成名天下闻”的梦想。  相似文献   

15.
趣谈茶叶百样情查《嘉禾新志》有这样的记载,辛亥革命前后,江南水乡嘉兴市新篁镇不到千米的街面上,最多时竟有80余家酒店茶馆,而且有不少酒店茶馆挂有这样一副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碗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三杯酒来。”这充分证明当地人好饮的...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传统文体中,对联是颇具特色的。而人名联以其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而令人玩味不已,堪称联林中的一朵奇葩。明代李东阳出任山西督学,偶遇一同名同姓的考生,遂以“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出对。后面两个“相如”语意双关,暗指考生虽与己同名,但身份、地位不可同日而语。该考生才思敏捷,略一沉思,以“魏无忌,长孙无忌,公无忌,我亦无忌”相对。后面两个“无忌”不卑不亢,婉曲深幽。该联(见清赵翼《檐曝杂记》)以历史同名人物撰句。巧问巧答,自然贴切。亦有用人名谐音入联的。明朝陈洽(永乐年间兵部尚书)幼年聪明过人,八岁时跟父…  相似文献   

17.
杨镜 《大理文化》2010,(12):80-88
名胜,即著名的风景地、名胜古迹等。楹联,也叫"楹贴"、"对联"、"对子",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对联,是浓缩的诗和诗中的绝唱,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是中国文学的特色,它要求具有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和很高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8.
名胜,即著名的风景地、名胜古迹等.楹联,也叫"楹贴"、"对联"、"对子",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对联,是浓缩的诗和诗中的绝唱,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是中国文学的特色,它要求具有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和很高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9.
文化楹联     
春节前夕,市文化局举办2010年市直文化系统迎春联欢会,联欢会上,市文化局及市直文化系统各单位分别献出一副对联,迎春言志。  相似文献   

20.
1992年春天,在羊城广州举办的“中华百绝博览会”上,来自福建省漳州市的中国书法奇人吴协生当众作了“双管齐下”的书写表演.他左右手各执一管毛笔,同时书写一幅对联的上下联:右手运笔写“横眉冷对千夫指”;左手握管书“俯首甘为孺子牛”;双笔挥洒如行云流水,双手协调似弹奏钢琴,在观众惊叹中两联同时收笔.人们称赞他有一双魔术师般的手.刚过“不惑之年”的吴协生这一手书法奇绝来自于20余年的苦练.常言道,“一心不可二用”.单手写字不新奇,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