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敦煌边塞词中,描写内容丰富广泛,有反映与边塞战争有关的军旅生活,摹写闺中妇女思念行役在外的征人之情;还有反映风土人情、民族关系等等.在形式上,表现为调式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宋代边塞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正意义上的宋代边塞词数量不多,但是词中却多用烟、霜等清冷的意象和冷色调,营造出不同于唐代边塞诗词的凄清衰飒的情感氛围和美学风格特征。在对其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反观边塞词美学风格以及词体观念的演变。宋人"诗庄词媚"词体观和孱弱的人格心理素质是形成宋代边塞词风格的原因,也是其数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以来,在我国河西地区发现了大量汉简,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等众多方面,其中大部分为屯戍史料,这为我们研究汉代西北屯戊状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本文根据《居延汉简》《居延新简》和《敦煌汉简》中的兵器管理资料,结合相关历史文献,主要对汉代边塞戍卒的武器装备种类、来源和管理制度进行深入探讨,以勾勒出汉代西北边塞戍卒兵器装备及管理运行体制的概貌。  相似文献   

4.
从词的价值体现和情感表达,纳兰容若边塞词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存在物。在作词的时候,纳兰容若将闺中情与塞外风景结合在一起,体现出边塞题材与婉约词的相对统一。从而塑造出纳兰容若独有的艺术个性。纳兰容若词的表达来源于自己的人生经历情感的认同。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词中情的表述更加充分,并不过于体现塞外景物的描写。本文就纳兰容若边塞词的艺术个性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在古献中,“天田”一词歧义有三.作为边塞侦迹设施的“塞天田”为其一;近世随着西北地区大批汉简的出土。为我们揭开“塞天田”的神密面纱,提供了较丰富的新资料;汉“塞天田”与汉长城相伴。既有其源流。又有其形制与效用;汉代边塞对它非常重视,并形成了一套系统严密的管理体制。成为汉代边塞防御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固原地处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交汇地带,自商周始,一直为中原统治集团的北部边陲。本文从固原边塞地区各民族生活、争战的遗留物,特殊的边塞史事,胡汉相交的边塞民俗,风格独特的边塞文学艺术和众多的边塞历史文化遗迹等多方面进行记述分析,说明边塞文化是固原历史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7.
南北朝边塞诗管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边塞诗盛于唐朝,就其发展渊源来看,南北朝诗歌中有关边塞内容的诗歌对唐代过塞诗歌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南北湖边塞诗歌的内容与艺术手法进行分析,探讨其对唐代边塞诗歌的影响与传承。  相似文献   

8.
敦煌汉简中记载了大量关于汉代敦煌郡戍卒的武器装备情况,可分为长兵器、短兵器、远射兵器和防御器具四大类。对于这些武器,有着严格的管理规定与管理体系。体现在记录武器情况的各种文书中。从这些文书档案中也可以了解兵器的制造与管理情况。  相似文献   

9.
柳永作为一位沟通民间词和文人词的词人,在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其艺术个性的形成,是与他对敦煌词的借鉴分不开的.本文主要从意象、题材和叙事手法三方面阐释柳永对敦煌词的受容,以揭示柳词和敦煌词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0.
敦煌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本文话"闺情"反映边塞战争带来的人生悲剧,从"人"的角度揭示敦煌边塞诗所包孕的悲剧情怀,这既是对边塞征战主题的深化,也提升了敦煌边塞诗的思想价值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代的社会文明中,剑既是一种非常锐利的冷兵器,又是一种富含文化韵味的意象体。李白的诗歌中多次提到剑这个意象,他的剑是侠客的标志,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展示着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小说家迈尔斯·富兰克林的小说《我的光辉生涯》塑造了一个顽强追求独立人格、富于反叛精神的女主人公西比拉,吸引了不少评论者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以米歇尔·福柯的权力理论为武器,分析西比拉在社会中的权力关系及其在她与他人和自身关系中的具体运作,揭示她在这些错综复杂的权力关系中所做出的奋争和个中苦涩,同时指出这一人物形象塑造的进步性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3.
论品牌战略在高校形象塑造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形象是高校的无形资产,是21世纪的大学面向市场、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利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要正确认识形象塑造的内涵,树立品牌经营战略理念,通过特色定位、实力建设、媒体支持和硬件保障等四方面的努力,增强学校的竞争力和发展力。  相似文献   

14.
“钺”考     
"钺"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兵器。它在各种文献中出现的频率极高,其形状与斧相似,却并非与斧一物。它的制作材料也有严格的等级区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它的形制与功用均体现出浓厚的文化色彩,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它不但是劈砍的兵器,砍头的刑具,还是汉代以来官员乘舆的重要仪仗,也是王权的象征,古代将帅常常是仗钺征伐。  相似文献   

15.
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新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旅游形象已经成为市场竞争制胜的有力武器,研究内容的趋向性日益明显,对城市旅游形象的特点捕捉得愈来愈准确,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设计模式。但在城市旅游形象设计中还是表现出了以下问题:区域形象替代城市旅游形象、区域背景资源争用、旅游形象口号指代不明、忽视了旅游形象感知主体的多元性、旅游形象设计时横向比较研究少。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时需注意合理定位城市职能,兼顾旅游导向性;基于城市的特色,把握城市的“可读性”和“可意象性”;延续历史剖面,寻找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的亮点;凸显民族文化截面,展示形象符号;突出以人为本,倡导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16.
“哨棒”作为人们出行时的壮行工具,今人多有误解,对“哨棒”的解释也各不相同。造成误解的原因,盖因受“哨”字字义影响及对《水浒》研究不深入所致。“哨棒”不是能够发声的木棒,它只是“人们出行时用于防身的短棒而已”。  相似文献   

17.
中国武侠电影是一座展现中国古代各类兵器的“军事博物馆”。从刀枪剑戟到长鞭棍棒,武侠电影中无不俱有。作为武侠电影的“主题道具”,它们不仅是杀人的利器,而且还是武侠电影中印证人物性格的重要标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任何置人于死地的利器,在本质上都是一种被人所用的工具,武侠电影中最顶尖的制胜之宝是人的精神力量,最锋利的杀人武器是看不见的心计——它比所有看得见的兵器都更锋利、更危险、也更有效。  相似文献   

18.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坚持解放思想不仅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而且还是我们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情况、完成新使命、开拓新局面的思想武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社会主义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19.
日本帝国主义不仅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而且曾长期把鸦片作为麻醉中国人民意志、削弱中华民族自信心和反抗力的软武器。日本帝国主义将这个杀人不见血的软武器与赤裸裸的武力侵略结合在一起,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总结了党的历史经验,集中体现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党建理论和一切重要思想的最重要内容,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建学说的新发展,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理论指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七大功能:导向———激励功能,教化———整合功能,巩固———稳定功能,动员———组织功能,警戒———规范功能,评价功能,形象塑造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