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9 毫秒
1.
<正> “中国新闻技联”3月28日召开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专题研究了关于今年召开《中国新闻技术上作者联合会三届三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的有关事宜。“中国新闻技联”理事长孙宝传,副理事郭炎生、李琛、孟凡森、周塞峰、吴建德等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常务副  相似文献   

2.
<正>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03年第二次工作会议于9月10日在新华社举行,在京正(副)理事长、正(副)秘书长、各分支机构负责同志等,十余人出席,就2003年年会筹备情况和会议主题等问题进行了通报和讨论。会议由孙宝传理事长主持。 华绍和常务副理事长简要介绍了“中国新闻技联”五个分支机构历时,年半的复查登记工作。经努力  相似文献   

3.
<正>12月6日至7日中国报协电子技术工作委员会和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在昆明市联合举办了"2012全国报社新闻技术工作会议暨中国报业技术年会"。会议首先揭晓了中国报业协会批准组织评选的"首届中国报业十佳技术工作者"。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国报业协会会长吴恒权发来贺信,  相似文献   

4.
<正>尊敬的斯蒂芬·格里特主席,尊敬的迈克尔·史泰德执行董事,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首先,我代表新华社,代表中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向出席今天晚宴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一年一度的国际新闻电信理事会春季会议,是国际传媒科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媒科技》2003,(1):21-21
<正> 2002年12月8-14日,由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新闻资料专业委员会和海口晚报社联合举办的“网络环境下新闻资料工作的发展前景研讨会暨新闻资料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海口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50多家新闻单位的近80名代表出席会议。 会议期间,海口市的党政领导和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的领导以及海口晚报社的领导到会祝  相似文献   

6.
9月 2日至 5日 ,中国新闻年鉴第 2 2届全国工作会议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召开。来自中央及地方各有关单位的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领导和中国新闻年鉴社全体工作人员近 60人聚集一堂 ,交流探讨如何改进新闻年鉴的供稿和发行工作 ,以及进一步提高年鉴质量。会议由宁夏区党委宣传部、中国新闻年鉴社主办 ,宁夏日报社承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刘仲 ,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朱玉华等出席了开幕式 ,并发表了讲话。中国新闻年鉴编委会副主任、年鉴社社长尹韵公在会议上作了总结性发言。会议认为 ,中国新闻年鉴是准确、全面…  相似文献   

7.
新闻快报     
<正>信息网络技术与传媒发展研讨会在北京科技会堂成功举行 11月5日,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中国新闻技术工作 者联合会联合举办的信息网络技术与传媒发展讨论会在北 京科技会堂举行。来自广电、报业、信产部、朗讯、天津互 联网协会以及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记者参加了本次会 议,会议讨论了网络经济、网络融合、IPTV等诸多话题。  相似文献   

8.
<正> 由于”SARS“的原因,原定于8月份在西宁召开“三届三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拟推迟到10月底在广西北海召开。 请各会员单位及有关单位仍然按照中国新闻技联通字[2003]02号通知中的会议征文、申报“新闻科学技术奖”,评选“优秀新闻技术工作者”的规定及要求,准备和参与。论文投稿请注  相似文献   

9.
6月中旬,当热浪袭击郑州的时候,参加“全国新闻改革和新闻教育改革研讨会”的一批名流耆宿.学者专家,正聚集在这里,热烈地议论着新闻改革与新闻教育改革中的“热门话题”.他们那睿智的思维,鲜明的观点,似乎给绿城吹来了阵阵清风.我作为一名听会的记者,常常完全被他们的讲话所吸引,以致忘记了身受的炎热. 这次会议是由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和郑州大学举办的.来自全国25所新闻院校或高校新闻系(专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他们有的多年从事新闻实践或新闻领导工作,名闻遐迩;有的在新闻教学或新闻学理论研究方面硕果累累,独步一方;还有的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9月13~14日,第九届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暨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杨宜音研究员、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程曼丽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高晓虹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新闻学院院长刘昶教授出席了会议。开幕式上进行了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换届仪式,  相似文献   

11.
《新闻春秋》2020,(1):F0003-F0003
1月5日上午,中国新闻史学会京津冀常务理事工作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新闻史学会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承办。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程曼丽,会长王润泽,常务理事艾红红、白贵、韩立新、李秀云、曼叶平、熊澄宇、赵丽芳、赵云泽(按姓氏音序),特邀理事白润生、乔云霞,《新闻春秋》主编周蔚华,中国新闻史学会博物馆与史志传播研究委员会秘书长刘英华,联席秘书长邓绍根、常江等出席。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姜飞、院长助理刘滢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新闻史学会联席秘书长邓绍根主持。  相似文献   

12.
<正>2月12日至15日, 2009年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针对目前新闻报刊界普遍关心的体制机制改革、退出机制、新闻从业人员队伍管理等问题,对2009年的报刊管理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相似文献   

13.
<正>会议报道是新闻实务的重要内容。对媒体来说,并不是所有的会议都有报道的价值。对于那些重要的、有价值的会议,如何从专业角度挖掘新闻素材、做好会议报道?本文将从实操层面进行一些可能性探究。一、记者应当如何看待会议(一)会议作为社会镜像从某种意义上,会议是中国广大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在特定时间与环境下的印记和标识。它提供了生活本身的片段内容,放大了局部的信息张力,其总和构建起“拟态”社会镜像,给予了记者在低时间成本下高效获取信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会议新闻太多、太滥,成为人们深恶痛绝而又无可奈何的一大顽症。许多会议新闻的写法一般是这样的:××会议于××日在××举行。××在会议上讲了话,××强调指出……会议认为……会议要求……会议号召……参加会议的还有……这种新闻的表现方式的确让人望而生畏,避之惟恐不及。可以说,这种新闻也迫切需要挤水分。正因为如此,《挤“水分”》这篇获第十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广播录音特写,就越发显得难能可贵。我们试从三个层面作出分析: 首先,在政治层面上,《挤“水分”》是对数字出干部、数字出政绩腐败现象的深刻而生…  相似文献   

15.
正会议,是新闻的"富矿"。尤其是基层记者,通过会议获取新闻素材,在日常的新闻工作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会议新闻是作为一名记者,尤其是基层记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平常见到的会议新闻,存在的主要弊病是长、空、滥,以及写作的程式化、模式化,不但影响了新闻报道的可读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会议新闻的作用。基层新闻工作者如何把会议新闻写好,写出有特色的、有新意的新闻呢?笔者结合从事新闻工作的实际,谈谈体会和看法。会议是新闻资源库会议新闻报道作为一个地方政治、  相似文献   

16.
"会议没有不隆重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这是人们对一些程式化会议新闻的讽刺。确实,一些会议新闻,只见"会议"不见"新闻",充斥着大量官话、套话,恰恰缺少鲜活的新闻事实。在当今转作风、正文风、改会风的新形势下,尤其需要我们新闻工作者尽可能地走出会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媒科技》2005,(1):38-39
<正>记者:吴大校,很高兴你接受我们的采访,你是中国新闻技联的副理事长,长期以来一直从事媒体技术工作,又参加了元月6日的“首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和技术报告会,首先请你谈谈那天参加会议的感想好吗?吴大校:好的,可以肯  相似文献   

18.
张亚原 《大观周刊》2012,(18):124-124
会议新闻是新闻报道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受众对“会议新闻”普遍不感兴趣,主要归因于报道者新闻意识、受众意识与竞争意识的淡薄。笔者认为要强化新闻意识,突出会议中的新闻;强化受众意识,满足受众需求;强化竞争意识,不拘一格写会议新闻。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新闻史学会、韬奋基金会、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广播电视史研究委员会、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召开的第三次地方新闻史志研讨会于2007年12月1日至2日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召开。会议期间还举行了中国新闻史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  相似文献   

20.
董天策 《现代传播》2003,(1):125-126
中国新闻改革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新闻史学会年会于2 0 0 2年 11月 5日至 6日在广州暨南大学隆重举行。会议由暨南大学、中国新闻史学会主办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 ,香港恒福国际集团、深圳特区报业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协办。来自北京、上海等地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 30多家新闻传播院、系、所和新闻单位的 9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这次研讨会的突出特点是 :历史与现实贯通 ;理论与业务并举 ;务实 (研讨实际问题 )与务虚(研讨学术方法 )并重。现将研讨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一、报刊报人研究取得了新进展新闻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