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传统报业要想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就必须改变现有的以纸媒为中心的布局,从报纸产业向内容产业转变,从传统报业独立作战向全媒体整合运营转变,进入到以互联网为中心进行整合传播、整合营销的全媒体时代。  相似文献   

2.
全媒体传播对报业集团而言,其实质就是通过流程再造,实现媒体融合,从报纸产业转变为内容产业.在加强"多媒体"采访制作同时,重视以"聚合和互动"为重点的全媒体整合,为受众提供全时段、全方位、全媒体的新闻信息服务.近几年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以中国宁波网为基础平台,以"一网四报一平台"为抓手,对新媒体实践进行了积极全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融合与创新:报业集团数字化发展的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志坚 《新闻大学》2007,(3):127-130
我国一些报业集团已将数字报业作为报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即为用户提供多媒体(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和多终端(报纸、网络、移动终端等)的信息。在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转型中,首要的是转变观念和体制,以用户为中心,全面整合资源;从建立全时空全媒体的数字技术平台入手,确定数字报业的基本框架和运营模式;目标是建立新的商业模式和实现利润中心的平移。  相似文献   

4.
朱默屿 《传媒观察》2012,(10):32-33
当前,国内报业进入了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新时期。传统报业正积极尝试从平面媒体向多媒体方向发展,以报业核心资源数据库为基础的全媒体信息建设不断拓展。国内较有影响力的报业集团如宁波、烟台等从2009年就开始逐渐尝试向全媒体数字复合出版转变,目前苏南等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5.
随着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全媒体时代已经来临,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激烈的媒介竞争给传统报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传统报业为了生存不得不进行多方面的变革以应对新的环境。本文对全媒体时代的特点、报业新闻生产方式变革的现状及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在全媒体环境下,传统报业需要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形成品牌效应,秉持专业理念,以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中国记者》2014,(1):25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广州日报社社长汤应武在2013年第12期《新闻战线》刊文,认为面对时代潮流和报业形势,必须坚持优报战略、全媒体战略和多元化战略,依托控股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平台和盈利模式,真正实现从"以报为本"向"以媒为本"转变,从报业经营者向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转变,从  相似文献   

7.
陈薇 《新闻界》2013,(11):68-70
我国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向着纵深方向发展。本文从组织结构的角度,论述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路径。在内容生产层面上,再造生产流程,整合全媒体信息资源,保持内容为王的核心竞争力;在传播层面上,优化数字信息平台,构建全媒体传播终端;在运营层面上,重构数字报业的商业模式,建立数据库营销,实现数字产业价值链共享。  相似文献   

8.
程颖刚 《传媒》2011,(8):26-27
当前,国内的报业集团正在步入由纸质媒体向全媒体集团转变的关键时期。平面媒体与网络等新媒体融合,成为媒体发展新趋势。如何在全媒体条件下提高传播能力成为全行业的新课题。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始终主动把握这一趋势,积极推动集团由纸质媒体向全媒体集团转型升级。以确立  相似文献   

9.
柳芳 《东南传播》2016,(5):9-10
进入全媒体时代,以传统报业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受到了有力的冲击,以新媒体为代表的全媒体分流了传统报业的受众,挤占了传统报业的生存空间,传统报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本文主要探讨传统报业如何在激烈竞争之中寻求立身之道。  相似文献   

10.
在全媒体时代媒介大融合的背景下,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深入分析自身特点和优势,提出了全媒体发展战略,将四川在线、天府早报和华西手机报的资源进行整合,组建集团全媒体中心.通过多媒体形态的组合、融合及优势互补,构建崭新的全媒体框架,打造以网络媒体为中心的整合传播、整合营销平台,在实现传统媒体的转型和新媒体的快速拓展及相互间的深度融合与优势互补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尝试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自互联网普及以来,传统媒体不幸成为第一个受到冲击的产业,尤其是纸媒,面临着“生死”挑战。“转型成为必须,不转型必死无疑,转错了方向也同样必死”。报纸转型的核心就是盈利平台的转移,报业危机最直接、最明显的体现就是赢利能力的衰减,报业的赢利能力是报业舆论能力的基础,也是未来报业继续生存发展的基础。报业投资、报业整合、产业链延伸、子报发展等等,这些都是报业产业转型的平台再造。传统纸媒通过以上两个层面的转型延伸,重塑新的传播方式和盈利模式,实现从“以报为本”向“以平台为本”的战略转变。  相似文献   

12.
<正>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采编绩效考核体系已不适应报业全媒体转型,建立全媒体采编绩效考核体系迫在眉睫。本文阐述了媒介融合背景下报业采编绩效考核的四个转变趋势,对建立报业全媒体采编绩效考核体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封静 《东南传播》2013,(8):47-49
近年来,我国传媒界和学界掀起了一股“全媒体”热潮.在新媒体日渐强盛,传统报业日渐式微的背景下,传统报业纷纷提出“全媒体”发展战略,通过打造“全媒体新闻中心”、“媒立方”等新的传播形态,寻求新出路与新发展.在国内众多报业中,南方都市报依托其原有纸媒的优质资源和优势地位,自2009年起全面展开构建“南都全媒体集群”的战略实践,在国内众多报业中有不俗表现.本文以南都全媒体集群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试图探析我国传统报业的全媒体转型这一热点问题,以及在转型实践过程中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季颖 《传媒》2021,(20):24-25,27
上海报业集团成立于2013年10月,由原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整合重组,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报业集团之一.2020年5月,上海报业集团与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建设迈出新步伐. 集团组建以来,大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整体转型,率先实现传统主流媒体转战互联网主阵地.经过8年发展,集团已从一家以报刊为主的传统报业集团,转变为新媒体占据半壁江山的全媒体集团.  相似文献   

15.
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的产生与崛起,使媒体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并出现产业融合的趋势。对此,业内称之为全媒体时代已经来临。面对新兴媒体对传统纸媒的强大冲击,地市报业的凤凰涅槃,需要报网之间由"互动"走向"融合",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16.
刘海英 《出版广角》2022,(11):84-87
当下,数字阅读广受欢迎,传统报业面临诸多新困难、新挑战、新机遇。文章以报业的媒体融合为切入点,分析传统报业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探讨“纸媒体”时代向“全媒体”时代深度融合发展的特点。并提出传统报业要由单一化向集成化转型发展、由静态化向可视化转型发展、由同质化向差异化转型发展,在守正中创新,确保正确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徐萌 《传媒》2013,(2):40-41
2001年-2012年,是湖南日报报业集团迅速发展的11年.面对严峻的挑战,湖南日报报业集团以"创新变革,谋求新优势再造"为战略转型主题,在这场改革大潮中走在了中国报业改革的前列.目前,集团旗下有5报3刊2网、十余个经营实体,拥有固定资产25亿元,员工2000余人,年经营收入近10亿元.集团已从成立之初的传统报业集团成功地向传媒集团并最终向现代文化产业集团进行战略转型. 近年来,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全面推行文化体制改革,在内容升级、产业转型、资本扩张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布局和思考,着力实现从广告经营商向全媒体综合信息服务商,从传统报业集团向传媒集团最终向现代文化产业集团的转型,逐渐摸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传统报业转型之路,其特点可以总结为"湘报范式".在文化、新闻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针对湖南日报报业集团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探索实践分析其现状,以探究我国报业集团未来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具有值得借鉴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融媒体时代,传统报业转型发展的路径依赖问题,实质上是学界和业界对传统报业转型发展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惯性造成的.笔者从技术路径和产业路径两个方面对传统报业转型进行分析研判:技术路径上,主要分析传统报业数字化和数据化转型发展;产业路径上,主要分析传统报业产业化和集团化转型发展.中国传统报业将走向何方?笔者指出,报业作为一种媒介形态将与其他媒介形态长期共生;按照全媒体发展、融合与分化、专业与综合的发展逻辑,传统报业逐步转型升级,并走向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9.
2011年年初,南方报业新媒体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以整体之力加快新媒体建设步伐,全力向全媒体集团转型的标志性、战略性举措.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在继续做大做强传统报业业务的同时,加快新媒体建设步伐,积极向全媒体集团转型,初步形成了覆盖报刊、网络、手机报、广电、户外传播全媒体发展的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20.
周万钧 《新闻世界》2013,(7):125-126
【摘要】传统报纸行业面对各类新兴媒体的挑战,纷纷加快数字化转型,试水全媒体战略,传统报业向全媒体拓展转型已成大势所趋。全媒体的特质,对媒体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媒体时代需要适应全媒体特质的全能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