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从一年级起贯穿于各年级的教学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结合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内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呢?首先明确,结合课文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有爱国主义教育;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科学、热爱劳动、热爱集体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养成自觉学习习惯、独…  相似文献   

2.
孙现云 《新疆教育》2013,(9X):100-100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渠道。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本仅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李静 《职教论坛》2003,(24):57-57
语文教材都是些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文章,它们不仅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哲理,而且有许多是描绘赞美祖国大好山河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去充分挖掘教材本身所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从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人文素养的教育。实现这种教学目的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本人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是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从以下几个环节来进行教学的。一、在解题阐义时,有意识地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些课文的题目就是探测文章中心内容的一个“窗口”。教师紧扣文章题目,挖掘其中的含义,使学生在解题阐义中,就能受到深刻的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1)紧密结合中心,在具体形象中渗透品德教育。(2)抓好语言训练,在赏词析句中渗透品德教育。(3)激发学生情感,在情境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4)依托语文实践活动,渗透品德教育。总之,寓思想教育于"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1)紧密结合中心,在具体形象中渗透品德教育。(2)抓好语言训练,在赏词析句中渗透品德教育。(3)激发学生情感,在情境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4)依托语文实践活动,渗透品德教育。总之,寓思想教育于"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诸多文章内涵丰富,风格各异,可启迪学生的心智,陶冶他们的情操,这便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本文旨在探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方略。一、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具体有三点。1.品析语言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品析语言是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品析语言即对课文词句的品赏理解,旨在使学生在品味词句的过程中受到思想的启迪,获得心灵的陶冶,从而提高审美能力,提升个人素  相似文献   

7.
培养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结合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思想品德教育,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从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虽然有的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重视结合语文教学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但不少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仍然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单纯传授知识,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倾向。这些教师认为语文教学只要把字、词、句、篇讲清楚,学生就自然而然地会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水到渠成论”是十分有害的。语文教学的实践证明:教师是否自觉地把语文教学和加强学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赋予我们语文教师的工作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在教学中我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且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几年来,我始终坚持在阅读中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对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题,即文章的题目,它是文章的眼睛和“窗户”,是学生理解文章、掌握文章深层内容的第一级台阶。因此,文题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绝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0.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许多哲理深邃、思想深刻的优秀文章。这些文章极具典范性,文质兼美,有的文章写人记事,有的文章描写祖国大好河山,有的文章抒情感怀。这些,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提供了相当便利的条件。在语文教学中,要以生动形象的语文教材为依托,全方位地立体推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中,掌握课本知识固然重要,思想品德教育同样不能忽视。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论述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从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应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到实处。那么.怎样才能使数学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更有效呢?下...  相似文献   

13.
郑先猛 《辅导员》2014,(14):125-125
文题,即文章的题目,它是文章的“窗户”、文章的眼睛,是学生理解文章、把握文章深层内容的第一级台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恰当合理、灵动巧妙地处理好文题的教学,对阅读教学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文题或概述文章内容、统领全文,或突出文章重点、贯穿全文,或暗示写作方法,或流露作者的情感倾向等。抓住文题则“举纲张目”,拧住核心,摄制灵魂。因此,文题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绝不能忽视、偏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文题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要讲求思想性与知识性和谐统一,因此教学中要抓住时机,有机渗透,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一、从课题中渗透品德教育。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思想教育的凝聚点。抓住题眼,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使学生在分析课题中受到教育。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思想品德调查问卷,证实了加强学生德育渗透的重要性。知识性和人文性教育双管齐下,就可以使学生发展更为健康。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重在渗透盐池县教研室王学军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除了思想品德课之外,语文课具有特殊的优势。我们应从素质教育的目的出发,不断克服教学中偏重于“工具性”,削弱“思想性”的不良倾向,充分利用教材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结合紧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无疑是要融会着思想品德教育的。但我一直不赞成使用“德育渗透”这个概念在语文教学中。因为,“渗透”是比喻一种事物逐渐进入到其他事物之中,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却是它本身就具有的功能,并且还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课程标准》把学生的语文素养界定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感情、态度和价值观”,这就明确了语文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应归属于“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的范畴。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要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它的主要特点是潜移默化,即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如何坚持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使德育渗透来得自然和谐,是我们语文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笔者拟从以下几点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小学德育大纲》(试行草案)也指出:语文课"要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从这两个《大纲》中可以看出,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品德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而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现状并不乐观,我们正在不懈努力,了解学生自身的发展,挖掘教材内容的德育功能,在语文教学各个环节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发挥教师的道德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娜 《学周刊C版》2019,(6):105-106
当今社会的教学已经不是简单的知识讲解,教学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个人思想品德的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一门文化学科承担德育工作是理所当然的。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品德。本文主要从实际教学出发,浅谈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