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节是新闻报道的血和肉,有粗壮的骨胳而没有血肉,新闻就会显得干巴枯燥。新闻有了丰富的细节,就会更加自然、生动。新闻记者必须用心寻找、用情挖掘、用意写好新闻的细节。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国内电视界吹来了一股"新闻故事化"的清新之风,在内容上贴近百姓现实生活,在形式上采用讲新闻故事的手段。一、新闻叙事结构上的故事化新闻故事化就是充分利用新闻事件的戏剧性因素,善于制造悬念,挖掘其背后的细节,突出情节  相似文献   

3.
“报料新闻”作为报纸新闻选材的重要部分,在来源相同的情况下,想要获取独家报料,做出独家新闻,显然极不容易。与传统的独家新闻相比,如今的“独家”已经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抢先报道,而更侧重于对事件的挖掘,力图在同一新闻事件中展现出不同视角。或在新闻的深度和厚度上纵深挖掘,做出别人没有的亮点。根据相同报料挖掘“独家”的做法,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优秀的新闻报道就应当是生动的故事。故事化报道为新闻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契合受众深层次的视阅需求,扩大了新闻传播效果。做好故事化新闻需要用心构思、凸显主角、突出细节、注重描写。另一方面,故事化新闻应恪守真实性底线,防止对新闻真实性的伤害。  相似文献   

5.
"新闻故事化"是近年来在新闻采写中运用得越来越多的一种方式。把新闻事实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来讲述,尽可能地寻找事件中蕴含的戏剧性或含有幽默感的情节和细节,这种方式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6.
李尚志 《新闻记者》2001,(12):49-50
老的新闻记者都会有一个体会 :一些重大活动的新闻之所以使人感到读来干巴、乏味 ,主要是因为这样的消息中缺乏生动、感人的细节。缺乏可读性的毛病也就在这里。而要克服这种消息乏味毛病的关键是记者要千方百计地抓“活鱼” ,把抓来的“活鱼”写到新闻消息里去 ,就会大大增加生动性和可读性。所谓“活鱼” ,这是老记们的新闻述语 ,即抓现场的故事、细节、感人的人和事。回想十七年前天安门城楼上的一次采访 ,这种感受就更深了。想尽办法摆脱限制一九八四年十月一日上午 ,我同邹爱国同志作为国家通讯社负责采写国庆四十五周年庆典的记者 ,提…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评论家肯尼斯·伯克说:"故事是人生的设备"。听故事和讲故事都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真实的故事就更具有吸引力,故事成就了精彩的电视节目。很多时候,"新闻"的确也具有"故事"的种种特质。我们的新闻记者在新闻采写中如果尽量按照"新闻故事化"的思路和方式报道新闻,增强新闻的客观性与可视性,用事实说话,尽可能地寻找事件中蕴含的戏剧性或含有幽默感的情节和细节,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将使我们的新闻充满趣味性和人情味,使我们的新闻报道焕发出勃勃生机,吸引更多受众的目光。笔者通过近二十年的编导、采访、主持实践,积累了有关电视新闻的几点感想,在此与大家交流分享:  相似文献   

8.
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不能是一个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人,而应当是对有故事、有可挖掘性的新闻事件可以进行一定的深入调查和采访,这样才能保证有源源不绝的新闻素材,才能写出有一定深度和有各种社会意义的好作品,所以对新闻背后的新闻的挖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以如何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进行一定探讨。  相似文献   

9.
只要社会达成这样的共识:保护记者的权利就是保护公众自身利益,维护社会正义。那么,保护记者权利就有了非常有利的社会环境。"‘新闻在线’记者被打了!"这消息一下在广西电视台内部炸开了锅。近些年,新闻记者在采访报道过程中被威胁、殴打、通缉,甚至被追杀等事件不时见诸报端,但当类似事件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同事身上时,其震撼程度还是非同一般。"新闻在线"是广西电视台一档民生类新闻节目,记者接到报料称:玉林某房地产项目存在违规行为,业主和开发商的  相似文献   

10.
一篇好的新闻故事化作品需要记者深入到故事的底层去挖掘新闻资源。这里的故事底层即指新闻中那些往往被人忽略、被社会遗忘的角落,或是不为人知的背景,难以不可揣摩的新闻主角的内心世界,这样的新闻带有强烈的市井特质,更能在社会上引起共鸣,从而产生说服力、震撼力。如何去故事的底层挖掘新闻,写好新闻故事呢?  相似文献   

11.
陈欣 《新闻实践》2009,(8):63-64
在同城媒体的竞争中,热线新闻短兵相接.要胜出一筹,就要尽量跳出"同质化",做出自己的特色.热线新闻要做出独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独家报料--让记者成为新闻当事人 不少读者认为,在同城媒体中,热线新闻都是"大同小异"的,只要看一张报纸就足够了.在这种情况下,独家报料成了稀缺资源.  相似文献   

12.
王珩 《青年记者》2013,(2):30-31
新闻的本质就是说出故事,这乍看起来有些不妥,似乎与小说等虚构文体混淆了,但这是美国新闻学者富兰克林提出的全新的新闻理念。他认为,一个记者如果在采访中找不出故事,他就写不出好新闻来。细究他的观点,其实是站得住脚的,新闻面对的是人类活动,而人类活动必然有许多生动活泼的故事,倘以纪实笔墨加以展现,是完全可以的。富兰克林对他的理念作了如此阐释:"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手法,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从而突出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①目  相似文献   

13.
社会新闻.是当今各媒体拼抢的主阵地之.也是吸引读者眼球的个主要领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除去媒体常没的新闻热线外,记者该如何挖掘社会新闻?通过几年的实践.我认为只要用心.把身子沉下去.社会新闻就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4.
新闻故事化是新闻写作中值得注意的一种倾向。普利策新闻奖得主之一美国记者富兰克林认为"新闻学的本质是故事",并将"新闻故事化"定义为:"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手法,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从而突出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新闻故事化以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喜好,容易与受众形成情感互动以致达到共鸣等显著优  相似文献   

15.
论新闻报料热线的运作和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文 《新闻知识》2002,(7):35-36
“报料”,这一颇具广东特色的口语词,如今已经成为全国各地记者的通用名词了。通过在报纸公布新闻报料热线,来获取更多的新闻线索,也成为主流报纸在新闻竞争中通用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新闻作品如何吸引受众眼球,除了通过挖掘新闻本身的价值以满足受众之外,在新闻写作时注重细节描写,增强新闻报道表达方式的文学性、趣味性和人情味也是有效之道。新闻写作中细节的选择细节是人物的血肉,选择怎样的细节才能将人物写得有声有色,有血有肉?选择具有感染力的细节。美国记者修·马利根说:"生动的细节描写可以使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新闻故事在电视中被大量运用,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把新闻人物或事件用生动活泼的故事讲出来,以尽可能地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在这些新闻故事中,不仅关注事件的结果,更重视新闻事件的过程,注重展现新闻故事情节,挖掘人物的内心情感,刻画人物的个性,捕捉生动传神的生活细节,从而提炼作品的主题思想,拓展电视新闻的报道空间,以增强新闻的可视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电视新闻报道故事化的探析,从如何挖掘新闻事件的细节和矛盾冲突等方面分析,使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中更好的用好"故事"。  相似文献   

19.
"什么样的新闻是好新闻?"工作中大家常常有这样的疑问。好新闻的标准不好确定,主要是因为新闻作品属于应用新闻学范畴,是用主观思维反映客观事实的物化形式。笔者很认同著名新闻学者李希光眼中的好新闻标准:清澈、简练、聚焦、有细节、有诱惑力、能唤起人们的好感。用一句话说,好新闻,就是把故事讲得精彩。  相似文献   

20.
小刘: 你寄给我的稿子收到了。很高兴,我能够作为你这篇新闻稿的第一个读者。读了以后,我有这样一个想法:如果能在这篇新闻中作一些细节的描写,就能引人入胜了。你既然征求我的意见,我就借此机会谈谈自己在新闻采写中描写细节的一些体会,与你共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