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每一份报刊都以自己的产品走向市场,教育报刊也是如此.走不到市场的报刊,是一个花架子,是一个废品.回顾过去,我们看到的部分教育报刊借助于一些外在的力量,依靠一些非市场的手段来开道,这不是真正的走向市场,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入世给少儿报刊带来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2001年11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艰难而漫长的入世谈判终于结束了,中国终于融入到了世界经济大家庭之中。然而,随着进入WTO,我们也将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对于我国的报刊界来说,特别是我国的少儿报刊界来说,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要远远大于给我们的机遇。如何利用WTO的原则保护和发展自己,如何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如何发展我国的先进文化,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使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这些问题是我们每一位少儿报刊工作者都要面对的问题。一、入世给少儿报刊带来挑战和面临的问题加入WTO给我国的少儿报刊带来的挑战是不言而喻的,它将大大加速少儿报刊的市场化进程,促进优胜劣汰,通过市场行为来整顿少儿报刊市场。我国少儿报刊面临的挑战有以下几点:1.发达国家将利用它们的资本优势和大的传媒企业的优势占领我们的报刊市场。2.发达国家将以他们的价值观在它们所控制或参与的报刊上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读者,特别是我们的青少年读者。3.发达国家将利用它们先进的管理和高科技进入我们的报刊市场,同我们展开竞争。4.发达国家将利用国际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我们竞争。大量的国外资金和媒体的介入,对我国少儿报刊的挑战也是巨大的,它们的加入会改变我国少儿...  相似文献   

3.
军事报刊走向市场的社会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军 《军事记者》2002,(3):11-12
随着新闻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国内新闻媒体的整体发展速度加快,报刊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这一快速发展的进程,给新闻行业带来了强烈的推动和冲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军事报刊该如何应对挑战,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呢?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报刊市场的空前繁荣,一大批年轻有为的骨干力量被充实到了编辑队伍。据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和全国记协国内部进行的抽样罚查结果显示,我国29岁以下的新闻工作者占到24.6%,也就是说,每4人中即有1位新人。新编辑作为我国报刊市场的生力军,发挥着最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是一批充满虎虎生气的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5.
一位在全军新闻界颇有名气的老报人在一次讲课时说:“报道的题材、对象和读者群的特殊性,决定了军事新闻在美学追求上的独特性。感性特征、情感特征,构建了军事媒体编辑对军事新闻标题的艺术审美性。”现代社会,报刊出版业空前繁荣,信息爆炸,不少报纸多达几十个版,大多数读者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把每一篇文章都细读一遍,只是先浏览一下标题,挑出自己想看的好稿件细细  相似文献   

6.
韦名 《新闻三昧》2003,(11):35-36
今年的报刊整顿,虽然没有从根本上动到工人报刊,但也给工人报刊敲响了警钟。走向市场是工人报刊今后一个时期需要不断探索的工作。工人报刊要走向市场,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工人报刊的特色是什么?就是维权报道。  相似文献   

7.
从邓小平南巡谈话到十四届三中全会前后,短短两年多,市场经济的话题打乱了新闻界以往循规蹈矩的思路,某些习以为常的办报观念和市场经济发生了冲突.新闻圈的多数人都深感新闻业走向市场的震撼,因为“公费办报、办广播电视”的思维模式陷入经费危机,正经受报刊市场、广告市场和其他经营举措的挑战.一些大报首脑和研究者提出豁然的见解:报业要走向市场.  相似文献   

8.
报刊打破传统的行政干预征订格局,进而走向市场是当今全国近2000多家报纸,700余家期刊共同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和重要问题。作为其中的一分子,中学生报刊也无法回避这一现实问题。 据中国少儿报刊协会提供的资料,目前,我国正式出版的中学生报刊有近60家(港、澳、台出版的未统计在内),基本上每省都有。它们有的隶属于教委系统(由教圾委或教研室主办),有的隶属于出版社系统,还有的隶属于杜会群团组织及其它系统。按内容可分为三大类型,即社科综合类、教学辅导类、专业类。发行范国大多数仅限于本省或本地区,少数跨越了…  相似文献   

9.
入世后我国的科技期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文中就科技期刊如何迎接挑战,抓住机遇,走向市场进行简述,并对高素质的科技期刊编辑人员提出了具体要求。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为科教兴国,科技兴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通讯员园地     
为报道骨干每人订一份《军事记者》本刊讯李连平刘贵军报道10月25日,空降兵某部的16名报道骨干,每人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份2003年度《军事记者》的订阅通知单。该部历来重视新闻报道工作,近年来,多次被军、空军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特别是今年,他们先后在《解放军报》等报刊上稿160多篇,较好地促进了部队工作。今年报刊订阅工作开始后,部队新闻报道骨干纷纷向领导建议:“《军事记者》是新闻报道骨干成才的良师益友,对搞好新闻报道工作大有帮助,应该为每名报道骨干征订一本”。于是,他们列出专项经费,为报道骨干每人订了…  相似文献   

11.
朱胜龙 《传媒》2003,(3):12-13
我国进入WTO后,面对国外雄厚资本虎视眈眈的挑战;在市场这只具有生杀予夺大权的“无形的手”的操纵下,报刊竞争日趋“白热化”,开始由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按行政区域和行政部门、单位均衡分布,向着资源优化配置的产业化方向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在新闻出版总署提出的压缩行业报刊,制止报刊摊派发行,审批报刊向报业集团、出版社倾斜、对面向市场的报刊扶优扶强政策的“催化”下,报刊市场的“两极分化”现象日渐明  相似文献   

12.
党报走向市场是新闻媒介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负责人在一次会议上谈到报刊存在的问题时说:“过去只要把导向把握好就可以了,现在不但要把握好导向,还必须适应市场,面向老百姓。”  相似文献   

13.
《军事记者》2001,(4):44-44
今年新年伊始,新闻出版署报刊司向 8家擅自出版军事专版的报纸下发了违规通知单:江西工人报、安徽科技报、海南经济报、海南特区报、内蒙古科技报、湖北经济报、西藏科技报、安徽经济报。   近年来报刊重视宣传和普及军事知识,对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和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军事宣传中也存在一些混乱现象,少数报刊不顾社会效益,追求卖点,炒作、渲染军事新闻;有的随意编造军事消息;有的夸大其词,哗众取宠以招徕读者,特别是军事泄密问题十分严重。针对上述情况,新闻出版署曾专门下发了《关于清理整顿军事报刊的通知…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是一位举世公认的伟大军事家。美国前国防部长菲利普·戴维逊曾称“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英国军事科学家迈克尔·爱略特·巴特曼则称颂毛泽东是“掌握打开这个时代军事奥秘之锁的全套钥匙的一个时代人物”。其实,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政论家和军事评论家。尤其是在领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他不仅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而且撰写了大量军事论著,还特地以记者述评方式为报刊撰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军事述评。这些军事述评正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中国军事斗争  相似文献   

15.
今年新年伊始,新闻出版署报刊司继续进一步加强对违规违纪报纸的查处力度,向 8家擅自出版军事专版的报纸下发了违规通知单。   这 8家违规报纸分别是:江西工人时报、安徽科技报、海南经济报、海南特区报、内蒙古科技报、湖北经济报、西藏科技报、安徽经济报。   近年来报刊重视宣传和普及军事知识,加强国防教育,对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和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报刊在军事宣传中也存在一些混乱现象,少数报刊不顾社会效益,追求卖点,炒作、渲染军事新闻;有的随意编造军事消息,移花接木,无中生有;有的故作耸人听闻的标…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我国报业发展可谓是欣欣向荣、百花争艳。各地晚报热潮未减,又见都市报、晨报异军突起,更有多种特色专业报刊也来抢占市场。而作为各地主流媒体的党报在这片竞争白热化的土地上,竞有日渐萎缩的态势。再加上不断叫响的“断奶”之说,更让地市党报人有雪上加霜之感。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地市党报如何走向市场,赢得读者,收复失地,无疑是摆在地市党报管理者们面前的重大而首要的课题。向经营要效益,向市场争读者,开创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双赢局面,才是地市党报发展的方向所在。  相似文献   

17.
入世后我国的科技期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文中就科技期刊如何迎接挑战,抓住机遇,走向市场进行简述,并对高素质的科技期刊编辑人员提出了具体要求.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为科教兴国,科技兴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入世后我国的科技期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文中就科技期刊如何迎接挑战,抓住机遇,走向市场进行简述,并对高素质的科技期刊编辑人员提出了具体要求.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为科教兴国,科技兴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自由撰稿人不可太“自由”路轲瑜近几年来,随着报刊逐步走向市场,我国出现了许多自由撰稿人。这些自由撰稿人的出现,为报刊增添了新闻采写的生力军,丰富了报刊稿源,也为社会增添了精神文化产品,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由于自由撰稿人的各方面素质高低不一,加之有的人...  相似文献   

20.
传媒业的不断进步对报刊专版自身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专版只有多抓热点,多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话题,多在“为什么”上做文章,不断提高专版为大众服务的层面,才能实现创办专版的宗旨,也才能使报刊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办专版的报刊专版编辑任重道远,编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