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正> 行进间投篮,是篮球比赛中运用较多,有实用价值的最基本的技术。当学生掌握传接球、运球、投篮后就可以安排行进间投篮的教学。行进间投篮可以在场上的各个角度和各种位置跑向篮下,并在跑动中接球或运球突破投篮。怎样让学生尽快掌握这个技术呢?可采用如下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一、案例:双手胸前传接球(一)指导思想学生能说出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动作要领,80%以上的学生能正确做出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在练习中,学生表现积极主动,对篮球练习体现出较高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自信自强、愿意展示自我的品质,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二)教学步骤1.课堂导入(1)语言提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各种不同的熟悉球性的玩法。(2)通过变换不同的玩球方法,多次进行练习使学生更加熟悉球性。导出: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相似文献   

3.
传接球是篮球运动的一项重要基本技术,是组织进攻的纽带。由于现代篮球比赛的速度越来越快,静止的、原地的传接球技术已很少运用了,快速、及时、多变的行进间传接球已是现代篮球比赛中一种最奏效、最常用的手段。多球的行进间传接球练习法,就是把过去全队仅用一、两个球进行的行进间传接球练习方法改进为全队用十个以上的球进行的行进间  相似文献   

4.
按国家器材标准安排少儿篮球教学内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对国家器材标准下少儿篮球教学内容的安排进行研究。认为:小学1年级学习原地运球及运球走技术,2年级学习行进间运球、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3年级学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4年级学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5年级学习持球交叉步突破、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技术,6年级学习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初中阶段学习进攻基础配合及小学阶段学习的进攻技术在配合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教材中的一项基本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传球不及时、不准确、不到位,接球后手脚配合不协调,出现“带球跑”的违例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强化基本技术,分解关键动作,循序渐进练习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步骤如下:一、打好基础作铺垫在讲授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时,我重点强调传接球的手型,使学生在传接球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手法,以达到用力均匀、传球  相似文献   

6.
蒋玲 《体育教学》2008,(11):36-37
一、教学设计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能力、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选用了从熟悉球性练习——抛接球游戏——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学习——合作探究——传接球等诸多游戏比赛内容,按篮球技术技能掌握和发展规律层层递进,创设篮球学习和练习交流有效学习情景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篮球意识。结合教学评价,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习惯,  相似文献   

7.
行进间高抬腿是小学生田径训练的重要手段,其作用主要是培养学生用前脚掌蹬地和提高腿部力量及增强短跑的节奏感。其技术动作简单,一般是由原地高抬腿过渡到行进间高抬腿,很多教师在教授原地高抬腿时,都采用哨声或掌声控制练习节奏,但在过渡到行进间高抬腿时,教师的做法基本上是规定起点和终点。发令后,学生自行掌握快慢  相似文献   

8.
<正>一、教学绝招绝招1:利用技术动作学习的迁移,掌握"跨步接球,上步投篮"的动作练习方法:行进间跨步接球后再上一步(两步)传球;行进间跨步接球再跨一步向前上方传球(引出行进间投篮动作);观察行进间投篮完整动作并模仿。练习实效:通过对已有行进间传接球知识的延伸和迁移,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掌握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跨步接球,上步投篮"动作方法,尤其是"跨步接球"的衔接和脚步动作的方法,为后续巩固提高技术动作质量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四角跑动传、接的练习在篮球训练中运用得较为广泛,它的主要作用一是提高学生快速侧身跑进的能力和控制身体的能力,二是改进学生行进间中传、接球的能力。通常的练习方法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成四角形站位进行传接球练习。传球后跑至接球组排尾。如图所示,分四组站成四角形,①传球给②,①切入接②的回传球,并在跑动中将球传给③,然后跑到③组的排尾,当①传球给③时,②紧跟着起动,切入接③的传球,在跑动中传球给④,然后跑到④的排尾。依次连续进行练习。练习要点是:跟进切入时,起动要及时、快速,传、接球动作要连贯。球传至接球人的胸…  相似文献   

10.
<正>一、单个技术动作教学的利弊分析在常规教学中,一般采用的练习方式比较单一,通常注重单个技术动作教学,下面是按照单个技术动作教学设计的篮球单元教学计划(见表1):从以上篮球单元教学计划内容来看,学习篮球单手肩上投篮之前,先学习运球与双手胸前传接球,前后共6个课时。其中运球主要先学习单一的原地高低运球,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行进间高低运球的教  相似文献   

11.
李晋  边玉翔  张凡 《乒乓世界》2008,(5):104-105
之前我们学习了正手攻球和反手攻球的技术动作,这些都是处理上旋球的基本技术.在练习技术动作的同时,我们着重介绍了简单的步法跑动通过上半身的腰部、手部动作结合下半身的腿部和脚下的跑动,使每个击球动作更为完整、合理,达到了全身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2.
<正> 六、传接球部分传统的足球训练方法是以传接球作为启蒙技术。而笔者认为,只要把运球技术学会了,就可以带动传球技术的提高,因为运与传的技术动作要领基本相同。下面先介绍接球然后再介绍传接球的多人配合方法。传接球技术在比赛中占的比重相当高,它是战术配合的连接技术。传不准球同伴拿不到;球传准了接不稳,不但战术受破坏主动进攻也会成为被动防守。接球有原地、跑动、变向、高低以及在对抗中摆脱对方的紧逼看守之分。儿童训练时期,应先从原地、高低、跑动中接球开始,由易到难。  相似文献   

13.
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比赛中最常用的战术配合。在掌握了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后,直接进行行进问教学,学生们容易出现“走步”违规现象,而自己却意识不到。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多年来从事篮球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教学步骤,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一、徒手完整技术动作练习 首先每节课必须进行徒手动作练习,练习中注意动作的规范性,动作必须到位。原地徒手完成“蹬、转、送、抬、挺、撑、推、拨”的练习,让学生体会完整的最后用力顺序。同时要求学生保持上体和下肢的适度放松,保持较好的左侧支撑,使学生体会到自下而上的用力顺序过程。  相似文献   

15.
原地高抬腿跑是中小学体育课中常用的练习,它简单、易行、有效,常出现在体育课的准备活动部分和基本部分跑的辅助练习和专项训练内容中,学好、用好这一技术动作,对学生学习、改进途中跑的技术动作,提高跑的速度都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动作不对、练习不当就会事倍功半,甚至破坏跑的技术动  相似文献   

16.
游戏百花园     
《体育教学》2014,(8):79-79
目标:巩固和提高各种原地传球的动作质跫、速度以及准确性。方法: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练习,缚绀分成两路纵队迎面站立,间距5~8m,中间是两根篮架柱子,利用阿根枉:于的间隙(约54cm)进行原地迎面传接球练习,要求传球必须穿过柱了夹缝,传完球顺势跑到对面队伍队尾,以连续完成既定次数传球快的队伍为胜利。要求:按照规定的传球动作进行练习,如果中途出现失误,如球碰到柱子、未接住球等则重新计数。  相似文献   

17.
<正>在区"水平四八年级: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第一课时)"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中,两位不同学校的教师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获得了观摩教师的高度评价。在结束后的研讨中,大家对两位选手的教案进行了分析,对其中学习目标的撰写进行了讨论。教师一:"1.学生知道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2.85%以上的学生能基本做  相似文献   

18.
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是快速移动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传接球配合方法,是篮球技术教学中必须掌握的内容,其动作有一定的难度,对身体协调性有较高要求,学生难以完成任务。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仅用1学时,没有  相似文献   

19.
<正>一、"流水线"形式的组合篮球运球投篮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项教学内容。在组合练习思想的指导下,笔者把运球投篮这个练习分为开始(原地)、技术练习、结束返回(移动)、等待四个环节进行教学(见图1)。在图1中,运球投篮练习就像一套紧凑的"流水线",而四个环节如流水线上的四个"生产单位"。在练习中,教师可在"生产单位"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技术、身体素质动作,比如原地运球(A)、原地到技术练习(A-B)的单脚持  相似文献   

20.
体育课教学的计划性非常重要,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与改变,会收到显著的效果。前不久,笔者上了一节篮球行进间运球技术教学课。教学设计主线是:示范动作——讲解动作要领——学生练习——分析、纠正错误动作——改进提高练习。可是第一个班的课结束后,感觉教学收效一般。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们认为运球动作简单,大家多少都会一些,老师教的动作技术性强,比较单调。所以听得不带劲儿,练得不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