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世纪汉字性质问题研究评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汉字性质问题关系到对于汉字所处发展阶段的论定 ,这个问题一开始就是在西方文字学关于文字发展三阶段论的框架下来思考的 ,跟 2 0世纪关于汉字评价的争论是联系在一起的。5 0年代以后 ,才开始从文字记写语言中哪个单位层次的角度来看汉字的性质。考察 2 0世纪汉字性质讨论的进展 ,可比较清楚地揭示汉字性质问题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关于汉字性质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汉字性质问题是汉字学基本理论研究的核心 ,2 0世纪关于汉字性质的争论几经高潮而尚未得出比较一致的意见。作者则认为从汉字构形原则的角度提出 ,把汉字命名为表意体系的文字 ,是能够概括出汉字的本质特性的  相似文献   

3.
汉字性质问题是汉字学基本理论研究的核心,20世纪关于汉字性质的争论几经高潮而尚未得出比较一致的意见,作者则认为从汉字构形原则的角度提出,把汉字命名为表意体系的文字,是能够根括出汉字的本质特性的。  相似文献   

4.
正研究汉字学需要注意到它的基本理论问题,即汉字的性质。它的性质是什么,应该从哪个角度认识和了解汉字的性质?自从上个世纪开始,汉字研究课题就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虽然一直没有统一认识,但是,通过众多学者的研究,这个问题还是能够得到解决。本文主要是在参考和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一、讨论汉字的性质,不能只就汉字论汉字问题国内研究汉字学,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入手,分别是广义角度和狭义角度。其中狭义角度对文字学的定义主要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国内学者一直混淆了“汉字性质”与“汉字类型”;两个概念,导致二者名异实同,都指汉字类型,这就造成汉字性质研究的滞后以及汉字所属类型的不确定性。汉字性质和特点,是现代汉字研究的理论基础。要确定汉字性质,就必须把汉字放到世界文字中进行对比研究,可见汉字的特性在于:汉字是理据性和审美性完美结合的形体结构;一个汉字就是一个独立音节;汉字是方块字。  相似文献   

6.
石晓瑞 《中学文科》2009,(13):94-94
汉字性质问题是汉字学基本理论研究的核心,关于汉字性质的争论,学界看法不一。本文拟对汉字性质的诸种提法进行简要的梳理、归纳,并阐述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7.
汉字性质问题是汉字学基本理论研究的核心,关于汉字性质的争论,学界看法不一。本文拟对汉字性质的诸种提法进行简要的梳理、归纳,并阐述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8.
试论当前汉字性质研究中的误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字性质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至今仍然意见纷歧。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汉字研究中存在着以下误区:判定汉字性质的标准不统一;混淆造字原则与文字功能两种范畴;比较对象上存在着错位;割断古今汉字的联系。这些误区,影响学界对汉字性质问题达成共识,也影响对这一问题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纳西东巴文字性质研究进展和新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纳西东巴文字性质研究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早期研究将东巴文字定位为象形文字;20世纪80、90年代重视东巴文“形声字”与汉字形声字的异同,分化出3种不同的观点;近年来倾向于多学科的细化研究,方法更加科学。运用心理语言学方法对东巴文字性质进行探讨,可以考查东巴文字类别符号是否具有汉字义符的特点,东巴文字的注音符号是否具有汉字音符的特点。系统考查东巴文字认知的特点,比较其与图画认知及汉字认知的异同,有助于确定东巴文字性质。  相似文献   

10.
汉字性质的研究由来已久,它不仅是汉字学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同时也是文字类型学的重要研究课题。认定汉字的性质,要结合汉字自身的特点,分时期、分阶段来总结汉字发展的性质特征,同时也要将汉字研究纳入世界文字的研究中,从多个角度来审视汉字,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出汉字的性质。结合以上两个方面,从文字符号记录语言的方式、文字符号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文字符号的体态等角度切入,汉字应当是一种音节文字——形音·意音文字——图符·字符文字。  相似文献   

11.
语文综合性学习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综合性学习虽已历经八年的教学实践,但无论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对其理解仍然存在较大分歧。要准确把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本质,必须厘清它与综合课程的关系,并从语文学科自身发展的角度历史地看待它的发展脉络。坚持语文性应当是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变的追求,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坚持以语言活动为中心。  相似文献   

12.
徐通锵的字体位思想是一种以"字"为基本粒子的汉语言系统观。它摆脱了汉语研究的印欧语眼光,是目前对汉语语法特性最有解释力的观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随着汉语地位的提高,更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汉字传承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本身又有着独特特点,对外汉字教学成了重点难点。本文首先介绍了对外汉字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进而分析了汉字的特点,最后根据学习者知识背景的不同将他们分为"汉字圈"和"非汉字圈"学生,分别分析了在汉字学习中的难点,并提出了教学方法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希望对对外汉字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字料库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语料库的建设和发展,基于语料库的语言研究已经成为当代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但是由于缺乏满足文字学研究需要的字料库,基于字料库的文字学研究还是一片空白。首次提出的字料库的概念,是指以文字的整理和文字学的研究为目标,按照语言学和文字学的原则,收集实际使用中能够代表特定文字或文字变体的真实出现过的文字书写形态,运用计算机技术建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电子文字资源库。字料库是在大规模真实文本的基础上生成的真实的文字书写形态的有序集合,是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形体进行各种分类、统计、检索、综合、比较等研究的基础。字料库的性质和特点与语料库有四种不同之处。建设汉字字料库、开展基于汉字字料库的汉字整理与研究的设想,不仅丰富和深化了语料库理论,也为汉字研究与规范提供了新的方法,开拓了新的领域,对汉字的理论研究和汉字整理与规范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汉字性质问题是汉字学基本理论研究的核心,关于汉字性质的争论,学界看法不一。从各家学说的分析归纳中,可以看出汉字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特点,从而概括出汉字的本质特性。  相似文献   

16.
汉字与中国文化是血肉相连的,人类即使发展到了信息时代,对汉字的研究,也还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汉字学界通常认为:一个字在最初造字的时候只有一个本义。而通过对《说文解字》进行研究,发现这个结论适用于大多数古汉字.但对少数的古汉字无法解释。对此.从这些“少数的汉字”入手加以探讨,以补上述结论之不足。  相似文献   

18.
留学生对汉字掌握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汉语水平的全面提高。因此,学习汉字被看成是学习汉语必须通过的难关。文章从汉字教学和汉字识记两个方面剖析留学生汉字习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9.
《说文解字诂林》所收六书类文献有48种.对这些文献进行目录学梳理,并从六书总论、指事、转注、假借以及转注假借类五个方面对其分类,考察其特点.文章认为,这些文献反映了清儒对《说文解字》中六书性质的认识,其研究方法与结论对后代研究《说文解字》六书问题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