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谓播音风格?就是指播音员在播音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它以运动的状态贯穿播音创作的全过程,又以相对稳定的状态反映在播音作品上。播音是一种创作,所以播音风格又是播音员在长期艰苦的播音创作实践中逐渐积累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播音风格是播音员在播音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个性特征。播音风格的形成不仅受播音员自身条件如经历、性格、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更受到外在环境如时代背景、政治因素、媒体平台、节目特色的影响。从播音风格上看,文革时期的播音风格与文革前后都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本文从文革时期的播音史料着手,对该时期有代表性的播音员及播音稿的风格进行分析,进而总结该时期特有的播音风格及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风格是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灵魂,是节目质量的生命力。播音员(或主持人)的风格就是电视节目的标识,在播音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个性特征就是播音风格。播音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广播电视事业的兴盛及播音队伍的壮大而日趋成熟、不断丰富,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喜人景象。本文就播音风格的形成与发展谈一点粗浅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4.
杨伟 《视听纵横》2004,(4):115-116
播音风格是播音员在播音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个性特征,纵观历史,不同时期的播音风格可以折射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今天,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人民的精神化生活日益丰富,人们开始不再满足于听“正襟危坐”式的播新闻。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我们的新闻传播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缪小薇 《新闻窗》2013,(4):88-89
风格在播音上属于“播音美学”的研究范畴。各种风格的新闻播音有利于形成节目的特色,同样有利于体现新闻主播的个性。没有差异,风格一词便也暗淡无光,失去意义。“风格即人”这句话道出了风格对于个人的重要现实意义。主持人有了风格,就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就为自己打开了一扇窗,为受众所喜闻乐见。本文通过对活跃在一线的新闻主播的风格表达,分析了新闻播音主体的风格类型,说明了新闻播音风格的多样化对于广播电视新闻播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台湾新闻的播音风格首先我们对播音应该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播音是一种语言传播。第一,播音以有声语言为主线,同时兼容了视觉语言或视觉符号。而播音风格就是指播音员在播音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①本文试论述台湾播音员在新闻播音时所体现出来的个性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7.
冯晓蕾 《新闻传播》2010,(1):101-101
所谓风格一般都指作家或艺术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作家、艺术家们由于生活经历、立场观点、艺术素养、个性特征的不同,在处理题材、描绘形象、表现手法和运用语言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色,这就会形成作品的风格,播音也是一种艺术创作,一个成熟的,有较深造诣的播音员、主持人在他从事播音创作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创作特色和个性就是他的播音风格。  相似文献   

8.
播音风格作为一种创作特色,因时因地因稿因人而异。虽然我们不能以一种非此即彼的标准来限定某一类节目或稿件的风格,但因为“播音风格是播音员在长期艰苦的播音创作实践中逐渐积累形成的”①,对优秀播音员播音风格的研究,对优秀播音员的播音风格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实践,对年轻播音员风格的形成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播音创作主体(广播电视节目播音员、主持人)的姓名符号分为两种,即真名和播音名(播音名即播音员、主持人在一段时间内特意为播音创作所使用的化名)。一方面,对作品而言它是创作作品的署名;另一方面,它又是播音创作主体各种符号意义的集合。  相似文献   

10.
播音主持风格是诠释播音员主持人特质的重要依据,是从外在形象、个性语言、思想特点、生活经历等多个方面呈现出来的个性特征,在传播实践中形成,具有独特性、整体性、艺术性、稳定性、交际性和社会性。本文从语言学的修辞风格、美学的审美风格、艺术学的表现风格等多维学术视野出发,探讨播音主持风格的理论构成。  相似文献   

11.
柳晓 《新闻爱好者》2011,(21):92-93
在播音创作中,我们经常能听到"你的播音没有状态"、"今天你不在状态啊"等类似这样的话。一个"不在状态",就把一个人的播音创作给否定了,可见,状态在播音创作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人们在优秀的播音作品中时常感觉到"状态"的存在,等静下心来寻它,想与它交朋友,又往往只是窥全豹之一斑而不得要领。那么究竟什么是播音创作的状态呢?笔者认为,播音创作状态是播音员的专业素养,即人文素养和技术素养相结合的整体呈现。本文将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认识一下播音创作中好的状态是怎样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语言凝聚着声音、信息、情感的交流和融合。经由播音创作而表达出的语言带有舒适恰当的感情色彩,是播音员、主持人对情感、声音和气息的综合运用和把握。通过播音发声技巧的加工,有声语言的情感体验增加,从而达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播音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情感为声音增添了新的空间和意境,而情感的合理表达离不开声音与气息的结合。播音创作中要达到传者与受者和谐共通的情感沟通,升华传受双方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3.
李想 《新闻传播》2023,(8):112-114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信息化进程逐渐加快,互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迅速普及,从而给播音主持行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机遇。在这种形势下,只有不断创新播音主持创作风格,才能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保证节目内容更加符合大众精神需求,有效推动播音主持行业长远发展。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互联网+”影响下创新我国播音主持创作风格的具体策略,以及播音主持行业发展趋势,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喻梅 《传媒》2021,(12):91-93
在人民播音事业80年的发展历程中,播音创作始终与时俱进、探索创新,人民播音创作风格的演变和形成是不断继承借鉴、发展创新的结果.不论播音的语言形态如何变化,人民播音创作艺术风格始终贯穿着爱憎分明的情感底色、真挚朴素的审美基点、典雅庄重的文化格调,将时代精神、民族气质、中国气派融于其中,留下了一个个饱含浓郁时代气息、具有深厚思想意义、充盈无穷艺术意蕴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5.
一直以来,播音风格以及播音个性在播音界是备受关注的话题。近年来随着媒体事业不断发展,广播电视节目越来越多,每一个电台只有形成自己的风格,每一个节目形成自己的节目风格,才可以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得以生存和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播音个性以及播音风格的基本内涵,并且提出了促进播音个性和播音风格养成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访谈的方式,回忆了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罗京的职业生涯,探讨了罗京在播音创作中体现出的个性特色,即持重的风格特质,并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罗京播音风格形成的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17.
王骁 《声屏世界》2009,(2):39-40
广播、电视媒体走到今天,受众对播音创作的个性需求越来越多元化,独具特色而又能被受众广泛认同的播音风格是每位播音员共同的艺术追求。但是在播音实践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些现象:  相似文献   

18.
栏目的定位决定了《安徽新闻联播》的播音创作必须紧扣时代主题,把准时代脉搏,紧随时代步伐,用情发声、用爱吐字、用心创作,讲述好"安徽故事"。本文以时间的推进、时代的进程为轴线,分析论述《安徽新闻联播》播音风格的演进、形成、创新过程,并结合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对《安徽新闻联播》播音风格的转型升级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百姓对于基层电视台的新闻播音并没有较高要求,随着大众传播环境与传媒理念的不断开拓创新,各种多元化的播音风格层出不穷,百姓的审美空间不断扩展.基层电视台新闻播音员能否进行现有基础上的二次创作,是摆在面前不可规避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传统媒体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和改变的问题。在融媒体背景下带,电视新闻播音主持风格需要创新和升级,既要坚持传统播音主持的优点,又要加快融入新媒体行业。电视新闻播音主持风格需要创新创作方法、创作形式、创新环境以及创作内容。本文分析了融媒体背景下新闻播音主持风格创新优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