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荧 《新闻天地》2011,(11):32-33
从风华正茂到花甲之年.从赵日可更名为申长城.在漫长的39年里,他履行承诺守护着一段亲情。 在老母亲失去独子承受着剜心之痛时.是他挺身而出.承接着一个家的责任:当老人家生病住院时.是他在病床前衣不解带地照顾:当老人家提出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时.他又义不容辞地陪同母亲前往……9月9日.在接受本刊记者的采访时,他表示:现在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让老母亲安享晚年。  相似文献   

2.
持之以恒的足迹─—农民通讯员徐恒足印象记金陵客早就想到滨海去看看徐恒足。去年底我到盐城开会的时候,机会终于来了。天下着小雨,我放弃了原订到射阳参观滩涂风光的计划,悄悄地跟着徐恒足乘了2小时汽车到了滨海县城。我真想去看看他的家,看看他在近几年内在中央和...  相似文献   

3.
我的父亲.叫单永魁,是一位普通的民间艺人。他说过书、弹过三弦,没读过书,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生于宣统元年,卒于1972年。他去世已经36年了。可以这样说.每当佳节或是清明.旁人祭扫坟墓、祭奠亲人的时候,我都会想到他老人家。我自己做了个总结.我是世上最不孝顺的人——父亲死的时候我不在眼前,母亲亡故的时候我也不在眼前.  相似文献   

4.
一篇报道,如果不能向读者提供一些新鲜东西,就不能很好地发挥新闻的作用.这是记者最忌讳的. 一九八二年,我在采访渤海钻井平台年轻经理牛世广的时候,采访前,只知道他是北京石油地质学院毕业分配去的学生,至于他的先进事迹,在海上钻井平台工作的情况、遇到哪些困难、有哪些激动人心的事例等等,则一无所知. 事情是这样的,当我到了塘沽——国家海洋局.我想:首先看看关于牛世广的背景材料,然后找找牛世广周围的人“打外围”,然后再找牛世广本人采访,以后,再去渤海钻井平台,看看工作环境. 可是,当我找来了有关他个人、集体的先进事迹材料,跟他周围的人了解他的情况,所得到的材料都很不理想。都是关于他在无政府主义泛滥时如何坚守岗位等等旧材料。至于海上钻井平台上的生  相似文献   

5.
现在的医院分科越来越细,光内科就分离出心内科、肾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血液内科等多个,有时真让病家无所适从。朋友偶染小恙,有尿频尿急指征,不知该看哪科对路,只好挂了普通内科的号。内科医生让他查了尿常规,见指标正常就到此为止,总算留下一句话,去肾内科看看。肾内科让他查了肾功能,又正常,医生也只能就此打住。朋友怯生生地问,会不会是糖尿病?医生顺势把“球”踢出去。到了内分泌科,折腾就更多了,检查一套又一套,可结果还是正常。这下我的朋友没辙了,于是向我求救。听了他的求医经过,我立即为他“指点迷津”:你是五十大几的人了,该不会前列腺出问题了。朋友按我指点去泌尿科求医,  相似文献   

6.
《今传媒》1997,(2)
上学那会儿没想到会当编辑,而且是报纸编辑。满脑子尽想着当白领,朝九晚五衣冠楚楚的,哪料到现在作息混乱,行色匆匆且坐没坐相,站没站相,走路像催命一般。工作才半年的时候,有一天去咸阳看一个老同学,便被她老人家讥笑了一番,说我披头散发一身颜色暧昧的仔装,就...  相似文献   

7.
正她是谁大师最风光就是在做"李敖大哥大"的时候,虽然忙翻了,却也忙得神采奕奕。那时他每天都要上一个多钟头的节目,而且要不断找新话题去发挥。偶尔我的诊所不太忙,我就开电视看看他,看了几集后我觉得,他口才真的不错,各种议题都能滔滔不绝、引人思考。不过随着节目的集数多了,他的招数也渐渐用完了,讲故事或举例子时,越来越经常重复。他可能多少也发觉了,所以有时候会说:"这个观点是我隔壁张太太  相似文献   

8.
当我说要去仙台转转,周围的朋友哦了一声,说那可以去看看鲁迅了。仙台就是这么个地方,这个位于日本东北宫城县的首府城市,并不如它的近邻北海道那般对游客充满诱惑。当我问仙台的出租车司机,仙台有什么名胜古迹,他想了半天,告诉我仙台不是个观光城市,但你可以在这里看到传统日本的一面。  相似文献   

9.
黄源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好多年了,但是他的音容笑貌仍然常常在我的眼前出现,他的海盐口音虽然多年没有听到了,但一想起黄源先生生前每次开会讲话时的情形,立刻耳畔响起老人家浓重的海盐口音。我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因为业馀学习现代文学,研究茅盾,与黄源先生有过二十多年交往,聆听过他老人家的多次教诲,也多次得到他老人家的无私帮助,尤其是他八十多岁的高龄,  相似文献   

10.
陈喜儒 《传媒》2002,(7):60-61
上野勉驾车接我和妻子去日光温泉小住,我看时间还早,就对上野说想去市村一卫墓看看,他老人家病故多年,我很想念。 上野二话没说,调转车头,向牟田町开去。车子开得飞快,窗外掠过稻田、果园、牛棚、农家。近十年来,日本经济低迷,农村情况几无变化,当年熟悉的景物,依稀可辨。 在这一带农村,我曾经生活过两个月,在不少人家住过。记得那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觉得作家到日本短期访问,写一些浮光掠影  相似文献   

11.
父亲离开人世整整16个春秋了,可是没有一天不想念他老人家,他是我的慈父,也是我的严师。  相似文献   

12.
正1950年,当抗美援朝的严峻形势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时候,刚满18岁的李庭昆热血沸腾,坐不住了,跑到报名站要求奔赴前线。批准的通知下来了,做准备工作的时候,组织上决定让他留下来,有新的工作需要他。一起报名的伙伴走了,有的没有回来,长眠在了那片土地里。这使李庭昆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如果我去了,有可能也埋在了那里。现在我活着,  相似文献   

13.
老王走了,老王悄悄地走了!在他80华诞之际,我说去看看他,聚一聚。他连声道:不必、不必,电话上说说就好、说说就好!但一年之后,他竟轻轻地走了!他早有遗嘱,丧事从简。我连最后一程也没送上他,他留给我的只有记忆,永远、永远的记忆!  相似文献   

14.
《大观周刊》2006,(26):64-65
他不是美食家。 但他懂得如何去做一个美食家。 当我们面对现实没有了快乐的时候, 当我们面对生活迷失了梦想的时候, 与我们面对人生失去了方向的时候 不妨,去向关明学习做一个美食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爱上一个人,或许很好判断,可是,怎么判断自己不爱一个人了呢?我有个朋友,每次都给男朋友买巧克力吃,其实她自己并不爱吃巧克力,但是每次一起去商场她都会主动给他买巧克力;每次出差,也会给男朋友买好多巧克力回来。但是。某天,当他俩一起去商场的时候,她不再给他买巧克力;她说,太贵了,不买了。  相似文献   

16.
李频 《传媒》2001,(12):55
我一直惊异于他会在那个早上离去。他是北京印刷学院出版系原主任聂玉海教授。 那是1999年7月13日,周一。我上班后不久,院办负责同志电话告我,说有人接到大兴县人民医院通知,聂老师去世了。我说不可能吧,他也感到太突然。要不派个人去看看?派去打听的人还没回来,组织部通知组成治丧委员会的电话又来了。这回我说不出话来了。  相似文献   

17.
冰心先生去世的第二天,我到先生的寓所看望吴青陈恕夫妇。他们已经从悲痛中平静下来,娓娓诉说老人家临终前的事情,和我商量后事的安排。谈完后,陈恕先生忽然告诉我,他在整理有关资料时,发现了我偕妻子女儿一起来看望冰心时拍摄的录像带,这可让我愣了好久。我几乎不敢相信会有这种事情。一是因为我来得实在是少,那一次携妻女去拜望老人家,是第一次,也是最后的一次。说起来还得感谢陈恕,若没有他的安排,恐怕连这一次也没有。二是我们来的那天,并没有发现陈恕录了像,何以忽然有录像存焉?陈恕告诉我,那时候我们正一门儿心思和老…  相似文献   

18.
杨向老离开我们已经有几年了,每当我路过东城干面胡同时,便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他老人家,回忆起听他聊天的快乐时光,真是恍如昨日。现根据记录将杨向老谈到的一些人和事披露出来,可以作为学坛掌故,并借以表达我对他老人家的深深的怀念。  相似文献   

19.
惊悉王益同志仙逝噩耗,不胜悲痛。 王老一生为出版事业服务。“故人已乘黄鹤去”,“白云千载空悠悠”,虽然从此再也见不到王老那种热爱党,热爱工作,热爱同志,赤诚执著的高尚精神,但他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出版人的心中。此时也勾起了我与他老人家交往的一些回忆。往事浮现眼前,犹如昨日一般。现将印象深刻的略记二三,以表我的哀思。  相似文献   

20.
当我怀着激动而崇敬的心情学习刘义权——这位解放军优秀档案专家、人生核心价值的践行者的时候,不禁为他默默无闻又孜孜以求的生命旋律所感动,也不禁为他持之以恒又甘为人梯的精神风貌所折服。的确,一个恪守了38年被称作枯燥事业而无怨无悔的人,我们用“伟大”这个神圣的字眼去形容他,一点也不为过。但更让我感动的,则是他在一朝一夕的不经意间所彰显和透露出来的更加伟大的精神——平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