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首先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力图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有机结合的课程结构,融合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学科的有关健康知识,将引导学生形成健康意识和良好生活方式、增进学生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相对于传统的体育教学单纯强调让学生掌握技能技术而言,新课标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的体育教育进人“创新教育”的时期。  相似文献   

2.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体育课程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它充分地体现了体育新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心能力整体水平提高为目标,教师在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的组织实施、课程的评价方面,都能真正体现“健康第一”,全过程地关注学生健康体魄、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力求把健康要求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心理以及精神等方面都要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高中体育教学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健康的身体和健康意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来进行研究,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健康第一"为先导,以终身健康发展为方向,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引导学生崇尚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4.
健康不仅包含人的生理、心理健康.而且还涉及到社会道德健康。在体育教学中。加强身体锻炼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是体现现代健康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就要充分认识到体育活动对于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正>新课标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其身体的生长发育,形成生动活泼的性格,达到全面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能力。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  相似文献   

6.
高中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融合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是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思想。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把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健康需要锻炼,无论是体质健康,还是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健康,都是学生主体在参与各种身体练习和运动交往中锻炼提高的。因此,“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的小学体育课,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兴趣.主动投入到体育活动中,用情用心地参与课堂学练,学生才能掌握正确的运动技能技巧,掌握运动健身的知识和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8.
确立“健康第一”思想 培养终身体育习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身心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人,确立“健康第一”思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教学中要贯彻“健康第一”思想,实施多元化教学,满足学生运动需要,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关怀学生情感,进行积极地课堂评价;同时运用体育与健康资源,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最终落实新课标。  相似文献   

9.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思想.学校体育是终生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生坚持锻炼的前提.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主客观条件有意识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挖掘学生自己潜在的动力和运动中内在的情感因素,使他们逐步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成为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身心完善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下发一年来,我校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到“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中,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学校体育工作,营造体育锻炼的浓厚氛围。我们以抓好学校体育教学和课余训练为重点,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锻炼活动,培养师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真正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提升了学生身体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基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开始得到广泛认同。  相似文献   

11.
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进行体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切实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学校体育教学从单纯追求身体发展和运动技巧的练习,转变为在新的健康观指导下的体育教学,真正使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健康发展,体育教师就必须更新观念,注重策略,认真搞好教学。  相似文献   

12.
体育课程改革改变了过去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的指导思想,强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为课程目标。从表面上看,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内容难度降低了,淡化了“竞技运动”教学的模式,对运动项目教学不再强调技术传授的完整性、系统性,也不苛求每一个动作的细节等等。但如果教师不能领会课程标准的真正含义的话,  相似文献   

13.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终身体育思想的发展,促使学校体育教学更注重长远效果,体育课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在进修期间以及毕业后,仍能主动积极地参加身体锻炼,继续从各个方面接受健身的指导与教育。学校体育如何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体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给学校体育带来了生机,启迪了人们对“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思想的认识。当前,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体现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的目标。由重教师的“教”转向重学生的“学”。传统的教学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以教来定学,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抑制了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身心的全面发展。新课程实施后,教师在新的理念和思想的指导下,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实践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合作学习、学会锻炼的…  相似文献   

15.
终身体育思想在体育教学中的影响及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学校体育界80年代后开始引入终身体育思想,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性实验。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学校体育要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既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身体得到锻炼,也让他们学会一些独立锻炼身体的方法。我国目前关于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提法,可简要地概括为“健康第一”、  相似文献   

16.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思想。学校体育是终生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生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在学校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7.
俞兴林 《广西教育》2007,(9B):48-48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新课程强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其主要表现在:一是选择的教材内容,要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具有较强的教学因素;二是课堂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三是要注意以身体锻炼和技能教学为载体,把各项教学目标结合起来,并突出教学重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西宁教研》2002,(1):26-26
《课程标准》强调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为课程目标;体育教学大纲则主要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指导思想,比较忽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健康维度。  相似文献   

19.
面对我区近年来体育教学存在的以“教师为中心和教材为中心”的落后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教学内容和方法枯燥;教学评价重视运动成绩,导致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高,自主学习方法差等弊端问题,我们必须摒弃,取而代之是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方法放在首位。如:在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必须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法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从而使学生自觉地产生主动参与意识,积极地投身到体育运动当中,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现我针对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方法作如下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体育教学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主要目标;以提倡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关注个体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