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动力、过程和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代的先进性和历史的滞后性的交错作用,使得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在动力、过程和结构上都具有自己独有的特征。从动力因素看,“改革启动”、“市场加速”、“契约整合”、“制度塑造”是贯穿这一过程的重要外部推动力,利益驱动下的主体行为动机转换是这一历史性变迁的内在驱动力;从过程看,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是一个从“解”构到“结”构、从“身份”到“契约”的过程;从阶层构成看,尚处于变动之中的社会阶层结构呈现出多元化、层级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结合中国当代的社会背景来看,社会结构的变迁使社会群体分化成几个不同的社会阶层,每个社会阶层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特征和文化趣味,以不同的社会阶层为对象。对大众文化现象进行分层研究,成为现阶段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当代文化种目繁多的中国文化市场,各阶层人们的文化消费情况的调查分析,运用文化生产理论、社会阶层分析的方法,以社会历史的视角,综观当下中国社会人们的文化素养与文化价值.从而透析出当代中国文化消费的问题,及发展的方向与路径.  相似文献   

4.
中间阶层的崛起使中国的阶层结构发生了变化,中间阶层所占比例太小,而下层人员所占比例大,不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由于中间阶层的成员是参加社会工作的成人,因此,中间阶层的成长培育与成人教育息息相关,成人教育在中间阶层的成长和培育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面临巨大的挑战。随着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社会阶层关系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引起了政府及民众的重视。福建阶层关系的不平衡发展正是全国阶层关系状况的一个缩影。为改善这样的阶层关系状况,必须有针对性地建立社会利益整合机制,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育在当代我国社会阶层分化和变动中起着十分重要和特殊的作用。本文就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变动的原因作一概括,并探讨教育与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变动的关系,以及高等教育如何有效地促进社会中下阶层向上的良性流动,以扩大整个社会的中间阶层。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结果是社会资源分配悬殊,阶层关系趋于紧张。而过度的社会阶层结构性张力将动摇社会成员对于政治权力运行原则和方向的信任,削弱政治权力在建设公平正义社会方面的权威性,从而将社会紧张传递到政治系统内部,降低政治权力合法性。因此,政治权力必须促进社会公平,统筹城乡发展,培育流动有序的社会关系,这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村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是农村经济社会演进的综合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社会阶层结构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从封闭到开放、从同质单一性社会到异质多样性社会过渡和转变,其对农村社会发展的影响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需要国家运用相应的经济政策、政治制度、社会政策、社会管理制度去促进、引导农民在自己的主动选择中实现变迁,形成现代化的农村社会阶层结构。  相似文献   

9.
中国目前的社会阶层结构还存在不少相当尖锐的问题,这样的社会阶层结构不能保证未来中国社会结构一定会趋向合理化。市场经济并不一定能确保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向着合理的现代化方向变迁,国家必须要从政策、制度和战略上进行有效的改革、调整和干预。  相似文献   

10.
简析当代中国社会中间阶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多年以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向纵深方向发展,原来相对封闭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间阶层的悄然崛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当代中国社会中间阶层的概念界定、包容对象、综合特征及其社会影响作一简要的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