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舜水其人     
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一中曾回忆道,自己从日本东京到仙台学医时,途经很多驿站,但其名称大多忘记了.只记得“日暮里”和“水户”两个地名,为什么会记得“水户”呢?显然与这里是明末遗民朱舜水客死之地有关。事实上.鲁迅先生还曾前往朱舜水之墓拜谒。那么,朱舜水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前往拜谒其墓.并印象深刻?近日,笔查阅了有关资料,了解到一些有关朱舜水的情况.现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吕玉新 《政治思想史》2011,(2):34-59,199
17世纪初东亚社会转型期间,思想家朱舜水、水户藩主德川光国及属下水户学创始者,将以仁为核心、道德为本的儒家传统文明投放到体制上,试图创建一个史无前例的虚君政治的新思维体系。此探索对反思德川幕末意识形态之变化、其后的日本近代化之崎岖以及对清末中国政变之影响,均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17世纪初东亚社会转型期间,思想家朱舜水、水户藩主德川光国及属下水户学创始者,将以仁为核心、道德为本的儒家传统文明投放到体制上,试图创建一个史无前例的虚君政治的新思维体系.此探索对反思德川幕末意识形态之变化、其后的日本近代化之崎岖以及对清末中国政变之影响,均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朱舜水的过程中,有一段绕不开的历史,就是朱舜水怎样从开始寄住的长崎,转居到日本宰相德川光国的领地水户藩,而这一命运的转折,水户藩士小宅生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西行手录》正是小宅奉命到长崎聘请舜水时所做的拜访笔录,详细记载了两人的交谈及至交往的全过程,是研究这段历史的珍贵史料。然而一直以来,研究者们只知其名,却未见其书。而我们有幸在东京彰考馆资料文库发现了这本书,随即对其进行了抄录点校,现就其史料价值做一评述。  相似文献   

5.
17世纪在日本出现的儒学新学派古学长久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孤立的本土自生的。这不但有悖历史真实,更有走向建构狭隘地域民族主义之危。通过对原始文献的交叉求证可以发现,在明末事古学办昌古社、后成为德川幕府水户藩主德川光国宾师的朱舜水对日本古学创始人山鹿素行与荻生徂徕从宋儒转向古学有重大影响。山鹿素行与舜水有密切的交往,在古学方面的主张与舜水雷同。荻生徂徕转向儒学,则受到朱舜水的著述、伊藤仁斋的启发、仁斋门生及舜水门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朱舜水是一位在中日交流史上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学者,他生活于明清之际,明亡后旅居日本二十余年。朱舜水在日本多年的教育活动中,培养了大批日本学者,他丰富独特的教育思想也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根源、核心和发展三个方面简要地介绍朱舜水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日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明末儒士朱舜水 ,中日两国教育交流的先行者 ,他在日本从事教学活动中 ,其教育思想深深地影响并培养了一大批日本学者 ,主要表现在 :教育乃建国之本 ;“实理实学”的教育指导思想 ;为学之道 (立志奋发、好读书、作文 ) ;授学之道这几个方面。阐述了朱舜水“以经世济民为实践基础”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藤野先生》中有这样一段字: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明季大儒朱舜水先生在日本讲学20余年,深受日本学界尊崇礼敬.其遗文大多为在日讲学期间与日本学人的书札问答,由舜水先生的日本门人弟子蒐罗访求,校雠检阅,在日本出版印行,流传于世.其思想与学说在日本文化史上影响深远.对舜水先生这一世界性的历史功绩,日本学界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在朱舜水居日时期,其华夷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他突破传统华夷思想的观念束缚,把在东亚传统族群谱系中被视为"夷狄之国"的日本视为"域外中华"。但与此同时,他又坚守华夷思想固有的陈见,视满清为夷狄,认为满清统治下的中国不幸沦为了"夷狄之国"。这样强烈的认知对比,体现出其华夷思想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围绕朱舜水居日时期的华夷思想,对其进行分析与探讨,对于东亚近世华夷思想的演变之梳理,或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朱舜水的遗民身份为出发点,结合文本,考察他不肯步入仕途的起因和动机,以及他在东渡日本后的种种复国努力,希望可以通过完整把握朱舜水的遗民心态,厘清明代遗民拒绝于清朝统治者合作的一种行为范式。  相似文献   

12.
朱舜水,名之瑜,字鲁屿,号舜水,明末学者,反清爱国志士。1600年(神宗万历28年)生于浙江余姚。他精研六经,兼长理财.明朝亡,曾欲据舟山抗清,失败后,亡命日本、安南、暹罗等地;常秘密入内地,进行反清复明运动,事败,居日本讲学二十余年,其学术思想对当时日本有一定影响。郑成功曾寄信舜水想请日本出兵援助复明.  相似文献   

13.
(解题序号1~41)第1问阅读下列世界史与日本有关的叙述文章A~C,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问1~11)。得分30A19世纪欧美列强侵入亚洲,亚洲各国对此采取了不同反映,这一切也极大地影响了列强的对日政策,以及日本的对外认识。19世纪30年代末,水户藩...  相似文献   

14.
余姚是明末教育家朱舜水的故乡,其作为朱舜水故里,留存了相对较丰富的朱舜水遗迹,多年来吸引许多国内外舜水学者前往拜访研究。但囿于朱舜水本人在国内的知名度以及地域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余姚舜水遗迹的保护开发情况并不乐观,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地考察,综合分析余姚舜水遗迹的现状,透过这些遗迹探寻余姚之于舜水思想的深层价值,以便更立体地把握其精神内核,为推动舜水文化流传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5.
明末清初的大学问家朱舜水,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为抗清复明历经千辛万苦,在随郑成功北征南京失败后,为不当"虏民",以六十岁高龄流亡日本.在渡日的23年中又衍绎了他人生中最灿烂的篇章.几百年来他的事迹在日本民间广为传颂,他的纪念铜像受到日本国民的敬仰.这样一位人物,在他的出生故土却知之者不多.为了让更多的国人了解朱舜水其人,还他应有的地位,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他忧国忧民并为之奋斗的生平以及流亡日本的经过.  相似文献   

16.
鲁迅生活的时代和朱舜水相去近三百年,但在对于民族的坚贞和祖国的热爱这一点上,他们的心是相通的。朱舜水生前有“横刀大海夜漫漫”的爱国诗句,表达了他临东海向西遥望祖国的坚贞义烈和壮志未酬的悲怆心情。青年时代的鲁迅,于一九○二年春东渡日本留学,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反清爱国运动。  相似文献   

17.
1867年的"大政奉还"事件结束了德川幕府长达265年的历史,但这并不意味着德川家的销声匿迹。1868年"鸟羽、伏见"战役之后,德川家被贬为藩,迁至骏府(后改名为静冈)。该藩虽然仅持续4年,却一度成为日本的文化中心,对近代日本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论文旨在考察静冈藩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项举措,并探讨其对近代日本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朱舜水受明末清初理学清算浪潮的激荡,对形上思好学风批判不遗余力,对佛释更是痛加针砭。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朱舜水文集》中又有反对攻击佛教的言论,这其中原因何在呢?而更让人不解的是朱舜水自己对佛释有所取用,但却对某些宋明理学家的条佛批评有加,这是为什么呢?因此,探讨朱舜水反佛思想矛盾的原因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明末清初渡日僧侣之活动及其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发展极其动荡不安的一个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曾有大批的学者、手工艺者以及商人等流亡海外,其中东渡日本者尤为突出。如著名儒学家朱舜水,画家沈南频、伊浮九,雕刻艺人范道生等都曾有过东渡扶桑,并把中国文化弘传到日本的经历。〔1〕在这股文化东传的洪流中,以隐元隆琦为代表的黄檗僧侣独放异彩,他们不仅为南宋以来一直处于低谷的中日佛教交流史写下辉煌的一页,同时也由于把宋明以来的各类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带入日本,从而大大丰富了日本民众的生活,其影响相当广泛而深刻。不过,有关此中的具体情节如今尚有许多不明之处,…  相似文献   

20.
日本人一般借助电脑程序读写汉字。但是,对于新一代年轻人来说,仅靠电脑显然也有不适合的地方。因此,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开始学习汉字。日本茨城县国立水户大学还规定学生在通过全国统一的汉字能力测试后,准予获得学院荣誉证书。一年一度的汉字能力测试由设立于水户市的日本国汉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