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日报郊区版为加强与读者的联系,直接听取读者的意见,改进报纸工作,最近聘请了一批“特邀读者”。这些“特邀读者”大都是郊区版的热心读者和评报、反映情况的积极分子,其中有生产队干部、国家干部、职工和社员。  相似文献   

2.
《北京日报郊区版》自一九八○年十月出刊至今,已经整整三年了。在三年时间里,由于市委的关怀和领导,市各有关部门、各县区和广大通讯员的支持、协作,报纸的宣传质量逐步提高,发行数量从一万多份上升到二十六万份。从一九八四年起,《北京日报郊区版》就要由周二刊改为周三刊了,借增刊的机会,我们向广大通讯员和读者将《郊区版》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北京日报郊区版》是一张综合性四开四版的报纸。它以农民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兼顾郊区各  相似文献   

3.
《京郊日报》是北京日报社主办的一张面向首都郊区的综合性报纸。她的前身是创办干1958年代末期的《北京农民报》,“文革”期间停刊。1980年复刊时为《北京日报郊区版),周三刊,四开四版;1993年10月更为现名,扩为周六刊。作为党报的一部分,《京郊日报》是《北京日报》在郊区,农村、农业方面报道的补充。北京作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郊区所占的比重很小,仅有14个郊区县区,400万农业人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土地的减少,“郊区”的比重越来越小。如今,人们已经习惯地将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纳…  相似文献   

4.
《北京日报》上刊登的农村新闻,为什么要强调“城乡共赏”?因为《北京日报》是一张兼顾十几个郊区县、几百万农民读者对象的城市报纸。它既不同于只面向城市的报纸,也不同于专向农村发行的农民报、郊区版等。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近几年来,我们所采写的农村新闻,有不少是指导农村工作的,但考虑更多的是如何采写一些城乡读者都爱看的东西。这就是后来太家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城市报纸农村新闻的“城乡共赏”这一特点。城市读者对那种春种秋收、就生产谈生产的消息不感兴趣,有的勉强看看标题,也觉得没什么意  相似文献   

5.
《北京日报京郎版》是以京郊农民为主要对象的四开四版小报。1980年出刊时,发行1万1千份,到今年1月,增至23万份,在各省农民报发行量中占第三位;平均郊区四户农民一份,其中80%是农民个人订的。这份报纸的发行量为什么增加得这样快?可读性何在?请看看京郊版编辑部主任满运来的这篇介绍。  相似文献   

6.
1983年,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日报郊区版认真宣传党的十二大精神和二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宣传了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继续宣传了中央书记处对首都建设方针的四项指示,并围绕市委的各项工作部署,作了大量报道,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在此,我们向本市各条战线的通讯员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对报社工作的大力支持。依靠群众办报是我们党报的一个重要原则。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有信心和广大通讯员一起奋斗,把报纸的水平提高一步。  相似文献   

7.
农村方面的报道,尽可能做到城乡共赏,对《北京日报》来说,是一个较为重要的课题。这首先因为,《北京日报》是一张城市报纸,读者对象主要是城市人民,同时兼顾郊区农村。其次,还因为,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在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的落实,农村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农业结构已突破单一的“以粮为纲”,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在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情况下,农村工业、企业蓬勃发展壮  相似文献   

8.
自一九六二年七月至一九六三年三月,已有北京、山西、江苏、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河南、黑龙江、四川、山东、贵州等十二个省(区)市报先后增出农村版。中共陕西省委则决定恢复陕西农民报,于三月一日正式出刊。各报的农村版一般都是四开四版,三天或五天一期。发行对象是农村人民公社的社员和生产大队、生产队的干部。  相似文献   

9.
读报的甜头     
我是一名基层通讯员,平日工作真够忙的。但是不管怎么忙,我总要抽出时间阅读报纸,养成了天天读报的好习惯。我除认真阅读单位的《人民日报》《北京日报》等报刊外,还自费订阅了《北京日报郊区版》、《首都经济信息报》、《中国人口报》、《中国农牧渔业报》、《中国农垦》等。我认为读报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 一、通过读报可以了解中央有关精神,及时捕捉到不同时期的报道工作重心。去年9月初,《人民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上发表了“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提出要制止中小学生的流失”的报道。看到这篇报道后,我意识到抓教育,抓人口素质的提高,是这一时期的一个宣传工作的重点,于是我很快采写了《前后苇沟村50余户农民出资为子女聘请  相似文献   

10.
《科学窗》是北京日报郊区版的一个专刊。它本着面向农村,宣传科学,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民生活服务,做郊区人民的良师益友的宣传方针,根据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向农民介绍农业技术和生活知识。  相似文献   

11.
北京日报编辑部从四月起,分期分批训练郊区的通讯干事。 1958年6月中共北京市委发布关于加强北京日报工作的决定以后,北京郊区十三个区(县),都配备了专职(只一个区是兼职)通  相似文献   

12.
北京日报去年10月4日第二版刊登了一篇据北京日报郊区版的报道,肩题为《女孩变男孩》,标题为《大兴县成功进行变性手术》,标题可谓醒目惊人。若不是同时还刊登了一个《阴阳人·名词解释》的话,读者还真以为在现时通过什么变性手术,可使女孩变男孩呢!果然,沿着报道内容看下去,知道,这女孩是假女真  相似文献   

13.
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市长陈希同、市委副书记、市记协名誉主席徐惟诚于去年12月10日会见了本市出席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的代表并讲了话。本市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有:北京日报政法部郑理、北京日报摄影组王振民、新华社北京分社政治组徐光耀、北京电视台李克威、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江洁红(女)、北京青年报陈冀、北京科技报周勃川、京铁工人报吴铁壁和先进集体:北京日报郊区版、首钢报编辑组的代表参加了会见(北京日报驻东京记者骆为龙、新华社北京分社顾德华(女)  相似文献   

14.
7月下旬,郑州市郊区农村信用联社在石佛信用社召开了市郊信用联社2000年度宣传工作会议。号召每个通讯员要认真学习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大力宣传朱基总理“农村信用社是最好的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要把农村信用社变成新形势下农村金融的主力军”的指示,对那些扎根农村,支持三农的先进事迹,大力报道,促使信用社在农村金融的地位更加巩固,迎接“入世”的挑战。郊区农村信用联社召开宣传工作会议@张鸿伟$郑州市郊区信用联社  相似文献   

15.
农村报以其独特的报道定位和宣传视角,在党的农村宣传工作中占据着比较重要地位,在广大农村读者中具有强大影响。长期以来,各家农村报把宣传党的政策、传播科学技术、传递致富信息等,作为主要报道内容,一般不涉及或较少涉及带有批评性的舆论监督报道,一定程度上没有能够显示出报纸的权威性和战斗性。《河南农村报》自去年9月1日更名改版以来,在增强指导性、提高可读性、加强服务性,扩大信息量的办报方针指导下,针对农村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广大农民群众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有选择地加大了舆论监督报道的内容,从而进一步加强了报纸和读者的联系,在引导和帮助基层改进工作作风、化解干群矛盾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受到了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读者的欢迎和好评。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与写作》2003,(10):48-48
对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部分地区在当地时间8月14日发生的大停电,16日北京日报、北京晨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法制报、北京娱乐信报和劳动午报等,分别用一个版或大半个版,详细报道了美加大停电的突发事件及其后果。北京的读者看到这些报道,对美加发生大停电的事件虽然有了了解,但为数不少的人从这个突发事件联想到了我们北京,如果出现类似情况会怎样?对此,只有北京晚报16日在头版刊登出《北京城如何应付紧急状况》的消息,回答了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7.
今年2月6日,湖北农民报将“月末版”改为“周末版”。农民报的周末版该如何办?应不应该更有“农”味儿。湖北农民报对此作出了肯定的回答。湖北农民报从办“周末”开始,在策划、组版、编辑,乃至各版内容的选择、栏目的设置以及稿件的采编上,都注意体现“农”姓特色。一版主要刊登农村读者喜爱的,有助于两个文明建设的报道。它的骨干品种——“周末大特写”,围绕农村读者关注的人物、事件和热点问题下笔。二版的“五色土”,通过各种有见地、  相似文献   

18.
搞好农村报道,语言群众化是一个重要因素。过去,我们沧州日报的农村经济报道,农民读者不爱看,不能说与语言的八股腔无关。因此,近年来我们努力使农村经济报道语言尽量群众化、通俗化。地区报农村经济报道的读者主要是农民。千百年的实践,使农民形成了自己朴实的素质,也锤炼了自己朴实的语言。只有用朴实的群众化的语言写新闻,才能为农民所喜闻乐见,才能使农民容易接受,才能在农民中造成深刻印象。沧州日报有一位群众语言运用得比较熟练的记者,她写过一篇夏收见闻,其中的人物对话,都是通俗的群众语言。比如问“今年小麦产量计划多少斤?”她写的是“今年麦子打了个嘛谱?”在我们沧州地区,农民把“计划”说成“打  相似文献   

19.
京郊日报(原名北京日报郊区版)始创于1980年,是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在首都郊区发行量最大的一张综合性报纸。 作为一张四开四版的“小报”,京郊日报原以报道本市郊区新闻为主。随着形势的发展和读者需求的增长,从1999年初开始,报纸增设了“中外时讯”(以下简称时讯)专版,每周二、四、六刊出,主要刊登国际、国内新闻。这一专版的加盟,大大丰富了京郊日报的内涵,使其跳出了纯粹地方小报的束缚,进一步成为以本地新闻为基础、涵盖国内外新闻的综合性报纸,增加了其在读者心目中的分量。  相似文献   

20.
京郊日报(原名北京日报郊区版)始创于1980年,是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在首都郊区发行量最大的一张综合性报纸. 作为一张四开四版的"小报",京郊日报原以报道本市郊区新闻为主.随着形势的发展和读者需求的增长,从1999年初开始,报纸增设了"中外时讯"(以下简称时讯)专版,每周二、四、六刊出,主要刊登国际、国内新闻.这一专版的加盟,大大丰富了京郊日报的内涵,使其跳出了纯粹地方小报的束缚,进一步成为以本地新闻为基础、涵盖国内外新闻的综合性报纸,增加了其在读者心目中的分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