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零售商主导闭环供应链的回收模式选择问题,在3种不同回收模式下构建了相应的决策模型。研究表明当第三方无利可图时,制造商会倾向于由零售商负责回收,零售商在同等条件下倾向于由第三方进行回收,为使整体利润达到最大,闭环供应链应尽可能采用零售商负责回收的模式;当第三方有利可图时,零售商同样倾向于由第三方进行回收,并且零售商会迫使制造商降低批发价格。当第三方负责回收时,第三方会通过控制回收率来降低回收成本,且相比于制造商或零售商负责回收,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批发价格及零售价格更高。  相似文献   

2.
不确定需求及WTP差异下的再制造回收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军华  李帮义  倪明 《软科学》2012,26(4):131-135
在新产品及再制造产品的需求均为不确定的情形下,考虑了两种产品之间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差异性,分别建立了制造商回收、零售商回收及第三方回收三种不同回收模式下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模型,并给出求解的优化条件,然后利用数值仿真对三种回收模型进行了求解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制造商主导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中,第三方回收模式下制造商利润最高,制造商回收模式下新产品及再制造产品的零售价均最低,制造商利润、零售商利润及渠道总利润随再制造产品的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  相似文献   

3.
马亮  刘玉洁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0):184-193
在闭环供应链视角下,为提高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率,构建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实施成本分摊契约和责任分摊契约双渠道电池回收博弈模型,并以单渠道回收模式为参考,研究不同回收契约下双渠道回收模式对新能源汽车零售价格、市场需求、电池回收率及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影响.通过理论研究发现:一定条件下,两种不同的回收契约双渠道回收模式总能降低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扩大市场需求以及增加电池回收率和供应链成员利润;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当自身回收成本系数较大时,更偏好采用回收成本分摊契约,而当自身回收成本系数较小时,则更偏好采用回收责任分摊契约;零售商当自身回收成本系数较大时,更偏好采用回收责任分摊契约,而当自身回收成本系数较小时,则更偏好采用回收成本分摊契约.  相似文献   

4.
研究考虑政府不同补贴模式的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问题,构建政府实施再制造补贴和回收补贴两种模式下的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模型,分析政府不同补贴模式对新产品定价及废旧产品回收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的再制造补贴及回收补贴均会促使制造商和零售商降低新产品价格、第三方提高废旧产品回收率,且有利于增加闭环供应链成员及系统整体的利润。较之再制造补贴,政府的回收补贴机制更有利于提高废旧产品回收率。当单位再制造收益大于单位回收收益时,回收补贴机制更有利于降低新产品零售价格、提高市场需求。无论政府实施何种补贴机制,制造商总能获得最多的渠道利润,而第三方的获利总是最少。  相似文献   

5.
考虑消费者环保意识的闭环供应链回收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中楷  梁晓萍 《软科学》2014,(11):61-66
在闭环供应链制造商的最优回收模式研究中首次考虑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因素,分别建立了制造商回收、制造商委托零售商回收和制造商委托第三方回收商回收的博弈模型,并对比分析三种回收模式的最优解,探讨了消费者环保意识对最优解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制造商的回收补贴较大时,制造商选择将废品回收委托给零售商;当回收补贴较小时,制造商直接回收废品。当消费者环保意识水平提高时,三种回收模式的批发价、零售价、回收率、环保努力水平、渠道成员利润和渠道总利润均提高。渠道成员和政府应采取措施提高消费者环保意识,从而有效地保护环境和提高闭环供应链效率。  相似文献   

6.
考虑到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产品生命周期被大大地缩短了,导致了许多环境和资源上的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由制造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组成的闭环供应链.针对制造商所生产的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2种具有差异性,分别考虑无政府补贴和政府补贴制造商的情况下,综合运用最优化理论和博弈理论求解和比较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供应链系统成员的最优定价策略和收益状况,最终得出2种产品的最优模型和最优定价策略,然后再通过算例分析验证相关的性质.研究表明:在集中决策模式下,当政府对制造商进行补贴的情况下,再制造产品的需求量增大,新产品的需求量减少,供应链的整体利润增大;在分散决策模式下,当产品差异化程度较小时,有政府补贴情况下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需求量减少,制造商、零售商和供应链整体的利润得到提升;当产品差异化过大时,制造商的利润小于无政府补贴情况下的利润,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整体供应链和零售商的利润要大于政府不补贴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以随机回收量和消费者低碳偏好为背景,研究碳交易机制下的闭环供应链碳减排与定价问题.考虑制造商对废旧品进行回收再制造,同时新产品和再造品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建立了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并求解出制造商的碳减排、回收价格以及零售商的差别定价决策.研究表明,差别定价与单位碳减排量正相关,提升消费者对再造品的低碳认知有助于碳交易机制的顺利实施.另外,随机回收量的期望越高,或产品市场规模越大,则单位碳减排量越大.  相似文献   

8.
零售商主导的闭环供应链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福安  达庆利  孙浩 《软科学》2011,25(6):45-48,53
研究了零售商主导的闭环供应链回收渠道选择及定价决策问题。分析了集中决策模式及三种分散回收模式下的最优回收率、定价决策与系统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在零售商主导的市场结构下,当制造商选择直接回收时,闭环供应链具有较低的销售价格和较高的回收率,制造商利润、零售商利润及系统总利润均最大,对消费者及整个社会更有利。  相似文献   

9.
基于废旧电子产品回收质量水平的不确定性,构建了制造商自行回收、零售商回收和第三方回收3种闭环供应链回收模式,研究规模不经济的制造商回收模式选择问题。结果表明:当零售商回收时,新产品销售价格最低且废旧产品的回收质量水平、回收价格、回收数量、新产品消费者需求量、规模不经济的制造商利润和供应链总利润都高于另外两种回收模式,但3种回收模式下零售商的利润大小取决于生产规模不经济程度,只有在规模不经济程度较低且零售商回收时,零售商的利润才会高于其他两种模式。总的来说,当制造商在面临生产规模不经济现象时,会优先将回收业务委托给零售商,但零售商会根据规模不经济程度来决定是否接受回收业务。  相似文献   

10.
《软科学》2018,(5)
构建了制造商与零售商两者混合回收及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三者混合回收的两类闭环供应链模型,运用博弈理论对两类回收模型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制造商、零售商和供应链系统的最优混合回收模式存在四种情形:(1)制造商、零售商和供应链系统的最佳选择均为制造商和零售商混合回收,供应链系统具有长期稳定性;(2)制造商和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决策为制造商和零售商混合回收,但零售商的最优决策却是三者混合回收模式,供应链存在不稳定性;(3)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决策为制造商和零售商混合回收,但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回收模式却为三者混合回收,供应链系统具有长期稳定性;(4)制造商和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决策为三者混合回收,但零售商的最优决策却为制造商和零售商混合回收,供应链存在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在需求不确定的情况下,建立了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模型,运用斯坦伯格博弈规则,得出定价决策,并通过比较各渠道制造商利润,得出渠道选择决策,同时考虑当各参数改变时,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一个销售商驱动的低碳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为研究对象,用均值-方差刻画风险特性,分析研究低碳产品市场和废旧低碳产品市场均为随机市场需求情境下、零和博弈和集中决策下闭环供应链中,低碳产品销售价、交易价格、低碳废旧产品回收价格等变量和节点企业期望效用及整个链条期望效用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零和博弈下低碳闭环供应链未能实现优化和协调。最后,设计正向渠道收益共享、逆向渠道风险共担契约,实现低碳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协调,并通过数值仿真和灵敏度分析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李新然  吴义彪 《科研管理》2015,36(9):106-118
本文以政府补贴消费者的再造品购买行为为切入点,对由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展开了研究。基于政府"以旧换再"补贴政策,分别构建了有、无政府补贴下新产品和再造品具不同销售渠道的闭环供应链模型,进而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探讨了政府"以旧换再"补贴对闭环供应链的决策、系统各成员的利润以及总利润的影响问题。研究表明:(1)与无政府补贴相比,有政府补贴下单个"以旧换再"消费者、"以旧换再"消费者群体、制造商、闭环供应链系统及环境效益均受益于政府"以旧换再"补贴;单个初始消费者、初始消费者群体和零售商均受损于政府"以旧换再"补贴。(2)政府"以旧换再"补贴政策能有效促进再造品的销售和废旧品的回收,扩大再造品的市场份额,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政策目标,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3)制造商和零售商博弈能力影响双渠道销售闭环供应链的稳定性及零售商的利润水平,因此设置合理的"以旧换再"补贴比例并出台相应政策来弥补初始消费者和零售商的效益损失是政府和制造商均应关注的重点。最后采用算例仿真分析的方法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柔性订购契约下的闭环供应链系统利润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柔性订购契约下具有单一生产商、单一零售商的闭环供应链系统的利润协调机制。建立了分散决策、集中决策的生产商、零售商利润模型,得到了两种决策模式下的最优订购量、生产商利润、零售商利润、闭环供应链系统利润;讨论了集中决策模式下,柔性订购契约与生产商、零售商利润的关系并提出利润协调机制;最后给出算例验证本文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5.
在废旧资源回收再利用行业的发展进程中,再造品销售困难是当前行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从改善再造品销售难的现状出发,将零售商针对再造品进行销售努力与政府补贴再造品销售两者综合考虑,构建政府补贴下考虑销售努力的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通过不同模型决策的对比分析及算例仿真分析,为改善再造品销售困难问题提出相关对策。研究表明,零售商进行再造品的销售努力行为能扩大再造品市场比例的同时增加市场总需求,政府补贴可以缓解零售商的努力成本压力、控制再造品销售价格在销售努力过程中上升等问题,因此,政府补贴与销售努力相结合的方式是可以改善再造品销售困难问题的经济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制造商回收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中,考虑系统成员间存在Nash均衡博弈、制造商领导的Stackelberg博弈和零售商领导的Stackelberg博弈等权利关系,研究并比较三种分散式决策闭环供应链的定价决策及利润问题。研究结论表明:在制造商领导的市场中,零售商的零售价与获得产品的批发价呈正相关关系;在零售商领导的市场中,制造商的批发价和回收率均与零售商的零售价呈负相关关系;回收产品的潜在期望收益是回收行为的驱动因素;在分散式决策闭环供应链中,市场无领导者时,消费者获得的收益最多,闭环供应链也越有利于降低资源消耗,且制造商和零售商均有动机成为领导者,其拥有的权利越大,议价能力会越强,获得的利润就会越多;与分散式决策相比,集中式决策闭环供应链的零售价最低,回收率和渠道总利润最高。最后,我们设计了可协调三种分散式决策闭环供应链的收益共享契约。  相似文献   

17.
第三方回收闭环供应链协调应对突发事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一个制造商、一个零售商和一个第三方回收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闭环供应链中存在的"双边际效应"问题,并通过收益费用共享契约解决上述问题,使闭环供应链实现协调。此外,本文分析了突发事件引起闭环供应链中最大市场需求规模发生扰动时,原收益费用共享契约下闭环供应链的协调会被打破这一问题,进而对收益费用共享契约加以改进,使之适用于协调突发事件发生前与发生后的闭环供应链系统。  相似文献   

18.
邓爱民  潘再阳 《科技与管理》2010,12(1):72-75,93
闭环供应链中往往会产生正反两方向的"双重边际化效应",造成供应链系统效率的损失。研究了一个由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回收商组成的三级闭环供应链系统在模糊需求环境下的协调机制,分析了三方在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两种情形下的决策过程,并给出收入共享契约机制下的决策模型。最后通过一个算例分析表明,模糊需求环境下,收入共享契约机制可以有效协调闭环供应链中各方利润,并使供应链系统的总利润达到集中决策时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