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拟以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马建忠为例,从三个方面介绍他的经济思想中的重商主义理论,即对外贸易差额论及通商致富的策略;保护关税论和裁厘的主张;开采金银矿的主张。最后文章把马建忠的经济思想和早期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的思想作了比较,并分析了他的重商主义思想与西方重商主义的相异之处,在批评了他的重商主义理论中存在的错误的同时,肯定了他积极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爱国主义主张。  相似文献   

2.
自强”思潮是伴随着“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而形成的自强自立、振兴中国的新思潮。它萌芽于19世纪40年代地主阶级经世派林则徐和魏源提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经过太平天国农民阶级领袖和洋务派的发展,以19世纪七八十年代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提出的“变法自强”、“振兴”中国为标志而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3.
晚清时期,中国社会在商业贸易危机的冲击下,催生了以“商战”思潮为核心的重商主义的复兴。影响所及,引发了近代中国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和制度变迁,诸如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晚清政府所实行的重商主义政策以及制度重构等等,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4.
郑观应是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杰出代表之一。其“商战”思想更是响彻一时,影响着一个时代。但“商战”思想毕竟不是空中楼阁,它必须有着自己的发展轨迹。我们逆源而上,便发现了其早期的“寓兵于商”思想。  相似文献   

5.
试论郑观应的经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观应是近代著名的爱国者和早期维新派代表人。在他的理论著作《盛世危言》一书中,经济问题的论述是其重要内容。首先,他以历史的发展眼光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和洋务经营中官督商办的弊端进行了批判,提出了护商与听商自办的思想,将“商”视为国民经济的中心环节;其次,主张大力振兴工商业,以对外贸易为突破口,与西方列强展开“商战”,以抵制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维护民族的经济利益。郑观应的经济思想在唤起民族觉醒,探索民族振兴之路,推动近代工商业发展,捍卫国家经济利益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为稍后戊戌维新派提出的经济纲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辛江中 《新高考》2005,(10):30-33
学法点津 1.了解本专题主要内容: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各阶段反侵略反封建斗争概况,近代前期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各派别、地主阶级抵抗派抗争、探索的主张和活动。明确本专题重点: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及活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及活动;难点:近代各派政治力量抗争、探索的特点、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资产阶级维新派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具有近代意义的地方自治思想,并进行了一定的政治实践,对中国近代地方政治改革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和有益的尝试,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参政议政的强烈愿望,为二十世纪初中国地方自治思潮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时局巨变、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下,墨学在近代开始了复兴的历程。与近代中国主体政治思潮发展的道路相对应,墨学复兴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坟阶段改革派和洋务派知识分子提出“西学源出墨子”说;第二阶段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人士寻求墨学与西学的会通,并倡导以墨学救世;第三阶段是五四思想家们尝试选择墨学作为构建新文化价值体系的基点。墨学复兴对于中国传统学术、政治思想的近代化演变有着积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略论戊戌变法时期光绪皇帝的倾向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光绪皇帝参与和推动戊戌变法,却不属于维新派阵营。洋务派与维新派都主张变革,但洋务派要保存封建制度和纲常礼教,而维新派则要改变君主专制制度,要学习西方的“法度政令”。光绪实际上是倾向洋务派的,他支持变法,是想借“变法”改变有位无权的傀儡处境,因而对维新派的许多主张虚与委蛇,实际推行的是洋务派的主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不可能超越他的封建帝王地位  相似文献   

10.
戊戌前后,在社会生产的推动和“科学救国”思潮的激荡下,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其他志士仁人发动了一场旨在给中国引进并建立近代科学的群众性活动,作者称其为“戊戌新科学运动”。这场运动起始于1895年的公车上书,结束于1903年资产阶级革命的蜂起。在此期间,资产阶级维新派通过立学会、创报刊、译新书和编书目等活动,较为完整地把西方近代科学的优秀成果引入了中国并使之广泛传播开来,其中既有近代科学家在天文学、物理  相似文献   

11.
张謇工科教育的办学实践和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謇工科教育的办学实践和思想张廷栖张謇的办学实践正处于中国传统教育的结束,近代教育的开始之际。他在“废科举,兴学校”这个教育制度根本变革的过程中,摆脱了封建制度的禁锢,吸取了洋务派、维新派在教育方面的进步主张,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办学实践和教育思...  相似文献   

12.
在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的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中,谭嗣同对初步形成的中国近代新闻理论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强调报刊是助兴民权的“权力最大”,可以也应当成为实现维新派政治目标的最重要最有力手段,是其办报思想的核心观点;指出日报为“助人日新之具”,直接关系国人贤愚,国家存亡,民族兴衰,是其办报思想的极重要观点;提出“报章总宇宙体说”的原创性理论,是其为中国近代报刊第一次体风变革贡献的一块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3.
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一方面是封建统治的腐败和危机日益发展;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侵略的不断加深。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以“救亡图存”为目的,以经济、政治改革为内容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近代中国产生的维新  相似文献   

14.
晚清重商思想是晚清重要的思潮之一,是中西方军事、经济、文化发生碰撞时产生的。这一思潮影响广泛,引起了社会变局。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都提出了自己的重商主张,虽言论不一,但主要商业思想较为一致,他们都从各自的角度阐述了商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郑观应经济伦理思想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伦理思想萌生于洋务派的求富活动和早期改良派的重商主义思想。郑观应作为早期改良派的突出代表,其资本主义化的经济伦理思想表现在:在立国基础上,完成了“以农为本”向“以商立国”的转变;强烈的经济变革意识与传统的政治妥协思想的统一;倡导经济自由思想与主张对民族工商业实施保护政策的统一;在义利关系上,提出追求和保护企业合理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6.
何启《劝学篇书后》是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系统、深刻地批判洋务思想的代表作,其中批判“中体西用”说,击中论敌要害,彻底划清了维新派与洋务派的思想界限。本文从何书写作的时代背景,洋务派与维新派关于中学与西学、君权和民权之争等方面着手,对这一批判进行探析,并以此为基础评价了《劝学篇书后》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7.
郑观应是中国近代名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和实业经营家。在长期的经营中,他发觉国家的军事力量受经济力量的制约,因此提出“振工商以攘外”,主张“以商立国”,振兴商务,进行商战,并建议清政府实行制度改革,以保护民族工商业。他的爱国思想启迪着国人,推动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8.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中的进步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编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增加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内容,扼要介绍了早期维新派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等人的思想.成就.作为过渡性、转折性阶段的早期维新派的思想成就是什么?它同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是什么关系?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过什么作用?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也是高中学生认识、理解中国近代思想史脉络的重要环节.本文就早期维新派的开山祖冯桂芬的思想成就、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做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中学”与“西学”的论争是贯穿始终的课题。甲午中日战争结束以后,维新派和洋务派根据各自的出发点,在“中学”与“西学”方面进行了一场针锋相对的思想论争。这场论争增强了人们向西方学习的勇气和信心,加速了封建教育制度的破产和崩溃,直接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论重商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商主义是新航路开辟之后的第一个近代资产阶级经济学说 ,它的主要内容是“重商”、“重工”与“国家干预” ,发展目标是“国家富强”。重商主义自形成以来 ,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直接催化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诞生 ,并构成了发展经济学的基础。它推动了英、法、美、德、俄、日等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崛起 ,并促成了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早期发展的成就。今天 ,重商主义对正在改革和崛起中的中国抵制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误导 ,加强政府的宏观干预仍然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