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编者按:今年2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贯彻落实《意见》的精神,3月21日,教育部社科中心和本刊编辑部邀请部分学者举行座谈。这里刊发其中四位教授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2.
11月27日,教育部邀请京津地区部分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就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举行座谈。与会学者结合自己的研究,畅谈了学习十六大报告的体会。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同志出席座谈会并讲话。教育部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也出席了座谈会。这里刊发的是部分学者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3.
11月27日,教育部邀请京津地区部分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就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举行座谈。与会学者结合自己的研究,畅谈了学习十六大报告的体会。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同志出席座谈会并讲话。教育部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也出席了座谈会。这里刊发的是部分学者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4.
20 0 3年 1 1月 2 9日至 1 2月 1日 ,由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和全国综合大学《资本论》研究会主办的“全国综合大学《资本论》研究会第十次年会”在四川大学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同济大学、河南大学等全国近 40所高校的 60多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年会共收到论文 70多篇 ,专著一部 ,近3 0位代表在大会上作了主题发言。总的来说 ,与会代表的发言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 ;2 《资本论》与社会主…  相似文献   

5.
一个多月前的一天,孩子放学归来,一进门就兴奋地说"我们班主任今天实行一项‘新政',改站着发言为坐着发言.老师说今后只要他上语文课,他点着谁发言,谁坐着发言就是了."好!好!好!我一连说了几个"好",心想这个"改良",也许在全国都是值得推广的.以后一连几天,我总是问孩子,你们班主任坐着发言的"新政"怎么样了?孩子总说:"我们老师总是一点哪个同学发言,那个同学就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老师也总是说,请坐下,请坐下发言."后来,我也懒得问了.近日,我又想起那个"坐着发言"的"新政"来,于是问:"怎么样,你们那个坐着发言的‘新政'养成习惯了吗?"孩子说:"还养成习惯了呢,又回到原来那个样子了,同学们已经习惯了站着发言,老师也不再对站着的同学喊'请坐下发言'了."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共同举办的“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 ,于 2 0 0 1年 5月 2 6— 3 0日在广州—深圳举行。来自全国十余所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或基地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以及国内研究马克思哲学的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发言、提问踊跃 ,学术气氛浓厚。学者们就怎样理解马克思理论实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马克思的文本研究、实践哲学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和当代价值过去 ,对于马克思的哲学 ,我们是一本教科书、一个体系、一种理解。现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 2 0 0 2年 9月 6日至 9日在湖北麻城市召开的纪念李贽逝世 40 0周年和诞辰 475周年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进行了综述。任继愈、张建业、漆绪邦、赵诗清、疋田启佑、佐藤太郎等中外著名学者都为大会提供了论文并作了发言  相似文献   

8.
20 0 1年 1 1月 2 5 - 2 7日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办了“唯物史观与 2 1世纪中国史学研讨会” ,全国 80多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集中探讨的问题有 :(一 )回顾唯物史观在 2 0世纪的历程 ;(二 )当前中国史学在运用唯物史观方面基本形势的估计 ;(三 ) 2 1世纪的中国史学怎样运用和发展唯物史观。中心主任瞿林东教授作了《唯物史观与中国史学发展》的主题发言。他认为 :唯物史观不仅推动了 2 0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 ,还将与 2 1世纪的中国史学保持密切的联系 ;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在更高的科学程度上运用和丰富唯…  相似文献   

9.
5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教育系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各级教育部门和高校纷纷组织干部、师生认真学习讲话精神。7月1日,教育部在京召开教育界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5·31”重要讲话座谈会。党组书记、部长陈至立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周济,党组成员郑树山及来自京津等地教育部门、部分高校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教育部有关司局、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会议由副部长袁贵仁同志主持。这里刊发的是座谈会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10.
在“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堂教学中.“课堂讨论发言法”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识到教师全身心投入是课堂讨论发言的基础;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是搞好讨论发言的关键;提高教学效果是进行课堂讨论发言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