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匆匆》是朱自清先生所写的一篇散文,其中以"匆匆"为主题,对时间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在饱含深情的描述中,读者会产生全新的认识与看法。基于此针对《匆匆》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朱纯深长期从事翻译教学工作,是一位资深的翻译家,曾译过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和《匆匆》。张培基在中国翻译界更是享有盛名的著名翻译专家。本文就二者翻译过的朱自清的一篇经典散文《匆匆》的译文在语言和结构特色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含蓄隽永、短小精美、感人至深,有多种英译本。本文以张培基《匆匆》英译本为例,从词汇、结构和音韵层面进行分析,认为译本符合散文翻译"信、达、美"的原则;进一步论证了张培基散文翻译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说到朱自清,很多人都会想起他的散文名篇《春》、《匆匆》。听流行歌曲《荷塘月色》,会想到他的同名散文名篇。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到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就举闻一多和朱自清的例子,“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称赞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相似文献   

5.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对陕西籍作家陈忠实先生的散文《火晶柿子》的英译进行语言学分析,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审视一些翻译问题。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客观地对翻译质量进行评估,为译者今后的再版和翻译提供一定的建议,使陕西文学作品更好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6.
时光匆匆     
自从拜读过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后,原本对散文毫无感情的我开始对之渐渐产生了兴趣。在读了余秋雨的《千年一叹》,以及钱钟书的《窗》之后,我发现.散文可以像小说一样叙述事件、塑造形象而又不受小说结构的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匆匆》一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笔下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课题《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而感到的无奈与惋惜,揭示  相似文献   

8.
燕青 《作文》2023,(Z2):98-101
<正>在众多现代文学大师中,朱自清被认为具有“最完整的人格”,他的散文文质兼美、至真至诚,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匆匆》《春》《绿》《背影》《荷塘月色》都曾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朱自清的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匆匆》(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堪称范本。燕去再来、柳枯再青、花谢再开,自然万物循环往复,他由景生情,不由得发出了对时间、对生命的追问:“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朱自清借助想象,由此及彼,由浅入深,  相似文献   

9.
朱自清被公认为中国新文学运动中成绩卓著的优秀散文作家,以其散文创作的娴熟高超的技巧和缜密细致的风格,展示了新文学的艺术生命力,散文代表作《绿》《背影》《荷塘月色》《儿女》等受到历代读者好评和热议。龙应台,作为台湾著名华文作家,其亲情散文文笔温柔纤细,深情动人,读来温馨有味,情意盎然。作为不同时期亲情散文创作的优秀作家,朱自清与龙应台的散文创作,既有相似之处,风格又各有特质。本文将以文本细读为依托,从主题意蕴和艺术风格两个方面对其散文作品《背影》和《目送》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发掘出朱自清与龙应台亲情散文各自的丰富内涵和美学价值,使他们亲情散文创作的特点得到更清晰地显现,引发读者对于其散文作品的多角度理解。  相似文献   

10.
李迪 《海外英语》2014,(5):160-161
该文拟从英汉对比的角度,以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作《匆匆》及张培基先生的英语译文作为语料,用实例说明形合和意合在词法、句法和语篇层面上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朱自清散文名篇《匆匆》的英译文,简要评析了张培基先生散文翻译的艺术成就,认为先生将辨义和措辞与传达作品的意韵糅合在一起,凸显了卓越的翻译功力和独特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2.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学者。其散文以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代表作《背影》、《荷塘月色》、《春》、《匆匆》、《绿》曾入选中小学教材,对几代国人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期特刊发由其子朱闰生先生撰写的回忆散文。文中,朱闰生先生以八秩高龄追寻自己的父亲朱自清在温州时的点滴经历,除了让人感动不已的温馨亲情外,  相似文献   

13.
冬天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卓有建树、风格独特的著名散文家。朱自清为人真诚朴素,他认为文学作品的成功“最大因由却在情感的浓厚”,因此,他的散文创作贴近生话,有感而发,却又不温不火,常给读者一种清风拂面、绿茶弥香的清新之感。朱自清的散文创作对于创建现代白话散文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郁达夫曾经赞赏他的散文“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李广田也明确指出“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可以说,朱自清的散文几乎篇篇都是精品,如《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匆匆》《给亡妇》等,已经与古典散文名篇一同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经典。《冬天》是一篇写人的散文。朱自清精选了三个生活场景,寥寥几笔,意味全出,让我们在作者徐徐皴染的氛围中,深深体验着时光不再、物是人非的悲怆和苍凉。  相似文献   

14.
开学的第三天,我们便学习了散文大家朱自清先生的名篇——《匆匆》。它让我真切地感受到要珍惜时间,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5.
朱自清的散文,由于他对“生活多方面的了解,多方面的感受,多方面的参加”,并注意“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所以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风格平淡质朴,清新隽永,不少被视为现代散文的精品。正如著名作家叶圣陶所说的那样:“如果说朱自清的早期散文如《匆匆》、《荷塘月色》、《温州的踪迹》、《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还有点过于注重修辞,略嫌文胜于质的话,那么稍后的《背影》、《给亡妻》、《旅欧杂记》、《伦敦杂记》等就做到了文质并茂,全凭真感受真性情取胜。到了后期,如《飞》,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了。” 其实,叶老谓朱自清的前期散文“有点过于注重修辞,略嫌文胜于质”,只是与其后期散文相比较而言的。实则朱自清的前期散文清新隽永,情文并茂,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本文仅就其语言方面的艺术特色谈几点粗浅  相似文献   

16.
吴霜 《海外英语》2011,(14):218-219
该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为依据,从经验功能的及物性理论对朱自清《背影》的两篇英译文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引入功能对等的概念,分析散文英译的得失,并探讨功能语法在翻译批评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朱自清的散文素以平淡、清新、自然、悠扬、缜密为特点,被誉为现代汉语的楷模。文章认为《荷塘月色》《匆匆》《背影》《给亡妇》等为代表的经典散文,或是平淡朴素或是华丽绚烂,总是带有一丝淡淡的哀愁,格外扣人心弦。这种“淡淡的哀愁”美是作者感情的自然流露,也与作者的个性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蔡莹 《语文知识》2001,(7):71-73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高尔基称“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而散文更因语言优美被称为美文。以下从四个方面分析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的语言艺术美。  相似文献   

19.
教材: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十二册。设计理念:《匆匆》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早期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相似文献   

20.
<正>2006年10月,我有幸聆听了支玉恒老师的《匆匆》一课,感触颇多。《匆匆》这篇课文,我虽没有教过,但由于喜欢朱自清的散文,所以也在心里多次设想,如果我教这篇课文,我会怎样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