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由于分类管理长期缺失,民办教育发展遇到诸多问题。面对解决民办学校系统的内部矛盾、落实政府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和破除民办教育发展瓶颈的现实诉求,近期,我国已在法律层面明确了要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和营利性民办学校实施分类管理,并将其作为民办教育创新改革的核心。由此,需要进一步基于民办教育分类原则,通过确立民办学校分类标准、实行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制度和明确各类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等路径来实现分类管理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2.
完善民办教育的顶层制度设计是破解当前民办教育发展难题不可回避的课题。民办教育的顶层制度设计之争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国家民办教育立法至今。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来开展的新一轮民办教育顶层制度设计之争,集中在是否取消"合理回报"制度,如何推进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如何界定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边界,如何界定与保障民办学校非捐赠性出资人的权益。目前应明确界定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标准,完善分类的配套扶持政策和管理办法,对于现有民办学校,由其自愿选择是否申请营利性或非营利性的学校性质,给其留出充足过渡期,这将有利于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民办教育领域投资办学和捐资办学并存的局面下,分类管理的缺失带来了诸多困境。现今,无论从民办教育发展内部矛盾来看,还是从经济环境、思想基础和政策走向观之,实施分类管理都具备了一定的可行性。分类管理要坚持多元性取向,允许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和谐共存;坚持公益性取向,重点发展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坚持公平性取向,为两类民办学校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其实践思路是在合理划分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基础上,完善分类登记制度,将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同公办学校一样登记为事业单位法人,将营利性民办学校登记为企业法人,并基于整体扶持与区别对待相结合的原则跟进配套政策。实施过程中,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求索本土管理模式;打破各自为政局面,部门地方通力配合;推行地方先行试点,汲取经验总结教训。  相似文献   

4.
中国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是在极不规范的制度环境下逐步发展起来的,面临着诸多政策难题。在民办教育处于发展转型的时期,需要加快建立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基本制度,涉及分类管理,办学许可和注册登记制度,产权、资产管理和财务会计制度,法人治理和内部管理制度,教师人事制度,政府监督与服务体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调研表明,民办教育已成为广东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广东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现实中却存在着政府“促进“导向不明,政府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民办学校的产权法理不清,相关管理制度不规范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广东应加快政府立法和政策制订的步伐,要真正落实对民办学校的优惠政策,要加强对政府和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的规范和管理,要积极引导和提高民办教育的社会声誉,打造品牌和特色学校,要建立起健全民办学校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要切实推进依法治教的进程,从而更好地促进广东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民办教育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显著成绩,但不利于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因素还有很多,如不少地方的行政部门缺乏正确的民办教育理念,用地政策难以落实;学校内部管理的非规范性,财力不足,缺乏发展后劲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民办学校自身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着重在专业设置、课程结构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社会各界及政府职能部门要正确认识民办教育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为民办学校依法办学、依法治校提供舆论支持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前,民办教育发展面临着对民办教育的价值认识模糊、民办教育发展环境不公平、政府对民办教育的扶持力度不够等三个主要问题。推动民办教育发展的对策包括:正确认识民办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完善民办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探索民办学校法人非营利性与营利性的分类管理制度;完善民办教育公共政策,加大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投入。  相似文献   

8.
民办学校分类管理——从“四分法”到“二分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是民办教育发展中一个敏感而重要的政策问题。区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对不同类型的民办学校采取不同扶持政策和监管措施,是破除长期阻碍民办教育发展制度困局的关键,也是我国民办教育今后发展的理想选择。但基于复杂的法律与现实利益纠葛,目前只能处于试点和探索阶段,这一制度的建设和推开可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渡期。当前和今后较长一个时期,需要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在规定税收优惠政策时所作的区分,制定和落实适用于捐资举办的民办学校、出资人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出资人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以及经营性民办培训机构的不同扶持政策和规范措施。从"四分法"向"二分法"过渡,必须在反复论证和地方实践的基础上,设计好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类管理的政策制度体系及其过渡的相关路径,从根本上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 ,教育部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协办的“中国民办教育政策与管理”研讨会 ,于 2 0 0 3年 2月 2 0 - 2 1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社科院 ,以及日本东京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数十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与会者就社会经济背景、法律制度环境与民办教育的发展 ;地方民办教育政策制定、行政管理与地方民办教育的发展 ;民办学校的运行机制与管理 ;中介组织与民办学校的认证和评估 ;国外私立教育发展的经验等进…  相似文献   

10.
截至2010年,我国已有十几个省市制定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地方性法规。地方立法本身说明民办教育事业正受到各级政府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仔细分析其中的内容后,可以发现,对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仍然未能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这具体表现在:民办学校的身份归属,仍然模糊不清;出台的扶持政策,力度有限;政府给予民办学校的优惠待遇,比较有限;法律赋予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落实不够;民办学校的退出机制,程序上有明显缺陷。  相似文献   

11.
范厚明  吴嘉鑫 《科教导刊》2019,(12):111-112
FAN Houming;WU Jiaxin(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26)  相似文献   

12.
以辽西三所高校作为样本提取对象,通过调查发现当下高校特殊大学生群体在行为方面适应性相对较差,普遍存在学习不悦感,职业规划较迷茫,心理抗挫折能力偏低。而这一群体的心理问题未得到教育管理者足够重视,针对特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偏低。高校应健全管理机制及形成以特殊大学生为核心的家校合作联动机制,以加强特殊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咨询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论辽宁高等教育的优势与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作为高教大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辽宁省走在了前列,辽宁高等教育在规模、资源、区域政策和个别学科建设中有自己的优势;同时在高等教育质量、培养能力、专业结构、资金投入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只有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确保辽宁的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为此,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采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构建了保障与监控体系组织机构、质量评价体系、反馈与持续改进体系、质量标准体系,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5.
辽宁旅游服务质量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服务质量管理模式的选择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通过对辽宁现行的旅游服务质量管理模式进行评析,针对这种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构建出以顾客为中心的旅游服务质量管理新模式,从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以确保辽宁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辽宁汽车产业实现了迅速发展,已成为辽宁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制定跨企业协同信息化战略,已经成为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根据辽宁汽车产业集群跨企业协同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跨企业协同信息管理的对策与建议,为制定辽宁汽车产业集群信息化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联盟型职教集团是行业内主要企业和相关企业以及同类院校共同组建的非法人机构。本文以联盟型职教集团建立的校企平台为例,分析职教集团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辽宁人力资源在最近十几年有了相当发展。但是其整体素质依然偏低,与发达国家同期人力资源素质相比差距明显。辽宁教育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导致人力资源素质低下的主要原因。提高辽宁人力资源素质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目前尤其要注重发展高中阶段教育。  相似文献   

19.
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为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目前,人文素养教育已经受到高职教育者的普遍关注,对于人文素养教育的反思也从未停止。本文试图从文化哲学角度给予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全新的理解,在审视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从教育的本质研究出发,指出教育对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发展区域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进而从民主法制建设,公平正义的社会理念,诚信友爱的道德规约等方面分析了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和谐辽宁的作用,认为只有积极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才能振兴老工业基地,促进和谐辽宁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