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作文时,大部分学生往往既存在搜肠刮肚"无材料可写",又存在材料仿佛一大堆,"不知写什么好"的问题。其实,作文如炊。学生畏惧写作,原因无非有三:一是"无米可炊"——学生的习作脱离实际生活,无话可说,也无字可写;二是"有米不知该如何炊"——有许多话说,却不知怎样下  相似文献   

2.
"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就心烦."这是同学们爱说的一句口头禅,道出了同学们写作文的烦恼.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之"炊"的"米"就是作文的材料.同学们觉得"作文难",常常是因为写作时没有丰富的、新颖的材料.那么,作文中丰富、生动的材料从何处来呢?……  相似文献   

3.
于艳梅 《语文天地》2012,(15):43-44
没有写作材料是当代中学生写作的难题。无米难成炊,当前作文教学急于解决的事儿就是"写什么"的问题,也就是搜集作文材料的问题。新课标明确指出: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多方面地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4.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采取多样、灵活、富有趣味的指导手段,从激发学生热爱作文的欲望着手,树立他们写好作文的信心,增强他们作文的情趣。 一、引导观察,注重积累,让学生作文成为“有米之炊” 学生最苦恼的常常是没有材料可写。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采的,写作找不到作文素材主要是他们不会观察、不善于积累,因此我们首先引导学生“找米下锅”,让他们观察周围的事物、耐心指导让他们学会观察方法,积累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5.
目前学生作文的最大障碍,也许不在无可炊之米,而在没有想炊之欲。据调查,中小学生害怕作文已成通病。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是当前的大多数作文教学指导关注的仅仅是写作活动的结果。学生写作文就是为了应付老师和考试,语文教师也多只是按考试的标准对学生作文进行评判、批改。作文之前对审题、立意作些指导,而后便让学生写作,这似乎成了教师固定不变的作文教学程式。  相似文献   

6.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搜肠刮肚写出来的文章却干瘪乏味,究其原因是"拙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如何练就"巧妇乐为有米之炊"?首先让学生提高观察能力,做个生活的有心人,从生活中提炼素材。其次有了写作材料,还要学会组织,重视语言的积累。最后还需坚持勤奋练笔,因为勤能补拙,熟能生巧。这样写起文章来自然会得心应手,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7.
刘文凯 《快乐阅读》2011,(11):74-7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有一个正确的作文教学思路,引领学生走出作文难写的困境。如今作文教学的实际问题是,学生面对作文常感"无米下锅",这主要不是因为没有投入生活,而是对千变万化的生活缺乏观察和发现。如果在写作中采用"演"、"说"、"写"的模式,相信同学们便会有深切的体会,并能在短时间内调动起自己的感觉器官,多角度地完成作文。  相似文献   

8.
没有写作材料是当代中学生写作的难题。无米难成炊,当前作文教学急于解决的事儿就是“写什么”的问题,也就是搜集作文材料的问题。新课标明确指出: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多方面地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9.
上学期,教研组参照《赞可夫教育理论思想》,确定以发展学生智力为重点,让我举行写作教学试验课。这个班的学生语文程度不算太差,也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但每次作文,他们感到不是“无米为炊”,就是“有米不会炊”。我虽然也上了作文指导课,但始终打不开他们的思想闸门,原因就在于没有针对他们所遇到的难点进行启发。因此,我们确定试验课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0.
让作文教学走向生活化,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活,把生活与习作紧密地联系起来,作文教学就会充满生命的活力. 一、观察生活,让学生"有米可炊" 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时时处处做生活的有心人,从生活中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 留心观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身边经常出现的人、发生的事,如果没有留心观察,便熟视无睹,知之甚少,许多有用的材料就会从自己的鼻子尖下溜走,写起文章来必然无米可炊、笔重千斤.  相似文献   

11.
正我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学生在写作文选素材上相对有所局限。提起笔来,总是环顾四周,抓耳挠腮,茫然不知所措。学生常说:"写议论文时知道论点,没素材可写,太伤脑筋了。"俗语有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素材有如炊饭之米,是行文写作之必备要素。素材之于作文,有则妙笔生花而成,无则空洞说理必败。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我认为要解决这种"无米可炊"的现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小学生最感苦恼的是"无米下炊".究其原因,并非生活中真无"米",而主要是由于小学生观察力较差,还不善于通过观察获取和积累作文材料.  相似文献   

13.
在中职语文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后,进行扩展、延伸,荡起想象的轻舟,再选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宝库,在情感的震动后,积极主动的写作,"作文"就会成为有米之炊。  相似文献   

14.
提起“作文”两字,不少学生会出现厌倦、畏惧心理。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学生缺乏题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二是教师目标过高,学生望而生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为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少些限制,少设框框,实现开放式作文教学。开放式作文教学是与现代生活大系统和学生生活小系统相贯通的,力求把作文教学建立在相互联系的两个系统上,促进学生在更加宽泛的智力背景下主动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实施开放式作文教学,正是打开了作文教学的一条绿…  相似文献   

15.
扩大学生阅读面,积累生活素材,是作文课程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要使学生作文时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就要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厚积才能薄发。要做“有米之炊”,方法很多,有十种方法简单适用,足以解决学生写作时素材匮乏的病症。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养成阅读和写作习惯,写作时缺乏素材;作文教学远离学生生活实践,远离学生生命主体情感抒发的需要.关注学生生活,将写作由"教学之需"转化为学生的"生活之需",变"被写作"为"主动写作",应松开命题的"金箍",调整写作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改变封闭式的写作方式,更新批改与讲评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最近学生进行了一次月考,作文是一则材料作文,可选取的角度有几个,可是学生绝大部分选取的角度是同一个,举的事例也惊人的相似,作文雷同的比较多,似乎都迷失了自己,我认为作文教学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找回迷失的自己。纵观自己高中的语文教学,最感无奈的要数作文了,学生生活单一、心灵干涸,写作"无米下炊或"有米难为",表现出思维断裂、思想干瘪、意象枯瘠等现象,由于缺乏生命体验、文章没有"我"的存在,就像人虽然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深度思考,借助课文中的"例子",巧淘课文之"米",生成"巧妇"之"炊",得课文之法,下笔如有神,改善学生的写作状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处于"少、慢、差"的疲软状态,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上作文课,更怕批改作文。学生可谓是:"无米"可"炊",更何谈"炊出好饭"。如何让快速作文发挥最佳潜能,做到又好又快,在教学过程中对此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和研究,取得了一点成果。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其主要的教学内容。这么多年来,我国有很多教育工作者都曾对有效的作文教学法进行过研究,结果得到形形色色的作文教学法。但是,教师难教、怕教,学生难写、怕写的呼声还是很强烈,主要原因依然是师生深感"无米可炊"。本文试从生活、情境(活动)和文本三个层面探寻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以求突破"无米可炊"之尴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