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7,(44):8-9
高职教育应该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为企业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繁荣、人民幸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振"工匠精神"离不开高职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既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需要,更是高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采用多种教育途径和方法来尽快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2.
高职学生提升英语自学能力,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校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推进教学改革的需要。提升高职学生英语自学能力,需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形成"学生为本"的主导观念,转变教育教学策略、形成"兴趣激发"的重要手段,转变教育教学技巧、形成"目标激励"的教学导向。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为专科层次,这种"断头"的教育是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为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办人民需要的教育,满足高职学生继续深造的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率,充分利用本科院校办高职的优势办好高职应用型本科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迮仁建 《文教资料》2008,(4):178-180
五年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是对原有中等专业教育、中等技术教育和高中起点高职教育的补充和发展,是适应市场需求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为了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我们需要对原有的职业教育模式进行补充和修改.笔者认为,在五年高职教育过程中推行"公司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职业修养,毕业后能够迅速地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并且能够为不同的岗位需求培养合适的人才.在推行职业教育"定单式"教育的进程中,"公司化"教育模式是具体实施的可行性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接受高职教育的主体人群是"90后",他们所呈现出来的新特点,作为教师必须能够用新办法来应对。要提升对"90"后高职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切实起到培养学生爱国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必须在教学手段上做出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  相似文献   

6.
倪凌 《教育与职业》2012,(30):172-173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的要求,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在此模式下,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质既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现代企业和高职学生自身素质发展的需要。要办好高职教育,需将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深化校企合作、融合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促进学生企业文化综合素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视域下的创新创业教育给高职学生的创业活动带来了机遇,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中,既是近年来政府所倡导的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率的既定导向与必然趋势,也是提升高职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需要。"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将给高职思政课带来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育内容的转变。而其融入路径主要包括: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的高职思政课模式、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后的实践平台、为创新创业意识向实践成果的转化建构完整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需要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是硬道理.怎样优质高效地实施高职学生素质教育,这是个大课题.高职学生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多因素的和谐交互,只有找到规律,才会有高效率.笔者尝试提出"多维度整合教育"模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现代化教育理念为智力支撑,执行"德育优先-环境育人-厚积薄发-彰显特色"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9.
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要求,是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和"两课"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应该通过转变"两课"教育教学理念、调整"两课"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方法等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为高职教育服务的教学宗旨.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是一种针对职业岗位的专门教育,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面对当前高职教育"重技能、轻素质"的普遍问题,需要从职业素质教育出发,以职业素质的培养为核心,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全面贯穿素质教育理念,大力推进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