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利用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结合优势专业领域,与社会资源协同创新建设众创空间,为大学生创客和创新创业者提供新型集约化配套平台支持。通过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孵化链条,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工作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从商业模式、服务平台、孵化机制等方面对南京工业大学众创空间——南工劝业公社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创业实践的实施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新的重要时代主题。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在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主题的"众创"时代背景下,切实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在"众创"时代的引领作用,强化协同和集群效应,建设以高校科技创新人才为引领的"众创"空间,对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水平,推动"众创"时代向纵深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校众创空间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而应运而生,并呈蓬勃发展的态势。高校众创空间有公益性、全程化、便利化、开放式等特点,也存在共治合力尚未形成、师资队伍有待加强、优势特色有待提升、评价体系有待建立等问题。根据高校众创空间的功能定位,从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训练、创业孵化服务、打造创客文化等方面总结建设实践,提出未来高校要从科教融合、跨界融合、要素融合、产教融合等路径,全面提升众创空间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众创空间已成为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标的重要推手和前沿阵地,催生出大批优秀成果,为发展新动能、促进社会就业、提高发展质量提供有力支撑.地方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及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人的发展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出发,分析高校众创空间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制度构建、协同育人、资源整合、扩大空间等措施构建特色化地方高校众创空间建设发展路径,形成新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5.
众创空间的发展顺应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求。高校作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开展众创空间的建设既是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知识创造与传播的需要。众创空间作为一个生态体,需要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协同共生,只有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主体参与的高校众创空间才能使其可持续发展。以河北地质大学创业生态公园为例,详细介绍了众创空间的服务内容和运行模式,提出了构建政府、高校、企业及社会资源协同创新的生态体。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具有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开放的教育资源、完善的资源平台等建设众创空间的优势。高职院校可以借助国家推行"大众创业、万家创新"的政策倾斜,营造"众创文化"、打造众创平台、完善众创空间运行机制、实践众创活动等举措开展众创空间建设,将其打造为技术积累示范区、创新人才培养区、创新项目试验区、创新资源集聚区,进而提高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众创空间来支撑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已经成为众多高校的选择。不同于市场化运营的众创空间对利润的追求,高校众创空间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使其在创业生态系统和创新创业教育中占有独特的“生态位”,同时也需要高校众创空间建立一套逻辑自洽的微观运行机制来确保其持续高效运营。生态系统观下众创空间的研究,尚未形成有效分析众创空间微观运行逻辑的工具。借鉴商业模式理论,利用主流商业模式设计工具——商业模式画布,对高校众创空间的微观运行逻辑进行模块化分析,以期为高校众创空间的商业模式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在全民创业的新常态下,"互联网+"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及各行业间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当前,我国高校已逐渐认识到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不仅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也开始探索和实践高校的"众创空间"建设,但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内外高校"众创空间"建设现状与模式,就我国高校"众创空间"发展与建设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众创空间是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为推动创业型经济发展而建立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地方高校作为创新技术和创业人才的输出空间与众创空间有着紧密的信息、技术、人才等资源的互动共生关系.研究中基于共生理论,分析了众创空间和地方高校的共生系统,然后以梦想小镇和杭州师范大学为实证案例,从共生条件、共生模式、共生界面和共生环境四个方面研究了两者的互动发展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提升大学生创造创新创业能力对积极应对全球科技竞争具有深远意义,众创空间是面向大众的共享型创业平台,是一种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型的新型创业生态系统,成为大学生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力支撑和重要补充。文章通过分析众创空间的发展特点,对高校创造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一核心、四主体、五路径"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