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渗透,确保现代知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历史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教育与文化的传承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主要是通过教育进行传承的,  相似文献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人载体指的是人本身及其思想言行,它们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发挥着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效用。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有其历史底蕴、现实基础和道义力量,我们必须不断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人载体,树立人人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者的新理念;完善国际文化传播人才培养方案,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力;讲好中国故事,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立德树人的价值,历史课程对于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当前,有必要也有可能通过历史课程改革将这种优势充分彰显出来。具体而言,中学历史课程可以从三个方面给予积极的回应,即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功能、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策略、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张力。这三方面是一个文化精神、教育行为与课程结构三要素的有机递进与贯通。  相似文献   

4.
: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精神能起到潜移默化 的熏陶作用,初中历史课堂要融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激发学 生的爱国情感’让他们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精神养 料,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提升教师综合 素质、重视挖掘乡土历史、转变思想和教学理念。开发传统文 化校本课程,是将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课程相融合的几种有效 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由文明演化沉淀而成的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优秀民族文化,是对我国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表达。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为儒家,还包含道家、佛家等不同文化形态。近年来,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我国社会文明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位于民族地区的普通高中更应该引入优秀传统文化,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本文主要针对民族地区普通高中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践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柳州师专学报》2017,(3):38-42
柳州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悠久的发展历史和丰富的民族资源,发展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柳州优秀传统文化。本文结合柳州人文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宝贵文化资源,梳理出柳文化、抗战文化、民族文化、工业文化、山水文化等五大类柳州优秀传统文化类型,通过探究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来挖掘其文化内容及特征,为基于柳州优秀传统文化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内在支撑。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当代意义。他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8.
正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文化,是教育的根本,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可以说,没有文化就没有教育,不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不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学校不是一所好的学校。文化既然是历史的产物,就有"资政、育人"的作用。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的地方,必须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不折不扣地抓好、抓出特色,使之成为创办特色学校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9.
传统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并随着历史的演变而逐渐完善、沿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入探究传统文化的历史嬗变及其蕴含的思想道德教育价值,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经典文学是能经受住历史和时代考验的作品,具有权威性、思想性和特殊性的时代意义。经典文学能够体现丰富的传统文化要素,人们通过阅读经典文学可以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大学生学习经典文学,是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将经典文学阅读与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融合,更好地推动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精粹,具有博大精深的显著特性和常做常新的无限潜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能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存在着文化自卑心理产生、负面思潮影响和传承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有利于增进文化自信自强、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要依靠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程度,以最新实践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加新内涵,以全新话语体系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话语表述的策略,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赋能增效。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精髓,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它的强大生命力、深远影响力和鲜活感染力,是我们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功能,既具有历史必然性与现实紧迫性,又具有切实可行性。它的涵养功能主要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肥沃土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精髓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养料。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功能,必须着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节点上,培养人才需要从基础教育做起。通过多样化的中学历史教育方式融入传统文化,可以提升学生自身素养。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基,也是开展中学历史教育的文化载体与平台,对于学生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自身修养,是现代中学历史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是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广泛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他从实际出发,从自身研读视角阐述传统文化,形成传统文化观。他尊重历史,提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治思想灵活运用于法治社会建设。他在新时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中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是我国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需要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继承和发扬。作为当代大学生,应有一定的人格修养,对社会的关爱以及家国情怀。为此高校应该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这既是高校的职责所在,也是国家民族赋予的历史使命。本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解说出发,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高校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从而进一步探析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中华文化从古到今,一直都是流传最长远的文明之一。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最独特的精神标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应该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历史的教育教学中,为社会培养全面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和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而努力,促进中学生的加速发展。因此,本文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级中学历史教学路径进行深刻的分析与研究,找出培养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前言:文化是民族发展的核心力量,国民的文化程度越高,国家的综合实力越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在一代代的传承下进行发展延续,其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文化习俗、历史传统、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能够展现出中国的特征,是我国在国际发展的重要标志。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国民、社会、国家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其是我国民族精神的灵魂,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担负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因此,大学生  相似文献   

18.
正历史教育肩负着国家认同、国民素质培养的任务,在历史教学中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成为近代以来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共识。教育部2014年3月份公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系列方针措施,正是适应这一趋势的时代要求。历史教学根据传统文化的不同内  相似文献   

19.
优秀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我们的民族精神,是宝贵的民族财富。在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积累了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仍然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小学语文教材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借助语文教材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创建和传承的物质精神成果.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充分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凝聚的心理依据、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增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必须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和整体范式的实际出发将其发扬光大,必须切实把握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凝聚之间的辩证关系,与时俱进地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