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开展大学国际化水平评价 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所面临的新课题。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相继推出了大学国际化水平 评估指标体系,并在实践中推行。本文对14 个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国际化评估相关研究成果进 行了比较分析,其中战略、组织机构与管理、课程与教学、学生、教师与职责、交流与合作为9 种以上 的国际化指标体系被选中,可见发展、教学和合作是国际化的主题。文章提出我国大学国际化评估 指标体系建构的建议及启示,指出我们的大学国际化评估应该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方法, 对一些指标应该细化、要结合国情,并且要有发展的视角,重视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评估是荷兰高等教育认证系统运行的重要环节。作为评估的实施框架,《2018年高等教育认证系统评估框架》明确规定了评估的类型、指标、规则和流程。类型上,将高等教育评估划分为高等教育机构质量保障评估和高等教育项目评估;指标上,根据上述两种评估类型采用了不同的评估指标体系,其中针对后者引入了有限性指标和广泛性指标框架;规则上,要求通过汇总各项评估指标所对应的评估结果来进行最终决策;流程上,规定由专门的认证组织负责协调、专家团队负责开展评估工作。该评估框架呈现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尊重高等教育机构内部自治权力和发展规律,二是重视高等教育机构质量保障认证结果对项目评估的前置性影响,三是坚持教师和学生在高等教育中的主人翁角色,四是注重国际化水平在高等教育评估指标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质量认证: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院校评估和专业认证是各国高等教育评估的主要方式。文章介绍了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认证的性质、类型、机构、标准及程序,并就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李岩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5):55-62,102,103
在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下,中国大学的国际化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应该重视大学国际化的质量保障与评估工作。本文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大学国际化的概念进行界定,从中国国情出发,筛选出中国大学国际化评估的指标体系,并对开展中国大学国际化评估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1997年联合国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与学术合作协会(ACA)推出了国际化质量评估程序(IQPR)。2000年美国教育理事会(ACE)针对社区学院、文理学院、综合性大学以及研究型大学分别构建了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美国《新闻周刊》和一些学者也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开展讨论。日本在2000年后相继发展出3种不同的大学国际化指标,其中以大阪大学的指标较为完整。2009年欧洲国际教育协会(EAIE)发布报告《高等教育国际化成果评估》,系统梳理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估的维度、方法与模型。近几年来国内学者纷纷建构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体系。比较国内外15种评价指标,其各自的指标与权重有差异、有相似,国内的指标应借鉴并开始关注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院校,开展指标细分,现阶段尚处于文本阶段的评价指标有望在未来付诸实践并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6.
全球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研究--基于文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联合国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与学术合作协会(ACA)推出了国际化质量评估程序(IQPR)。2000年美国教育理事会(ACE)针对社区学院、文理学院、综合性大学以及研究型大学分别构建了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美国《新闻周刊》和一些学者也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标体系开展讨论。日本在2000年后相继发展出3种不同的大学国际化指标,其中以大阪大学的指标较为完整。2009年欧洲国际教育协会(EAIE)发布报告《高等教育国际化成果评估》,系统梳理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估的维度、方法与模型。近几年来国内学者纷纷建构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体系。比较国内外15种评价指标,其各自的指标与权重有差异、有相似,国内的指标应借鉴并开始关注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院校,开展指标细分,现阶段尚处于文本阶段的评价指标有望在未来付诸实践并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既继承了古代科举制度的基因,又在结合当代中国实际吸收现代西方高等教育评估的精髓中全面进步。在国际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今天,中国高等教育评估既不应该是西方的机械翻版,也不应该是中国独有的评估现象。未来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的改革走向,主要集中在理论、制度、主体、对象、内容、方法、类型、状态、功用与目标十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大学排名呈现出评估主体和评估类型众多、评价 指标和排名结果差异较大、社会公信力不足的现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大学排名的诞生 有其社会背景和现实需求。大学排名评估现状背后,折射出的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机构 面临缺少行业准入和监管,资金、专业评估人才和数据缺乏,职能缺失、缺乏专业评估能力等困境。 未来我国第三方评估的发展,应从成立统一的行业协会对评估市场进行准入和监管、加强与高校的联系和合作、从单一的大学排名转向学科评估和专业评估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科学构建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测评体系,精确评估区域国际化办学情况并引导本区域高等教育持续有序地开展国际化不但十分必要而且非常紧迫。为此,依照国际化文化、国际化行为、国际化效果三个层面,从分析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要素入手,并将这些基本要素转化为具体指标,形成了兼顾不同层次和类型、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结合的宁波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测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国际化一直处于法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领域,它有利于增加法国高等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国家创新能力,因而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法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目前,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中央与地方、集团与院校国际化发展战略不够协调,缺乏统一且有权威性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估体系,吸引留学生和科研人才赴法的政策仍有若干短板,留学语言政策有待进一步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