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问题的提出实验室里制取氢气的装置常用启普发生器:由球形漏斗、容器和导气管3部分组成(如图1中A所示)。图1氢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时,扭开导气管活塞后,酸液从球形漏斗中流下,浸没了锌粒和镁条(为了增强实验效果)发生反应,此时笔者才发现产生的H2从导气管放出时夹杂着酸液,但这并没有影响"氢气的燃烧"和"检验H2的纯度"等实验进行。在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经细玻璃管向试管内通入H2,片刻后加热,只听见一声响,  相似文献   

2.
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碳还原氧化铜)由于演示实验效果较好,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但碳还原二氧化碳这一教学难点,学生却不易理解和掌握。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增开碳还原二氧化碳的演示实验,则有利于学生对这一教学难点的突破。(以下两个实验,可根据实验条件,任选其一)。实验一a.实验装置。取1根直径约1.5cm,长约40cm的硬质玻璃管,两端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一端连接贮氧装置(导气管带有活塞),另一端连接尖嘴玻璃管,在硬质玻璃管的中部放置干燥的木炭粉,约占25cm,在另一端塞满细铜丝,约5cm宽。(见图1)b.…  相似文献   

3.
小学自然第七册第36页,要求实验者自己设计实验证明空气究竟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本人通过多次实践,制作出了气体热胀冷缩实验演示器如图1-(a)所示,能很容易地证明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a.制作方法:①取一根玻璃导气管,一端拉成长约5cm的细尖嘴。②将细尖嘴一端弯成∽形,另一端扩口,套上透明胶头,制成一支∽型尖嘴透明胶头滴管即可。b.特点:实验操作方便,实验效果显著。滴管式便于吸入少许红水到演示器内,透明胶头便于观察胶头内有无气体以外的物质。c.作用:证明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d.使用方法:①用气体热胀冷缩…  相似文献   

4.
根据教科书中“置换法测定镁的相对原子量”的实验原理,我们设计了一套微型实验装置.1.实验仪器:6ml的带橡皮盖的青霉素注射瓶一只,作为反应器;2ml的带刻度的注射器一只,作为量气管;注射针头一只,作为导管.2.实验操作步骤:2.1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除去氧化膜的镁条1.0-1.5mg,放入带橡皮盖的青霉素注射瓶中,塞紧橡皮盖,用注射针头戳穿橡皮盖,使瓶内外的大气压相等,再拔出针头.2.2用带针头的注射器吸取0.2ml的2ml·L-1的H2SO4,放出里面的空气,记下H2SO4的准确刻度.2.3将吸有H2SO4,并带有针头的注射器插入装…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初中《化学》“一氧化碳”一节中的两个演示实验 ,即 (实验 5 -10 )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 (实验 5 -11)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可用一套简易装置来完成。a .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图 1 CO性质演示装置1.甲酸和浓硫酸  2 .澄清石灰水3 .以石棉绒为载体的氧化铜  b .操作步骤。①取少许石棉绒 (或玻璃纤维 ) ,尽量多附上氧化铜粉末 ,放入普通的细玻璃管中 ,固定在铁架台上。②在小的具支试管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塞上带有玻璃导管的胶塞。③在大的具支试管中加入 2mL甲酸和 4mL浓硫酸 ,塞上带有玻璃导气管的胶塞。当环境温度在…  相似文献   

6.
中学化学演示实验中有几个难点:一是氧化铜的系列还原实验,二是喷泉实验,实验要求高,成功率低。笔者从实验的省时性、直观性和易操作性原则出发,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实验装置和方法做了改进。实验证明:改进后,实验易于操作,成功率高,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1氧化铜系列还原实验H2(或CO)还原CuOa.实验装置。(图1)b.操作步骤及现象。①用砂纸将一块2cm×6cm铜片打磨光亮,并将之固定在橡胶塞上。②将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迅速插入H2(或CO)微型反应器中,并不断旋转橡胶塞使铜片在气流中转动。待铜片冷…  相似文献   

7.
1 实验装置和原理改进后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图 1 氢氯混和器1.粗铜丝  2 .单孔橡皮塞  3 .广口瓶  4 .铁钉5.碳棒  6.饱和食盐水  7.橡胶管  8.导气管9.蒸发皿  10 .饱和食盐—洗衣粉溶液电解饱和食盐水 ,产生氢气和氯气 ,通过上方导气管进入饱和食盐———洗衣粉溶液中形成气泡 ,点燃气泡或镁光照射 ,发生爆炸。2 操作步骤在广口瓶内注入 2 0 0mL的饱和食盐水。在一根铜丝下连接碳棒 ,接上电源的正极 ,另一根铜丝下连接铁钉 ,接上电源的负极。以碳棒和铁钉为电极 ,盖上单孔橡皮塞 ,开启直流电源 ,控制电压在 8~ 12V ,两电…  相似文献   

8.
为了扩大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我们对部分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效果显著。具体做法是:把摆在讲台上做的实验移到竖直平面上去完成。 例1:演示《研究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时,制作一个实验装置。两根一端带锯齿钢片的木条(图1-(a)),将固定好的两块带定滑轮、边沿标有刻度尺的长木板装置(图1-(b))用螺纹旋钮扣紧于木条下端,木条上开槽(10cm×0.5cm),便于用螺纹旋钮任意调节高度。课堂上利用这种悬挂于黑板平面的实验装置,演示时非常直观、可靠。  相似文献   

9.
1.实验装置:大试管(32×200mm)一支;试管夹一只;双孔软胶塞一只;自制加长型滴管(直径8mm,长10cm,一端拉细,另端套上滴管帽)一支;导气管一支(直径5mm)。组成如附图所示的实验装置。2.操作方法:在大试管中加入适量氯酸钾,并用自制的加长型滴管吸少许二氧化锰,  相似文献   

10.
洪钟 《物理教师》2004,25(7):30-31
滑动摩擦力演示仪,有些学校配置,但演示效果并不理想.笔者根据本刊2003年第10期《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一文中的实验装置图,并做适当的改进,制作成滑动摩擦力演示仪,使用方便、演示效果理想,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其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1.
初三化学课本第五章演示实验 5 -8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这个实验的难度较大 ,按课本要求用带灯罩的酒精灯加热 ,很难看到红色的铜出现 ,如果改用酒精喷灯加热 ,则较难控制温度 ,会出现温度过高使试管熔化的现象。我在多年的实验教学中不断对此实验进行探讨 ,发现用电加热法演示此实验 ,效果很明显 ,成功率高。a.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图 1-(a)中 :1为方座支架 ;2为硬质玻璃管(以 2 5 mm× 30 0 m m规格为宜 ) ;3为电热丝 (从 80 0 W的电炉丝中截取长约 9cm的一小段 ,电阻约 1.6Ω为宜 ) ;4为铝片小槽 (用来装碳与氧化铜的混和物 ) ;5为瓷电线…  相似文献   

12.
刘芬 《考试周刊》2014,(56):155-155
<正>做化学实验经常用到导气管,对于导气管伸入容器的长度是有一定讲究的,不能随心所欲,伸入容器内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实验结果,甚至导致实验失败。一、气体的制备制取气体时导气管不能伸入气体发生器过长,一般只需露出单孔塞0.5cm左右,这是因为导气管伸入气体发生器中过长,气体产生的初期很难将容器中的空气一次性排尽,这样收集到的气体往往不纯。如实验室制取氧气,导管只能通过单孔塞伸入反应容器内0.5cm左右,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3.
贵刊 2 0 0 0年第 7期刊登了《电容器充放电演示装置的设计与制作》一文 ,文章介绍了制作图 1所示实验装置用于高中物理“电容器”一节教学的有关问题 .笔者认为 ,该实验装置有两点不足 ,且完全可用另一个现有的、更简单的实验装置代替 .在此与原文作者商榷 .1 该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图 1( 1)首先是电路较复杂 ,其次是使用 2 2 0V交流电源欠安全 ,操作中一不小心容易触电 .( 2 )“电容器”一节教学中 ,关键是突破电容器电容概念这个教学难点 ,而该演示实验没有这方面的演示功能 ,只能用于演示电容器的充放电作用 .2 装置改进图 2如果对高…  相似文献   

14.
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从环境保护上讲 ,尽量做到防止和控制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同时实验又要安全可靠 ,有一定的科学性。所以 ,多次从理论上探索 ,对教材中的实验作了如下改进 ,如装置图 ,改进的实验关键在尾气处理上 ,将一氧化碳通过一个大烧杯 ,烧杯内注入水 ,然后在导气管出口处连接一个漏斗 ,排水收集一氧化碳 ,随着一氧化碳的通入 ,在尾气口立即点燃酒精灯 ,开始发现由于反应器内有空气 ,在点燃时 ,漏斗上部的导气管内气体燃烧并产生蓝色火焰 ,但随着一氧化碳的通入 ,水位上升 ,试管内火焰很快熄灭。改进的实验 ,既能除去少量的一…  相似文献   

15.
高中《物理》第二册 (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 )第 1 4 7面图 1 6 - 1 5为研究安培力大小的演示实验 .该实验只能定性说明 :通电导线长度一定时 ,电流越大 ,导线所受安培力越大 ;电流一定时 ,通电导线越长 ,安培力越大 .不能定量分析安培力大小与二者的关系 ,我们将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如图 1所示 ,高中教学电源 J1 2 0 9用直流1 2 V与电磁感应演示器 J2 4 31相连形成电磁铁 ,提供磁场 ;导轨与 J1 2 0 3型蓄电池及开关相连 ,导轨放在垫木上 ,其中每块垫木上面各开有三个凹槽 a、b、c,ab=1 0 cm,ac=1 3cm,用它固定导轨的位置及改变切割磁…  相似文献   

16.
1仪器装置图仪器装置如图1。2仪器特点及用途a.取材方便,结构简单,易于操作。b.实验时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c.演示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弧的具体功能。3制作材料有机玻璃板或五合板、泡沫板(涂肉色)、节日流水彩灯1串、低速小电机1个、木轮、10号铁丝、磁铁块、导线、干簧管1个。4制作方法a.将泡沫板切割成一条带足的小腿形状,并打磨光滑,涂成肉色,在它的背面分别安上2个固定轴(一个在腿的膝关节部,另一个按在小腿上)。轴的径长分别为0.05cm和2cm。b.把制成的腿从背面在膝关节部挖一个小洞,不要…  相似文献   

17.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60分):1.已知线段a=4cm,b=9cm,那么线段a和b的比例中项c=______cm.2那么a:b=______3.已知,那么______4.如图1,在ABC中,一直线截AB、AC于D、E.已知ADE=ZABC,EC=8cm,那么AC=______cm.5.已知线段a=2cm,b=3cm,c=10cm,欲使a、b、c、d成比例线段,则应取d=______cm;6.如图2,如果CD为直角ABC斜边AB上的高,那么Rt凸ACD与______和______相似.7如图3,如果D、E分别是凸ABC两边AB、AC的中点,那么ADE______,AD:AB______8.设ABC,且它们的相似比为2:3.已知AB=6cm,BC=9cm,…  相似文献   

18.
如图1所示装置由广口瓶、双孔橡皮塞、导气管组成,此装置看似简单,却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现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1.实验方法 (1)取一支干燥试管,加入1克左右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称其质量W1(克). (2)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在检查气密性后,将试管和量筒用导管连接起来.加热试管,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插入量筒内的导气管一端应暴露在水面上.  相似文献   

20.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在电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新教材第 58面用了图 13- 5到图 13- 7三个图来说明这一定律 ,但就是没有介绍用演示实验来证实这一定律 .关于这一实验 ,一般学校实验室是用的原电池 ,由于内阻很小 ,实验很难成功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试验 ,设计自制了一个实验演示器 ,其演示效果很明显 ,现介绍如下 .1.器材 铜片、锌片 ( 8cm× 3cm )各一块 ,铜线(直径 1m m左右 ,长 8cm~ 10 cm )两根 ,2 0 0 m L烧杯两个 ,U型玻璃管一根 ,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 ,粗棉线( 30 cm~ 4 0 cm长 ) ,浓度为 5~ 10稀硫酸 ( 30 0m L ) ,小开关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