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间的日历翻到了最后一页,2004年也将接近尾声了,在这一年里有太多的人和事“霸道”地充斥着我们的祝野,令我们激动、令我们HAPPY、令我们热血沸腾。就让我们在岁末的最后一期杂志里趁着2004年的余温赶紧回顾和盘点一下2004年影响我们的“之最”吧——  相似文献   

2.
《新作文》2006,(Z1)
一年又一年,《新作文》又陪着你度过了2005年的三百多个日日夜夜。此刻,有一种暖暖的温情在我们的心头荡漾,过去一年中那些曾经感动过我们、震撼过我们的片断再次浮现在脑海中。我们每一个人就是在这样的感动和震撼中走过了2005年,走过了这个有着太多欢笑和悲伤的年份。所有发生过的一切,都将永远地铭记在我们的记忆中,成为我们人生旅途中丰富而珍贵的阅历。  相似文献   

3.
新年寄语     
又是一年春风喜迎新岁,本刊跨入了出刊的第四年。在过去的三年中,我们高兴地发现,越来越多的同学认识了我们,了解了我们,从而喜欢上了我们,成了我们的读者。我们从上海开始,向江浙,向华东,向中原,向全国,找到了越来越多的知音。就在已经过去的2004年,来自内蒙古、新疆、云南等省份地区的读者来信和来稿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年。其中,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秋实中学的崔楠同学数次来信,向我们提出宝贵建议。因为感到他提出的问题颇有共性,代表了同学们在学习语文和写作中的普遍性倾向,所以我们两次编发了他的来信,期望给更多的同学以借鉴和启发,同时…  相似文献   

4.
对于我们来说,2006年是发现的一年。我们穿行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沿途发现许多令人感动、令人振奋、令人叹息的一幕幕情景:2006年也是观察的一年,我们肩负媒体的使命与责任,在过去的365个日子凝神注目,俯身观察中国高教的每一个细节;2006年更是思考的一年,我们深思中国高教的探索、中国高教的尝试,我们与中国高教一起走过了2006年。2006年,我们也曾与10位知名教育人士面对面交流。作为媒体,我们愿意听到教育专家、科学家的殷殷言语,我们愿意传递中国高教每一个声音。作为媒体,站在2007年之始我们向2006年投去热诚的回望  相似文献   

5.
鲜远 《中国德育》2013,(13):80-80
这个夏天是难忘的,因为我们毕业了。毕业季里的我们,一边收获成果,一边告别同窗,得失之间,尽在不言中。四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四年里,在学习方面,我们可能掌握了模电、数电、高数、线代,还有各种程序语言;四年,我们可能拿下了二级、四级、六级等证书;四年,我们中的佼佼者贡献了诸多科研与社会实践的成果,摘下过市级、国家级、甚至是国际级的  相似文献   

6.
《好同学》2002,(1)
《好同学》第一届“教师素质论坛”在主编陈德保的主持下顺利召开。 2001年,应该是载入史册的一年,是该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这一年里,我们和世界共同经历了恐怖的美国911事件、上海的APEC会议,我们顺利地加入了“世贸组织”,足球实现了国人43年的梦想……在反思、改革、欢呼的同时,我们开始叩问自己——面对开放的中国,同学——你准备好了吗?! 时间像是再次进入倒计时、一年、二年,三年,五年,这最后的时间表,好像都是“冲”我们这些在校同学来的……从初一到高三,我们可以在学校里目睹,也可以用“坐山观虎斗”的  相似文献   

7.
在1945年,我们有的二十岁,有的则已二十三或者二十五……。可是,我们却把这一年:战争结束的这一年,看做我们新生的一年。战争偷走了我们一生最美妙的年华,毁坏了我们的梦想、计划、学业,使我们不学无术,甚至有些人被投入牢狱,或者被迫逃亡。解放了的共和国,重新给予了我们生命,并且教导我俩懂得生命的意义。这就是我们所以认为重生的理由。受了战争创伤的祖国,疮痍满目,需要我们清扫废墟,重整田园——需要我们用手用脑来恢复和发展工业和农业。  相似文献   

8.
爆竹声声,新春来到,在千家万户的笑语声中,我们又长大了一岁。过去一年里的泪水和欢笑、兴奋和感动,都已经变成了岁月的胶片,被封存在了记忆深处最美好的角落里。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经历了很多,也从中汲取了精神养料,从而为我们在新的一年里有更大的进步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春节,既是辛苦了一年的我们给自己安排的一场欢乐盛宴,又是回首过去、展望未来的日子。我们肩并肩地坐在时光的河流旁,回忆着过往的点点滴滴,那些让我们捧腹大笑和感动流泪的人和事;凝神思考着在新的一年里,如何为自己的人生作一个新的规划,让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美。同学们,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候,让我们记住曾经的感动和快乐吧;在这普天同庆的时候,让我们大胆地描绘自己美好的未来吧!  相似文献   

9.
岁末寄语     
时光流转,岁月无痕,2006年已接近尾声。尽管有那么多的留恋、不舍,我们还是无法挽留时光老人渐行渐远的脚步。年终岁尾,让心灵安静一下,盘点一番,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心安理得地告别2006年,迎接崭新的2007年。2006年,是我们和师生共同携手走过的一年,也是我们真正互动、双赢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透过学生的目光,体会人、人性和教育的光辉;在这一年里,我们用自己的行动感动着自己,感动着他人。2006年,对我们《阅读与作文》而言,是我们每个编发人员不能忘怀的一年。它既是在经历了思考、冲突、反省后改制的一年,又是一切都朝着更加平稳、有…  相似文献   

10.
上帝是公平的,他会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为我们打开一扇窗。人生的进程就像在走一座迷宫——无穷无尽而又异彩纷呈,我们永远不知道命运在下一个转弯处给我们安排了什么,好奇心驱使我们前行。命运为我们安排了无数的幸福、挫折、掌声、失落、高潮、低谷,也顺带安排了公平。2005年是我最幸运的一年。经过中考的洗礼,我进入了梦寐以求的省级示范高中,那一年我是幸福的。2005年也是我最不幸运的一年。车祸无情地夺去了双腿,我如一朵含苞欲放的花骨朵,过早地凋谢了,留下的只是被固定在轮椅上的悲哀,那一年我是不幸的。那一年以后,我不再是以前那个…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课程改革,至今已有四年多了。从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到把新课程的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我们经历了一个疑惑、思考、反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我们感到新课程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春天。但毋庸讳言,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也存在着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课堂上出现了“散乱的活跃”低年段的阅读课究竟该怎么上?令我们思索。  相似文献   

12.
正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母体,如果我们舍弃了它就舍弃了我们的根,无论到了什么时代我们都需要它的滋润。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在这历史长河中,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世界大同的今天,时空距离日益缩短,西方文化大潮对我们年轻一代的冲击日甚一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地方文脉是当代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承德有5000年红山文化,300年山庄文化,纵观古今,昭育  相似文献   

13.
一种信息时代研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4年,我们在教育部教材发展研究所的资助下,由清华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立项,对大学物理教学在当今信息时代如何引导学生研究式学习的问题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此项目是在前期华中科技大学7年的实践基础上,经过在清华大学一年的发展、总结、提高,使之更为完善、成熟,形成了一种有特色、有成效的创新教学模式。一年来,我们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开设了5个试点班,学生总数达到965人。2005年4月,我们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了学生研究式学习成果作品展览,展品百余件,…  相似文献   

14.
甫入2009年,回首2008年,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这是令人沉重,也是令人振奋,更是令人充满信心的一年。 这一年,我们遭遇了历史上少有的艰难险阻,“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人间大爱显示出中华民族脊梁的无比坚强;这一年,我们铭记下令人难忘的幸福时刻,实现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历史上最出色奥运的承诺;这一年,我们高科技的翅膀飞上了绚烂的寰穹,航天理想昭示出中国立于世界之林的强大力量;这一年,金融风暴侵袭了中国企业的肌体,我们以“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大思路抵御冲击带来的损失;这一年,我们改革开放的脚步跨越了而立之程,沧桑巨变的精彩引发出世人的由衷叹赞;这一年,我们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进程中,册样书写出了职业教育培训和技能人才事业蓬勃兴盛的灿烂篇章;这一年,我们看到了中国在世界的位置,看到了中国在新世纪中将以怎样的姿态、以怎样的实力去应对各样新挑战,那必将绘就更加动人心魄的崭新形象。  相似文献   

15.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瞬之间我们就送走了令人心潮澎湃、梦牵魂绕的1997年,迎来了1998年。在经历了1992年—1995年的迅速发展和1996年—1997年的徘徊调整之后,中国职业教育在1998年将有哪些变化,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去适应这些变化?职...  相似文献   

16.
日子悄然划过,新的一年就这样向我们走来了,《英语辅导·疯狂英语教师版》也迎来了第一个生日。刚刚过去的2004年,许多名师做客教师版。他们的学识、思想、治学、人格浓缩成我们年轻杂志的精神血脉。在200s年开篇之时,我们再次回望名师风采,把这些思想珍珠毫无保留地展示给亲爱的读者。在新年的气息里,我们一起在智慧中成长……  相似文献   

17.
编者寄语     
新元伊始,万象更新。我们送走了硕果累累的2005年,今天又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06年。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们代表杂志社全体同志向全国教职员工、中小学生致以亲切的问候,同时也衷心感谢你们对我们杂志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过去的一年,我们杂志社全体同志与全国教职员工、中小学生抓住机遇,锐意改革,努力工作,大胆实践,不断总结提高,积极组织各种活动和赛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过去的一年是拼搏的一年,是开拓的一年,是丰收的一年。  相似文献   

18.
同学们,小学六年一转眼就过去了,我们已经一同走过了六年。还记得我们刚到学校的样子吗?那时的我们都是一群“小不点儿”,可现在俨然都是一个个“小大人”了。六年里我们笑过。三年级的一次队列比赛,倾注了大家多少汗水。那时,在张老师严厉的监督下,在杨兰君响亮的口号下,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我们终于拿到了记忆中我们班历史上第一个冠军。“一,一,一二一……”回想起来,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那笑容好甜、好美。六年里我们哭过。记得有一段时间,我们班表现不好,让老师失望了。班会课上,张老师对我们说了许多…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不少国家建国不超过50年就产生至少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前苏联1924年成立,1956年获得第一个诺贝尔奖,用了32年;捷克用了41年,波兰用了46年,巴基斯坦用了29年,印度用了30年……而我们迄今还与诺贝尔奖无缘。在这一国人难以面对的现实面前,有识之士对我们建国以来的教育机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中科院一位资深院士在弥留之际曾感叹:50余年来,我们没有培养出一个像郭沫若这样的文学家、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是因为我们没有一个像陶行知、黄炎培、晏阳初这样具有广泛而深远影响的大教育家。 名师是一面旗…  相似文献   

20.
2013年3月3日 晴 每个人从小到大,父母养育了我们,师长教育了我们,社会锻炼了我们,我们要如何回馈我们的父母、师长、神会大众呢?唯有感恩,有一颗感恩的心。身在福中要知福,身在福中要感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