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数学活动课初探赵云峰国家教委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首次将活动列入课程,改变过去以单一学科课程的课程结构模式,由学科和活动两课程构成了新的课程体系,为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试就小学数学活动课谈些粗浅...  相似文献   

2.
论活动课程规范化陈旭远1993年秋季开始试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以下简称《课程计划》),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改变了以学科课程为主的单一的课程模式,构建了由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组成的新的课程体系,将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3.
试论活动课程的育人功能天津市八十七中学张玉华《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课程计划(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计划》)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教育改革进入了以改革课程为核心的阶段。特别是《课程计划》中明确提出“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的思想,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4.
学习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的体会(中)──初中数学课程、大纲及教材系列文章之三蔡上鹤(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是根据课程计划中规定的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总的培养目标和初中数学学科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确定的。教学目的是大...  相似文献   

5.
学习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的一些体会(中)人民教育出版社蔡上鹤四、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是根据课程计划中规定的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总的培养目标和初中数学学科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确定的。教学目的是大纲的核心。大纲规定:"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活动课中进行素质教育的认识与实践○张小林陈木莲(九江市师范附属小学)《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明确规定:“课程包括学科、活动两部分”,这说明了活动课已纳入学校的课程计划,同时也阐明了活动课不再是单纯的学科“补充”,而是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7.
数学应用与数学建模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设立了数学建模的专题课程,对高中生开展数学建模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只提到应用意识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数学应用的学习获得一些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体验,不提及数学建模的学习。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义务教育阶段与建模学习无关?如何看待高中阶段的建模学习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应用学习的联系?一般地,应怎样看待数学应用与数学建模的关系呢?我们认为有必要对这一问题作深入分析,以便纠正可能存在的错误认识或偏见。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教委制订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简称《课程计划》)和小学、初级中学24个学科的教学大纲(试用)。《课程计划》和各科教学大纲是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在《课程计划》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简称《新大纲》)的指导下,国家教委组织一些地区和单位编写了不同程度和不同风格的几种数学教材。由人教社数学室编写的《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试用)代数》(简称《新教材》)及《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代数教师教学用书》(简称《教师用书》)已  相似文献   

9.
活动课程简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活动课程简论华中师大杨金玉国家教委1992年公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计划》),首次将“活动”纳入学校课程,反映了我国课程理论的新发展。但是由于《课程计划》没有界定活动课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一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的课程虽历经几次改革,但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上仍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1992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新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计划》),后来为了贯彻国务院每周44小时工作制的决定。《课程计划》也作了相应的调整。与以前的《课程计划》相比,这次的《课程计划》有了重大的改进,如规定了活动课程、综合课程等,但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课程门类过多,课时量过大 根据新《课程计划》的规定,小学要开设思想政治、语文、数学等九…  相似文献   

11.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全面落实培养目标●郭德海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首先要实现教育目标的转变。《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行)》(下称《课程计划》)最显著的特点是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课程计划》的培养目标分前言、小学阶段目标和初中阶段目...  相似文献   

12.
设置和开展活动课程的几个问题北京师范大学高洪源从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几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计划》),将活动课程正式列入课程计划以来,全国各地设置和开展活动课的情况很不一样,在理论工作者中也存在一些争议。...  相似文献   

13.
新近出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在课程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活动经验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目标,与我们熟知的“双基”并列,这是数学教育研究上的一个重要进展,说明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已作为数学课程和教学的核心概念提出,其地位和重要性被进一步确立.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教育》2000,(12):31-32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把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部分。对于活动类课程,我们选择了索伦中心校作为数学活动课试点校。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5.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计划》涉及到义务教育阶段有关学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开设的顺序、时间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仅就《课程计划》中的课程设置问题,谈谈个人参与这次修订《课程计划》工作中一些认识、体会。  相似文献   

16.
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课程计划》中明确规定了小学阶段的课程包括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部分。这是课程设置的一个重大改革,是对我国传统课程观的一个新突破,是正确贯彻和落实义务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制订,与《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相衔接,适用于三年制普通高中。本课程...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不仅要给初中毕业生以“双基”和能力,还应使之获得相应的特长(这特长是技能的升华、是专长的基础),以切实帮助学生顺利地步入新的人生旅程。这是义务教育及《课程计划》的精神实质。 有数学素养和数学特长的人在下一世纪必定具备更强的生存能力,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计划》直接提到“特长”3次,  相似文献   

19.
对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本质的认识992年8月6日国家教委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重新进行了设计,构建了由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组成的体系。1996年1月3日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又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编订[编者按]本刊第四期曾全文刊载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制订的与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相衔接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依据该课程计划编订的普通高中语文、数学、外语(英语、俄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