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必须要有良好的氛围。教学时 ,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再现、表演展示、CAI课件演示等手段 ,并用轻松、诙谐的教学语言或录音 ,创设自由和谐的教学情境 ,诱发学生创新热情。如在教《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 ,教学伊始 ,我通过轻松的谈话导入新课 ,并通过CAI课件出示清代著名山水画家王原祁的一幅《王维 <送梓州李使君 >诗意图》告诉学生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古人 ,研究一下怎样为《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配上画。学生都觉得挺新鲜 ,跃跃欲试 ,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的开始 ,教师为了迎合学生的内心深处希望自己能成为…  相似文献   

2.
杨希水 《云南教育》2003,(31):28-29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刘长卿十分善于描写景物,本诗就是他写的景物诗中的一首。该诗以极其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诗人逢雪旅途劳顿急于投宿和遇借宿人家热情接待,诗人感到宾至如归的心情。引导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想像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好本诗的基本途径。一、解释诗题,初知诗意《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的“逢”,作“遇到”讲;“宿”,投宿的意思;“主人”,这里指投宿家的主人。诗题的意思是旅途中下起了大雪,夜里投宿在芙蓉山一户人家。全诗讲述了诗人在投宿过…  相似文献   

3.
国文学史上有名作家的咏陇诗,一般都是我省文学界众所周知的。但是,《老残游记》作者刘鹗也有一首咏陇诗,却似乎鲜为人知。刘鹗的这首诗,写于1908年他被清政府下令逮捕并遣戍新疆的途中,题为《宿秤钩驿》。诗云:  相似文献   

4.
我国清代女诗人吴绛雪曾写过一首春夏秋冬四季回文诗,真叫人回味无穷。“春”诗是:“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夏”诗是“香莲碧水动动风凉夏日长”。“秋”诗是:“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冬”诗是:“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相似文献   

5.
祖咏作诗     
“简洁是天才的姊妹”。文章的语言应当凝练纯粹,切忌“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毛泽东语)《古今谭概》记载,北宋时期一“诗翁”,好作“诗”。他曾作有一首《宿山房即事》,诗曰:  相似文献   

6.
正一、紧扣题目,圈定基本内容好的题目是诗歌的眼睛。它能够揭示诗歌的大致内容、情感、价值取向,是解开思想内容的钥匙。1.题目揭示内容。赵师秀的《约客》,交待了诗中事件;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其中的"幽"就是诗的一、二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写环境的特点的体现;朱熹的《观书有感》,如果只看诗正文,以为是写湖水的风景,只有结  相似文献   

7.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袞》意蕴绵长,主要呈现出一种清丽之美。诗中重城一词并不简单等同于高城的含义,它在古诗词中所具有的深而远的特质让人产生无法逾越、攻破之感,因此重城在此诗中便成了诗人相思之情的隔断物。  相似文献   

8.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柳宗元这首<渔翁>诗,是永州之野潇水渔翁的千古绝唱.但是,诗中的"欺乃"究竟是什么,却一直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9.
1 利用多媒体手段 ,诱发创新热情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必须要有良好的氛围。教学时 ,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再现、表演展示、CAI课件演示等手段 ,并用轻松、诙谐的教学语言或录音创设自由和谐的教学情境 ,诱发学生创新热情。如在教《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 ,教学伊始 ,我通过轻松的谈话导入新课 ,并通过CAI课件出示清代著名山水画家王原祁的一幅《王维〈送梓州李使君〉诗意图》 ,研究怎样为《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配上画。在教学的开始 ,教师为了迎合学生内心深处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和创造者的学习心理 ,积极运用多媒体手段 …  相似文献   

10.
诗贵在平易的语言中表现深刻的内容,曲尽形象的特点。《木兰辞》:“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声溅溅。朝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马声啾啾!”粗粗一看,这几个如同口语的句子,好象只是行程的简单的叙述。仔细体会,就会感到它们极其丰富的内容和无比优美的诗境。重复“朝辞”“暮宿”,写出了戎马的倥偬,战事的紧迫;“黄河流水”,可见离家已经很远了,“胡马啾啾”,说明已经面对敌人的阵地了。这支抗战的队伍,行军何等地迅速,一天赶过  相似文献   

11.
《同学少年》2016,(6):42-43
<正>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马绍良的官员自恃才高,经常卖弄,因此得罪不少人。一天,皇上召马绍良进宫,拿出一首诗对他说:"爱卿才学出众,且看这首诗写得怎么样?"马绍良草草看了一眼,见其中有两句是"明月上竿叫,黄犬宿花蕊",便不加思索地说:"这诗不通!  相似文献   

12.
《诗经·卫风·考槃》只有三章十二句:考槃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弗谖.考槃在阿,硕人之?.独寐寤歌,永矢弗过.考槃在陆,硕人之轴.独寐寤宿,永矢弗告.这是一篇很费解的诗,主要有五说.其一,《诗序》说:"《考槃》,刺庄公也.不能继先公之业,使贤者退而穷处."孔颖达申述其意曰:"作《考槃》诗者,刺庄公也,  相似文献   

13.
宿建德江一、朗读解析唐代孟浩然所作《宿建德江》一诗,描写了诗人旅行途中舟泊暮宿所见的景色和由此而引起的愁思。朗读这首诗,宜用低缓的语调,描绘出旷野无垠、天高树低、江水清澈、月影近人的优美寂静的画面,抒发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怀,使诗中的景物和诗人的感情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4.
南宋诗人杨万里写的《宿新市徐公店》一诗,以生动活泼的笔触,描写了农村春末夏初时美丽的田园风光,勾画出一幅情趣盎然的村童扑蝶图。怎样通过画面才能使学生领略到诗中的情趣呢?我紧扣“儿童捕蝶”这一欢乐的场景,层层展开,作了一次教学尝试。我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学习《宿新市徐公店》这首古诗。请同学们自由地、小声地读一遍。”教室里响起一片读书声:“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荫。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相似文献   

15.
黄守友 《现代语文》2006,(12):39-40
诗是语言的艺术.古人读诗、写诗,非常讲究用字艺术.诗眼往往指诗歌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诗人一字一句推敲,读诗评诗时若轻易放过,则不能领悟诗家妙处.宋阮阅编著的《诗话总龟》记载了贾岛苦吟"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而冲撞韩愈,结果结为布衣之交的佳话.宋朝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认为:"诗句以一字为工,自然新颖不凡,如灵丹一粒,点石成金也."  相似文献   

16.
要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但也是一个训练作文、开阔思路的好方法。这里以《宿新市徐公店》为例谈谈指导改写的点滴体会。诗人杨万里是南宋诗坛上别具一格的作家,他的写景诗清新活泼,富有生活气息,号为“诚斋体”。这首《宿新市徐公店》作于1192年,以诗前两句描写了春夏之交农村明丽的景色,后两旬描写了儿童扑蝶嬉戏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在春天里的喜悦心情。  相似文献   

17.
小Q填字     
横向: 一、刘禹锡诗《乌衣巷》末句。二、本民族或本国语言。三、苏轼诗《往年宿瓜步梦中得小诗录示民师》中“吹得东流竟日西”上句。四、各种知识的通称。五、教养训练。六、法国小说家凡尔纳的一部科幻小说。七、指装模作样。八、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一  相似文献   

18.
白雪莲 《文教资料》2007,(34):67-69
李商隐的《宿骆氏亭怀崔雍崔衮》历来为人称道,在各种唐诗选或李商隐诗选的选本中,这首诗无一例外地被收入其中。该诗的后两句在后人的评价中被作为点睛之笔而赢得了无数美誉,其中"听"字作为整首诗的诗眼,被后人一赞再赞。其实此一"听"字却有虚实两种意境,同时也渗透了作者的人生体验。此诗在后来被曹雪芹引入《红楼梦》中,也倾注了曹氏的生命感悟,一首诗将近千年的时空联系在一起,可谓千古尘事随流水,唯有文字留其香。  相似文献   

19.
正一寻找教学切入点师:最近我们学过两首诗,一首是《游园不值》,我们背一背!(生背诗)师:背诗和读书不一样。背诗要慢一点,慢了有时间去想象,有了想象,才能看到画面,有了画面,我们才能欣赏到古诗的美。我们再来背另外一首《宿新市徐公店》。(师生同背)师:刚才我们背的两首诗出自《古诗两首》,今天我们要学的也是《古诗两首》(板书课题)。看这两首诗,题目很长,谁能读好这两个题目?(学生读诗题,教师评价。)  相似文献   

20.
古代诗人做诗十分讲究动词的选用。韩愈在长安做官,外出巡视时,半路上仪仗队被一僧人冲撞。那位僧人在驴背上伸手做出推敲的样子,神情专注。他就是著名诗人贾岛。因为作了一首诗,在“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句中,动词不知用“推”好还是用“敲”好,他想了很久,想得出了神,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